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2/22 18-19頁
  • 身披黑絨衣裳的小紳士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身披黑絨衣裳的小紳士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感官敏銳
  • 覓食與築巢
  • 鼹鼠
    洞悉聖經(下冊)
  • 希立
    洞悉聖經(下冊)
  • 加納之旅
    警醒!2001年
  • 目錄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2/22 18-19頁

身披黑絨衣裳的小紳士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英國北部,有不少鼹鼠出沒,但當我從農莊的門欄眺望原野,我從未看見過這麼多鼹鼠丘的——一個個新形成的小土堆布滿原野。你知道鼹鼠是怎麼樣的動物嗎?對於牠的生活習性,你又有多少認識?

很少人曾親眼看見過鼹鼠,因為鼹鼠整輩子都愛在地底裡鑽。鼹鼠是一種小動物,身長大約為14厘米。雄性鼹鼠的重量尚不及113克。英國的鼹鼠長有深灰色——近黑色——的毛,人們通常把牠稱為身披黑絨衣裳的小紳士,這個名稱惹人好感。

鼹鼠的毛並不是順著某個方向生長的,相反,牠們身上的毛在皮膚上垂直豎立。由於這緣故,不論鼹鼠在泥土下往哪個方向轉動,牠都能夠應付自如。多年以前,狩獵者販賣鼹鼠皮以製皮衣之用,然而,正如一位狩獵者無奈地說:「一件皮衣需要大量鼹鼠皮才能製成。」

鼹鼠的身體被設計成特別適宜掘地道。牠的前肢長在身軀的前部分,掌心向外,其上有五趾,前肢部分有一塊成新月形的骨頭,形成了兩把性能良好的鏟子。後肢雖然不及前肢那麼強而有力,然而,當鼹鼠跑起來時,後肢卻能給牠所需的推進力。你不妨把一隻鼹鼠放在鬆軟的泥土上,不消五秒鐘,牠必已逃之夭夭!據估計,鼹鼠能夠以時速5公里的速度在黑暗潮濕的地道裡或地面上行走。

感官敏銳

有些人認為鼹鼠是完全瞎眼的,但事實卻不然,可是,由於牠那小小的眼睛被毛覆蓋著,因此,牠也許只能分辨光暗。鼹鼠挖掘地道時,身上的長毛便會蓋過眼睛,這樣,眼睛亦因而受到保護。然而,對鼹鼠來說,敏銳的嗅覺和觸覺比視覺更為重要。

歐鼹的吻部呈粉紅色,其頂端位置長有數以千計的細小突出物,每個突出物均長有一根毛,這些毛是敏銳的觸角器官。此外,頭部的不同位置也有一些長長的觸鬚,尾部末端則有一些額外的毛,可以產生觸覺的功用。鼹鼠在地道裡行走時,牠能夠感應到地道內的壓力波。這樣,牠能夠知道哪裡有障礙物,例如大石甚或掠食者,以便及時避開逃生。

鼹鼠並沒有顯形的外耳,可是,牠的聽覺卻非常靈敏。牠能夠通過地土而感應到震盪,並且作出相應的行動。鼹鼠的耳朵位置長有括約肌,隨時可以把耳朵閉上,其作用看來是保護耳朵,以免泥土進入柔軟的耳道裡。

覓食與築巢

我向草原看去,鼹鼠出沒的地道位置清晰可見。這些地道緊接地面,其上的泥土準會稍微隆起來。新形成的土丘——由鼹鼠打洞扒出的泥土堆成的——也顯然易見。鼹鼠這樣翻動泥土有助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的排水情況,並且保持土質肥沃。

鼹鼠的主要食物是蚯蚓,這正好說明何以牠們經常挖掘地道。蚯蚓在土壤裡蠕動時,很容易便鑽進這些地道裡。鼹鼠於是在漆黑的地道裡迅速往來,很快便可以覓得食物。此外,鼹鼠也吃昆蟲,例如大蚊幼蟲和金針蟲等。鼹鼠必須每兩小時便進食一次,否則便會餓死。

不過,千萬別把鼹鼠形成的土丘誤以為是牠們的巢穴。鼹鼠的巢穴比這些土丘大得多,其高度大約有30厘米,闊度則有1米左右。這些巢穴通常建於有樹木遮蔽的地方,例如在樹蔭下,或是沿著灌木樹籬的位置,這些地方通常都有鼹鼠用來築巢的材料,例如青草、樹枝和樹葉等。

在早春時分,鼹鼠每次能夠一胎產下七隻小鼹鼠。小鼹鼠出生時是瞎眼和沒有毛的,重量不及3克。五週後,牠們開始能夠自力更生,於是自行遷往也許遠至1.5公里的地方外生活。到了九個月大的時候,牠們開始交配。鼹鼠的平均壽數是三歲。可是,牠們許多時遠遠未滿三歲時便遭掠食者吃掉了。

誠然,鼹鼠若在一個修剪整齊的草坪或高爾夫球場的球道下挖洞覓食,這的確會為人造成不少麻煩,但無論如何,這位身披黑絨衣裳的小紳士堪稱是一種奇妙可愛的野外生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