讀者之聲
乳癌 謝謝你們出版一系列有關「乳癌——婦女的驚駭」的文章。(1994年4月8日,英文版)我經常都有自我檢查,卻一直以為自己的乳腺較硬。雖然心裡忐忑不安,卻沒有採取什麼行動。可是在讀過這些文章之後,我便毅然到醫院求診,才發現自己患上乳癌。醫院已作出安排替我動手術。我為此衷誠向你們致謝。
T.Y., 日本
自從我接受過乳癌手術以來,一直不敢閱讀有關癌症的資料。所以在該期雜誌出版時,我並沒有什麼雀躍的感覺。我通常都會將雜誌從頭至尾讀一遍,所以我決定會在當晚稍看一下文章的內容,如果資料使我害怕的話,便停止不再讀下去。但我卻竟然對雜誌愛不釋手。文章寫得很好、資料充實、體貼入微。
G.K., 美國
文章幫助我看出一件事,就是耶和華怎樣也體恤到我們在面對危病時所懷的恐懼。我一向認為人懷有恐懼是軟弱和缺乏信心的表現。這篇文章幫助我看出耶和華的確對人關懷備至。
K.G., 美國
如果雜誌會向人發言的話,這期便正好對我說了。外子和我坐在長椅上,椅子滿放著我接受乳癌手術的醫藥單據。在我們正在填寫一張復一張的支票時,郵差送來了這份《儆醒!》,我當日便懷著異乎尋常的興趣開始閱讀。我謹代表所有婦女向你們致謝,相信她們也會從文章的資料得著勇氣。
E.J., 美國
大城市 我現年16歲,很高興讀到一系列有關大城市的文章。在上地理課時,老師要我們自行選擇一個主題作個簡短的演講。我便根據「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一文來加以發揮。(1994年1月22日,英文版)在我將演講向全班同學朗讀出來之後,大家都拍掌叫好。感激你們提高我對地理常識的了解。
T.R. 德國
在「讓我們來建造一個城市」一文中,你們說:「在1900年,倫敦是世界上惟一有一百萬人口的城市。」(1994年1月8日,英文版)但在接著的一期,你們卻說:「到十八世紀中期,當地[江戶,現稱為東京]的人口已遠超過一百萬。」究竟那一項報導才正確呢?
S.T., 日本
上述有關倫敦的資料顯然是錯誤的。該資料是來自《世界地圖集》1985年版的報導。可是,《1993年世界年鑑和事實記錄》一書看來卻準確地指出有好幾個城市的人口到1900年已超過一百萬。謹為這項錯誤致以萬二分歉意。——編者的話。
追求金錢 我是《儆醒!》雜誌的年輕讀者。一系列「追求金錢——有止境嗎?」的文章真使我大受感動。(1994年3月22日,英文版)在我看來,我的同輩只有一個目標:賺錢。可是,跟從耶和華的教導無疑比崇拜一些可以毀壞的東西可靠得多。
K.R., 法國
運動 謝謝你們出版有關「上帝會在運動中支持任何一方嗎?」的資料。(1994年2月8日,英文版)我曾不當地向上帝禱告,祈求他幫助我在一場田徑賽中得勝和打敗對手。但我現在知道耶和華的旨意跟運動是扯不上關係的。我正將自己的一生獻給耶和華。知道他會真正垂聽我的禱告使我更加感到安慰。
J.T.,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