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音樂塔」
《儆醒!》雜誌駐澳大利亞通訊員報導
在音樂演奏方面,藝術、工藝、科學往往要共冶一爐,從而創製出各種匠心獨運、巧奪天工的樂器來。然而,斯特拉迪瓦里所彈奏的小提琴,伯姆所吹奏的長笛也許名聞遐邇,但高雅莊嚴的大鐘琴就顯得有點兒寂寂無聞了。
什麼是大鐘琴?它是怎樣彈奏的呢?在參觀完世上其中一座最大的大鐘琴之後,我們不但會眼界大開,也會更懂得欣賞這種樂器的獨特演奏效果。
巨大的樂器
大鐘琴是世上最大的樂器之一,而且歷史也相當悠久。人們通常會把它安放在塔樓上。所以大鐘琴也很適切地稱為「音樂塔」。設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大鐘琴和塔樓,是英國政府在1963年特別周年慶典中送給澳大利亞政府的禮物,目的是紀念建城和命名50周年。大鐘琴現時正存放在風景如畫的伯利·格里芬湖中央的阿斯彭島上。
這幢50米高的塔樓設有三根三角形的柱子,柱子圍成了中央一個等邊三角形。柱子與柱子之間高高的設有用來懸掛大鐘琴的樓台。
我們乘升降機上到第一層樓台去,在那裡看見兩個巨型的鍵盤,彷似風琴的鍵盤。頭一個鍵盤是專為大鐘琴手用來練習演奏而設的。這個鍵盤上的音錘只能敲擊調音弦。
差不多在這個供練習用的鍵盤背後是大鐘琴的真正鍵盤。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鍵盤。它有一些用橡木做成的大型圓琴鍵,直徑約為2厘米。上排琴鍵就代表鋼琴或風琴上的黑鍵,這些琴鍵向外伸出約9厘米;而下一排琴鍵(相當於鋼琴的白鍵)就伸出約17厘米。然而,跟彈奏鋼琴或風琴的方式截然不同,大鐘琴手不是用手指彈琴,而是要用手敲動琴鍵而彈奏的。所以琴鍵和琴鍵之間必需有足夠的空隙,使樂手不致在彈奏時觸到另一些琴鍵。
氣派非凡的樂器
在這個主要的鍵盤頂部,有多條鋼線一直伸延到上一層的樓台去,四個半八度音階上的每個琴鍵都有一根獨立的鋼線和一個精細的繃緊調音器連在一起。我們很想知道這些鋼線會一直伸延到什麼地方,於是就乘升降機上到另一層樓台去。這裡懸著兩個很有氣派的巨鈴,每個重約六噸。我們再在兩個巨鈴之間向上望去,看見還有51個鐘鈴垂掛著,由大至小的向上排列,最小的也有7公斤重。
所有鐘鈴垂懸的位置都要恰到好處,這樣才可以避免屬泛音的鐘鈴不時引起的音質干擾。每個鐘鈴內部都有一塊軟鐵鐘錘,由接連下面鍵盤上的每個琴鍵的鋼線所帶動。鋼線的鬆緊程度可按個別大鐘琴手力度的強弱和天氣變化而加以調校。
有趣之點
堪培拉大鐘琴上的鐘鈴是由英格蘭約翰·泰利公司鑄造的,手工古雅精美,是20世紀仿古藝術製品的傑出典範。鐘鈴發出的琴聲可傳遍湖泊區和鄰近公園約300米以內的地方。
這個大鐘琴雖不是世上最大的,但既擁有53個鐘鈴,也算得上是世界最大的大鐘琴之一,因為一般的大鐘琴都只有23至48個鐘鈴。世界最大的大鐘琴設於紐約市,共有74個鐘鈴。它也擁有世上最大定了調的音鈴。鈴子重18多噸,音調是屬低音C;但堪培拉的鐘琴卻屬於低音升F調。
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大鐘琴手的演奏。我們一塊兒到塔樓下附近的公園裡坐下來,好嗎?這樣,我們就不但可以聽到從「音樂塔」發出來的洪亮琴聲;同時也可以觀賞到四周奇妙的創造物。寂靜的晚空,襯托著氣派非凡的鐘鈴,傳來的陣陣琴音就分外悅耳動聽。我們不禁為上帝賜人欣賞美妙音樂的能力而充滿感激之心。
[第25頁的圖片]
塔樓上的鐘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