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誦讀困難的苦惱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你的電話號碼是什麼呀?」茱莉問。來電的人回答。但茱莉寫下的號碼卻跟對方所說的風馬牛不相及。
『我的導師把我畫的圖畫撕掉,』瓦奈莎悲嘆,並補充說:『我無法記得她說過什麼話。』
戴維已七十多歲,卻很吃力地誦讀一些簡單字詞,這些字詞他本來早在六十多年前已經駕輕就熟了。
茱莉、瓦奈莎和戴維都有學習困難——一個令人苦惱的難題。這就是誦讀困難。它是由什麼引起的?患有誦讀困難的人可以怎樣克服這毛病所帶來的苦惱呢?
誦讀困難是什麼?
一部詞典為誦讀困難下了這樣的定義:「誦讀能力受到干擾。」雖然一般人認為誦讀困難純粹是誦讀毛病,事實上這種困難還牽涉更多層面。a
這個詞的英語字根來自希臘語迪于斯,即「困難」,而勒西斯即「字詞」。誦讀困難包括對字詞或語言感到困難。難題甚至還牽涉到順序排列事物的能力,例如一週各日的先後次序,或字詞裡字母的排列等,這些患者也感到不易分辨。根據英國誦讀困難研究院H.T.夏特博士評論,誦讀困難「是組織能力出了岔子,以致削弱了短暫記憶、辨識力和手作能力」。難怪誦讀困難患者深感苦惱。
就以戴維為例,他本是個手不釋卷的讀書愛好者;但為什麼一反常態,要靠妻子重新教他認字呢?由於一次中風,令戴維腦部受損,而受損部分恰巧是連結語言功能的部分;這樣戴維誦讀能力的進展就慢得叫人泄氣了。可是,對戴維來說,應付較長的字詞比較短的字詞容易。雖然戴維患了後天的誦讀困難,但他的說話能力和才智卻沒有受到影響。人腦委實異常複雜,研究家還得潛心鑽研,才能理解腦子怎樣處理接收到的聲音和視力信號。
另一方面,茱莉和瓦奈莎所患的誦讀困難卻是逐漸形成的,並且隨著她們長大而變得越加明顯。研究家一般都同意,七八歲的孩童如果有正常的智商,但卻在誦讀、書寫和拼字方面,出現異乎尋常的困難,那麼,他們多半患了誦讀困難。年輕的誦讀困難患者在抄寫時,常常把字母左右倒寫(像鏡子的反映一樣)。試想想,當學校的導師錯誤地評定茱莉和瓦奈莎愚蠢、遲鈍和懶惰時,她們感到多麼灰心喪氣!
在英國,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個患有誦讀困難。如果其他人對他們的困境處理失當,便會令他們百上加斤了。——參看第14頁的附框。
誦讀困難是由什麼引起的?
視力不良往往造成學習困難。把視力矯正後,誦讀困難就會不藥而愈。有小部分患有誦讀困難的人發覺,只要把一張有色的薄膠片放在課文上,他們就會較容易專心注意字詞。但這個辦法對某些人卻不奏效。
另一些人留意到這種情況出現在同一家族裡,所以不排除遺傳因素。事實上,《新科學家》週刊最近報導,研究「發現自身免疫病的基因(例如偏頭痛和哮喘)跟引發誦讀困難的基因是有關連的」。由於誦讀困難患者和他們的親屬較易染上自身免疫病,科學家相信誦讀困難的基因蘊藏在同一基因組區域。但正如行為科學家羅伯特·普洛米指出,研究家「只不過確定了兩者同屬一個染色體區域,並不表示已找著導致誦讀失調的基因」。
腦子中負責控制身體姿勢、保持平衡和協調的部分稱為小腦。有些科學家聲稱小腦在我們的思維和語言發展方面,同樣佔一席位。很有趣的是,英國設菲爾德大學有一群研究家,他們將誦讀困難跟保持平衡和協調一併做了個實驗。他們推斷腦子健康的部分會迅速彌補小腦不足的地方。如果吩咐兒童站著不動,把兩臂張開,一隻腳繞在另一隻腳前面,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保持平衡。但如果蒙著他們的眼睛,患有誦讀困難的兒童就會搖晃不定,因為他們極度依賴視力來幫助他們保持平衡。
還有些研究家指出,從解剖學觀點來看,患有誦讀困難兒童的腦子跟其他正常兒童的腦子是有點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左腦後部分比右腦後部分大一點;但誦讀困難患者的腦子,左右兩部分看來是均衡發展的。另一些人的見解是,他們發覺控制語言的那部分腦子,有神經細胞位置扭曲的現象。
不論誦讀困難是由什麼生理因素引起,問題是患者可以怎樣獲得最佳協助呢?
