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7/8 3-4頁
  • 祖父母有什麼遭遇?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祖父母有什麼遭遇?
  • 警醒!1995年
  • 相似資料
  • 究竟難題是什麼?
    警醒!1995年
  • 我怎樣才能跟祖父母融洽相處呢?
    警醒!2001年
  • 懷著愛心共同生活
    警醒!1995年
  • 我為什麼該更熟悉祖父母?
    警醒!200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7/8 3-4頁

祖父母有什麼遭遇?

《儆醒!》雜誌駐意大利通訊員報導

「身為祖父,我簡直無法相信,孫子孫女會待我這麼仁慈體貼。他們是上天給我的最佳禮物——天真可愛的親善大使,擔負著鞏固親情的使命。」——祖父埃托雷。

儘管上述的祖孫關係樂也融融,然而在這個年代,祖父母和兒孫卻非總是相處融洽。家庭雖是三代同堂,老一代和年輕一代不但沒有和衷共濟,反而經常發生衝突。結果怎樣?越來越多老年人要孤身獨處,鬱鬱寡歡。在家庭成員當中,祖父母的感情最為脆弱,他們往往感到孤立無援;倒是家人遭遇經濟困難時,他們才會想起這些老人家,或許找他們幫忙。你的家庭狀況又怎麼樣?祖父母真的備受敬重嗎?

在過去數十年,各地社會發生了顯著的改變,家庭生活因此大受影響,家人之間的關係也出現問題,以致家族制度幾乎不復存在。在歐洲的老年人當中,跟兒女同住的只佔百分之2。雖然這樣,在工業國家,由於人類現時的平均壽命延長了,出生人數又持續下降,祖父母所佔人口的比例顯然會不斷上升。歐洲有百分之26的人口是祖父母。歐洲聯盟出版的調查報告顯示,這個數字「勢必增加」。據《朝日晚報》(英文)報導,日本「一向以照顧老年人的傳統自豪」。然而,以下的趨勢卻日益普遍:儘管祖父母沒有必要住院接受治療,兒孫還是把他們遺棄在醫院或專科診所裡,不顧而去;在大城市,這個現象尤其常見。此外,根據傳統觀念,南非的老年人是備受尊重的,但據《開普時報》所載,令人深感遺憾的是,現今的老年人往往遭人厭棄。該報導還指出,為要「盡量享受人生」,許多家庭都「自欺欺人,以為把老人家送進養老院,就已經盡了自己的本分」。

上述的報章談及一個真實的事例:年邁的祖母給安置在一所設備優良、照顧周到的療養院裡,三名子女向她「保證,他們不但會支付一切開銷,還會經常前來探望」。老人家到頭來有什麼遭遇?「起初子女天天前來探望。過了幾個星期,他們把探望次數減至每週三次,然後改為每週一次。一年之後,他們只是每月前來探望兩三次,後來又變為一年五六次,最後甚至棄她不顧。」老人家怎樣度過漫長的歲月呢?請留意以下令人心酸的描述:「她從臥室的窗戶往外看,見到鳩鴿和椋鳥不時在樹上棲息。現在跟她作伴的就只有這些活潑的飛鳥。她急切地等待鳥兒飛來,就像盼著近親前來探望一樣。」

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南非的人民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盈千累萬的人離鄉背井,前往大城市謀生;對部落家庭來說,情況也無例外。除了社會環境不斷改變之外,祖父母遭兒孫遺棄還有其他原因:仁慈的品質,例如良善、尊敬鄰舍、親情等,如今已蕩然無存;社交和家庭生活如果要過得快樂,這些品質是不可少的。此外,自私、追求享樂、驕傲和悖逆等精神現正大行其道。根據聖經所載,這樣的道德淪喪恰好標明我們生活在「末後的日子」。(提摩太後書3:1-5,《新譯》)鑑於上述種種原因,兒孫不再把祖父母看作經驗豐富、謹慎穩重的長輩;相反,他們往往認為,老人家是沉重的障礙,跟社會改革的急促步伐脫節了。a

代溝問題日益惡化,以致家庭關係變得十分緊張;要是老年人跟家屬同住,兩代之間的緊張關係就會變本加厲。然而,祖父母其實是可以對家庭有很大貢獻的!妨礙代與代之間——祖父母和兒孫——享有親密關係的主要難題是什麼?在家庭圈子裡,祖父母可以怎樣使自己再度備受重視呢?

[腳注]

a 我們必須承認,在一些事例上,父母要是年老體弱,或有嚴重的健康難題,最仁慈和切合實際的安排莫過於把他們送進療養院,讓專業人員照顧他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