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4/8 23頁
  • 獨耳螳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獨耳螳螂
  • 警醒!1995年
  • 相似資料
  • 螳螂蝦的眼睛
    警醒!2010年
  • 目錄
    警醒!2010年
  • 飛蛾怎樣騙倒蝙蝠
    警醒!1971
  • 認識蝙蝠——唯一的飛行哺乳動物
    警醒!1977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4/8 23頁

獨耳螳螂

多個世紀以前,希臘神話曾描述一些可怖的獨眼巨人,住在很遙遠的地方。這些畸形的怪物只是人豐富想像的產品而已。

可是,科學家最近卻無意中發現了一群經常在四周出現的獨耳生物。這便是螳螂。

何以螳螂的這個祕密至今才被人發現呢?科學家們長久以來一直認為螳螂是聾的,因為牠不會發聲,也不像其他昆蟲會對聲音作出反應。更叫人詫異的是,螳螂的耳朵不是像一般想像的生在頭上。《自然歷史》雜誌解釋,螳螂的耳朵是「一條很深的裂縫,約有一毫米長」,生在身體的下面。

牠只有一隻耳朵,而且生在一處這麼不尋常的地方,這豈不是有點不便嗎?當然,我們人類是要利用兩隻耳朵來辨別聲音的來源,但螳螂卻顯然無需這種能力,因為牠的聽覺是被設計成在生命受到威脅時用來發出警告的。牠擁有一個內在的聲納探測器。

螳螂的耳朵可以收聽到超聲頻的聲音,尤其可以聽到蝙蝠在捕食螳螂時所發出的響聲。《自然歷史》報導,科學家觀察到,螳螂在蝙蝠飛近時很快便可以逃之夭夭,這其實全靠牠那敏銳的超聲頻收聽設計。但既然蝙蝠可以飛得比螳螂快三至四倍,螳螂又怎能逃得過牠的毒手呢?

螳螂在聽見超聲頻的危險信號時——通常是蝙蝠在大約10米之外的距離,不出一秒之內,牠便會全力向下俯衝。顯然牠有如現代的戰機機師一般,故意採取失速的防禦策略。事實上,《自然歷史》描述螳螂這時會「演出一次先進的空中戰鬥策略」。

螳螂是怎樣學會這種『先進的空中戰鬥策略』的呢?誰設計牠那超聲頻的收聽裝置呢?的確,族長約伯提出了合理的回答:「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做成的呢?」——約伯記12: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