父母的幫助
有些父母,由於產下有誦讀困難的兒童而深感內疚,他們覺得兒女的困境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感覺,要趕快把這個鬱結拋開;我們要承認沒有人是完美的,人人都與眾不同。首先你可以想想,正如患有色盲的孩子需要獲得幫助去應付自己的障礙,同樣你患有誦讀困難的孩子也需要獲得幫助。身為父母的你,在教育你的孩子方面,的確任重道遠。
今日誦讀困難既無法預防,又沒有什麼療法,但不是說沒有方法舒緩這毛病所帶來的困境。可以怎樣做呢?《理解誦讀困難》作者T.R.邁爾斯教授建議做父母的,首先要找出誦讀困難的孩子在哪方面遭到困難。這樣就可以對孩子的限度有合理的評估,對孩子的期望也不致有偏差。「只可以要求孩子做他勝任的事,」《閱讀與患有誦讀困難的兒童》一書建議:「不可進一步苛求。」父母要富於憐憫,並敏於鼓勵,更重要是為孩子安排適當的教育;這樣誦讀困難的負面影響就得到舒緩,同時也能減輕誦讀困難的孩子的緊張情緒。
導師的幫助
請記著,誦讀困難不過是學習困難罷了。因此導師在上課時,要付出多一點時間和精力來幫助他們。要對他們有合乎現實的期望,好減輕兒童的挫折感。總的來說,誦讀困難的孩子即使長大成人,他們始終覺得大聲誦讀是困難的事。
導師不要認為這些孩子無法改善,相反要稱讚他們所作的任何進步,當然更要讚賞他們的一切努力。不過,倒要避免胡扯的讚賞。邁爾斯教授建議導師如果留意到誦讀困難的學生稍有進步,便可以對他們說:「不錯,我同意你犯了一些錯誤,但我依然稱讚你做得好;比起上星期,你已有了改進。就你的障礙來說,這已是令人滿意的成績了。」但是如果學生沒有任何進步,邁爾斯教授提議導師可以這樣說:「不錯,這個問題依然令你棘手;讓我們研究一下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幫助你。」
千萬不要貶低這類孩子的誦讀。要嘗試培養他對書本和誦讀的樂趣。怎樣著手呢?父母和導師可以提議孩子用書簽或直尺,放在他閱讀的那一行下面;這樣就可避免因讀得太慢,而令注意力分散。如果難題是讀錯字詞裡的字母次序,便可以仁慈地問:「哪個是第一個字母呢?」
請想想,要是患有誦讀困難的孩子常常遭到數學導師提醒,他算錯答案了,這多麼叫人沮喪!如果導師給他們一些較淺易的算題,讓他們因算得準確而心滿意足,總比經常算錯而心灰意懶,結果要好得多了。
「克服誦讀困難的要訣是,」根據一位專業導師的意見,「運用所有感官去學習」。要把視覺、聽覺和觸覺一併運用,好幫助孩子正確地讀出和拼出字詞。「學生需要留心地看,留心地聽,也要留意自己書寫時,手寫動作是怎麼樣的,另外也要留意自己說話時,嘴唇是怎樣張合的。」邁爾斯教授解釋說。藉著這樣做,誦讀困難的孩子就能從字母的發音、書寫字母時的手寫動作,來辨出每個字母的寫法。如要幫助孩子分辨一些令他混淆的字母,可以教導他用不同的起筆筆形次序去寫不同的字母。「最理想是,」《閱讀與患有誦讀困難的兒童》一書提議說:「每一個[患有誦讀困難的]孩子每日都有一小時的師生個別教授。」很可惜,這種理想情況是絕無僅有的。不過,誦讀困難患者不妨自力更生。
自力更生
