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2/8 4-6頁
  • 兒童遭陌生人拐走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兒童遭陌生人拐走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可怕的經歷
  • 社會有責?
  • 保護孩子不受色情資訊毒害
    家庭生活
  • 色情作品的禍害——實在的威脅!
    警醒!1987年
  • 性侵犯兒童——罪行泛濫全球
    警醒!1997年
  • 色情作品的難題
    警醒!1972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2/8 4-6頁

兒童遭陌生人拐走

「請伸出同情之手,幫助我們尋找女兒,求你救救薩拉吧!」

薩拉·安·伍德的父母悲痛萬分。為了追尋12歲女兒的下落,他們通過美國的電視廣播向全國發出以上哀求。在三個星期前,薩拉騎著腳踏車回家,在通往住所的鄉村路上給人拐走。

一支大規模的搜索隊在附近的樹林、田野和湖泊徹底搜尋失蹤女童的痕跡。與此同時,鄰州另一位傷心欲絕的母親,蒂娜·皮賴寧,也在電視熒幕上籲請觀眾替她追尋失蹤女兒的下落。十歲的霍莉被誘進一條林蔭小徑,在一小時內蹤影全失,後來有人在田野間發現她的遺體。

兒女失蹤之後,做父母的無不飽受痛苦煎熬。他們天天為兒女的安危憂心忡忡:孩子是否仍然活著、有沒有遭受損傷或性侵犯,還是像年幼的阿什莉一樣已經遇害身亡。阿什莉跟家人一起到球場觀看哥哥所參加的足球比賽。她看厭了,便到遊樂場玩玩,可是一去無蹤。阿什莉遭人扼死,屍體被丟棄在附近的田野。

可怕的經歷

美國每年有200至300個家庭遭遇這樣可怕的經歷:兒女給人拐走,也許從此跟父母永別。與其他暴力罪案相比,失蹤兒童的案件雖屬少數,卻足以令整個社區提心吊膽,成千上萬的居民心有餘悸。他們不禁納罕,『這樣的悲劇怎會在這裡發生呢?下一個會輪到我的孩子嗎?』

在美國,向警方舉報孩子被拐走的案件每年有3200至4600宗。在這些案件當中,有三分之二或以上的兒童遭受性侵犯。全國失蹤及遭受侵犯兒童中心總裁歐內斯特·E·埃倫指出:「拐走兒童主要是為了滿足性慾,其次是存心殺害。」此外,據美國司法部顯示,其他類型的拐帶案件每年也有11萬多宗,大部份兒童都是給駕車男子誘進汽車的。不過,侵犯兒童的風暴也同樣吹襲其他國家。

社會有責?

關於兒童慘遭殺害,澳洲一位研究人員表明這「絕不是偶然發生的事件」。保羅·威爾遜在《濫殺無辜——兇手及遇害兒童》一書中聲稱,「兇手及受害人都陷入一個由社會造成的惡性循環」。

社會也許要對這樣的悲劇負全部或至少部分責任——這個觀點看來有點駭人聽聞,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侵犯和殺害兒童是滔天罪行。可是,歌頌性愛和暴力的電影、電視節目和讀物卻充斥工業社會的市場;甚至在許多落後社會,情況也無例外。

今日,由兒童主演的裸體色情電影越來越流行,連成年人也要扮作兒童。這些影片描繪兒童參與露骨的性愛和暴力。威爾遜在自己的著作進一步指出,有些電影甚至以《年輕人之死》、《拖延折磨》和《肢解入門》等作為題目。刻畫變態暴力和色情的作品究竟有多少顧客呢?這是一門營業額逾億萬元的大生意!

繪影繪聲的暴力和色情作品對侵犯兒童的人操有嚴重影響。一名兇手因對五個男童進行性謀殺而被判有罪,他承認說:「我是一個有戀童癖和同性戀傾向的謀殺犯,色情作品是誘使我墮落的決定因素。」奧斯陸大學的貝麗特·阿斯教授解釋兒童黃色刊物所產生的有害影響:「我們在1960年代末期犯了大錯。當時我們認為色情作品能為性罪犯提供發泄途徑,以免他們犯下性罪行,於是把色情作品的禁制撤銷。如今我們恍然大悟:罪犯看了色情作品之後,以為性罪行是合法的。他不禁推想,『我既然可以觀看,就必然可以照樣做。』」

成年人一旦沉溺於色情作品,就越發渴求肉慾所帶來的刺激。結果,有些人不惜強行劫走兒童,以求滿足他們的變態性慾,甚至把孩子姦殺。

兒童給人拐走還有其他原因。在一些國家地區,鑑於經濟環境惡劣,被拐走的兒童與日俱增。綁匪把富有人家的兒童劫走,以求向家屬勒索巨額贖金。每年都有無數嬰兒被人拐帶,然後賣給非法領養集團。這些集團接著把嬰兒運到國外。

在失蹤兒童當中,哪一類孩子佔最大比例呢?他們究竟有什麼遭遇?接著兩篇文章會討論這個題目。

[第6頁的附欄]

數以百萬計的雛妓

根據聯合國的資料顯示,被迫淪為雛妓的兒童大約有一千萬名之多,他們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許多都是被人拐走而賣落火坑的。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外來觀光的旅客越來越多,這門卑鄙的生意也因此興旺起來。在一些地區,到訪觀光的旅遊人士數以百萬計。在他們當中,尤其是那些來自較富裕國家的,大約有三分之二是「性愛遊客」。但他們總有一天會因自己的淫行而遭受懲罰,因為人的罪惡「在[耶和華上帝]的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我們必須向他交帳」。——希伯來書4:13,《新譯》。

[第5頁的圖片]

孩子給人拐走是可怕的經歷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