如果你是個誦讀困難患者,要看準自己在最佳狀態時才花工夫閱讀。研究家留意到誦讀困難的學生,能夠在最初的個半小時有出色的表現;但過了這段時間後,他們的效能就逐漸遜色起來了。「每天固定但又不冗長的研讀,比起偶爾在某幾天苦讀很長時間,結果更卓有成效。」《在大學裡的誦讀困難》一書評論。不錯,要讀得好,拼得準,是要花上你很長的時間。但要堅持不懈。
你可以運用手提打字機,或者使用有拼字核對功能的文字信息處理機就更好,因為這個功能可以幫助你找出輸入的字詞有沒有拼錯。可以把這個做法連同怎樣組織和處理資料一併練習。——參看第13頁的附框。
你可以聆聽盒式錄音帶播放的書本誦讀。事實上,這本雜誌連同它的姊妹雜誌《守望台》,現在都有不同語言的盒式錄音帶定期出版,甚至整本聖經都灌錄了盒式錄音帶。
如果你讀完附框的資料,發覺自己也患了誦讀困難,請不要迴避這個難題。要接受和面對現實。舉例說,如果你去面試求職,你也會像其他人一樣,感到面試時的壓力令你很難暢所欲言。但為什麼不事前為面試練習一下呢?
誦讀困難所帶來的障礙的確不容易矯正。不過,我們奇妙的腦子能彌補這個難題。終日鬱鬱寡歡是犯不著的。茱莉、瓦奈莎和戴維都竭力克服他們的苦惱。你也可以同樣成功。要承認你的獨特難題不一定阻止你繼續學習。要嘗試好好地讀、好好地寫和好好地拼字,並要在這幾方面鍥而不舍。藉著這樣做,你是能夠克服誦讀困難所帶來的苦惱。
[腳注]
a 有些權威運用「書寫困難」這個學名形容書寫方面有困難的患者,而「計算困難」就是在算術方面有困難的患者。
[第13頁的附欄]
個人組織提示
善用以下工具:
• 個人布告板
• 策劃日程的檯曆
• 處理文件的收文籃
• 個人文件夾
• 日記簿
• 地址冊
[第14頁的附欄]
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患了誦讀困難
如果你在以下不同年齡組別的問題中,有三或四個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孩子至若干程度患上誦讀困難。
8歲或以下兒童:
他們很遲才學會講話嗎?
他們是否仍然在閱讀或拼字方面有異常的困難呢?這令你驚訝嗎?
你是否覺得,如果事情不牽涉閱讀和拼字時,他們是挺活潑機靈的嗎?
他們反覆寫錯字母和數字嗎?
當他們計算時,是否比起其他同齡兒童需要更長時間運用積木、手指或紙上的標識來輔助呢?他們是否覺得背誦乘法表是舉步維艱的呢?
他們分辨左右是否有困難呢?
他們是否有不尋常的笨手笨腳呢?(誦讀困難的兒童不一定是笨手笨腳的。)
8至12歲兒童:
他們是否犯了不尋常的拼字錯誤?有時他們是否遺漏了字詞裡某些字母呢?或者把字母的次序倒轉了?
在誦讀方面,他們是否犯了明顯粗心大意的錯誤呢?
在閱讀理解方面,他們是否比同齡兒童緩慢呢?
他們在學校抄寫黑板時,是否感到困難呢?
當大聲誦讀時,他們會遺漏字詞或一整行嗎?或者他們把同一行重讀一遍嗎?他們是否討厭大聲誦讀呢?
他們是否仍然覺得背誦乘法表是件難事呢?
他們的方向感是否很差勁, 把左右混淆了?
他們是否缺乏自信?是否自尊心低落?
[鳴謝]
——《端倪可察》,由英國誦讀困難協會出版;《誦讀困難》,由英國倫敦電視台第四頻道廣播支援服務部製作。
[第12頁的圖片]
把直尺放在閱讀的那一行下面,能幫助人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