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反對吸煙嗎?
把香煙引進世界的國家現正帶頭警告世人吸煙危害健康
一位歷史家寫道,「在人類發現美洲以前,歷史記載方面並沒有提到煙草。」加勒比海島上的原住民曾向哥倫布敬奉煙草。詹姆斯敦——北美洲第一個永久的英國殖民地——藉著輸出煙草,經濟才得以維持。煙草銷售也為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所需的資金。此外,美國早期的總統華盛頓和杰斐遜也種植煙草。
近年來,好萊塢用香煙作為浪漫、魅力和男子氣概的象徵。美國士兵在打仗的地方把香煙給他們所遇到的人。據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香煙就猶如貨幣一樣,不論是在「巴黎還是北京」,都可以用來交換貨物,通行無阻。
可是,現在已經時移勢易了。1964年1月11日,美國衛生局局長發表了一份長達387頁的報告,內容談及吸煙跟肺氣腫、肺癌和其他嚴重的疾病有關。此後不久,聯邦法例規定,在美國銷售的香煙必須在包裝上注有「警告:吸煙危害健康」的字樣。據說現在美國每年有大約43萬4000人因吸煙而死亡。這個人數比過去一個世紀內在戰爭中死亡的美國人還要多!
定下限制
科羅拉多州的阿斯彭是個冬季旅遊熱點,十多年前,那裡的餐廳已經禁止顧客吸煙。自那時以來,各大餐廳、工作地方,以及其他公共場所,普遍都設有非吸煙區。幾年前,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居民和女兒到弗吉尼亞州的一間餐廳去,他問女兒餐廳的非吸煙區在哪裡,可是,女兒答道:「爸爸,這兒是個出產煙草的國家啊!」這位父親再次光顧那間餐廳時,半數的座位都是專為非吸煙者而設的。他最近發覺那裡已沒有顧客吸煙了。
然而,設立非吸煙區不是說問題就此解決了。在加利福尼亞州各主要的高速公路旁,州政府設置了大型的告示板,其上寫上了這個問題:「你認為香煙的煙霧只會停留在吸煙區嗎?」。
紐約市當局禁止較大型的餐廳讓顧客吸煙。可是,餐廳老闆卻提出抗議,聲稱這只會把來自歐洲的顧客趕走。據他們指出,歐洲各地對吸煙問題並沒有實施什麼管制。然而,較早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百分之56的美國人傾向光顧禁止人吸煙的餐廳。另一方面,只有百分之26的美國人不大願意光顧全面禁煙的餐廳。
紐約市地下鐵路一個標語牌這樣說:「無論以什麼語言寫出,信息都是一樣:在本鐵路月台上或車廂內,不論何時何地,一律不准吸煙。多謝合作。」除了英語以外,這個標語也另外以15種語言寫出。
吸煙的後果真的這麼嚴重嗎?不錯。如果有300人在一場大災難中喪生,新聞傳媒也許會用數天,甚或數週,來報導這宗事件。可是,《美國醫學協會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估計每年有5萬3000個美國人由於長期吸入別人噴出的香煙煙霧,因而死亡。該文章表示,除了「吸煙和縱酒」以外,吸入二手煙成為了「第三項本可避免的主要死因」。
兒童——無助的受害者
在家裡吸煙又怎樣呢?美國政府出版的《公元2000年人人健康》嘗試定下目標,以求減少「早死及可避免的疾病和殘障」。該刊物指出:「在美國,每六宗死亡個案中就有超過一宗是由吸煙造成的。吸煙是國內最主要而又能及早預防的致死、致病的單一成因。」
上述書刊補充:「百分之20至30體重過輕的嬰兒、百分之14的早產,以及大約百分之10的死產,都是由於產婦在懷孕期間吸煙造成的。」《公元2000年人人健康》也寫道,有吸煙習慣的母親不但在哺乳期間,或在嬰兒附近吸煙時,會把煙霧的成分傳給嬰兒,事實上,甚至「母親把嬰兒放在自己剛在其中吸過煙的房間裡,嬰兒也會受到煙霧的影響。」
有吸煙習慣的父親也同樣會對孩子有不利影響。同一份刊物建議:「經常接觸孩子的人如果要吸煙,就應當在戶外或在煙霧擴散不到孩子那裡的地方,才可吸煙。」在同一個房子裡,吸煙的成年人和燒香煙的數量越多,孩子受到的損害就越大。前美國衛生局局長喬伊斯林·埃爾德斯說:「兒女是你煙癮的無辜受害者。」
其他人也受到煙民影響。加利福尼亞州一個由州政府贊助的電視廣告有以下片段:一個老翁孤零零地坐著。他說妻子時常『愛管束他』,要他戒煙。「她還恐嚇我,如果我不戒煙,她以後也不會吻我。我告訴她,這是我自己的肺、我自己的命。可是,我錯了。我沒有戒煙。誰料我喪掉的不是自己的命……而是她的命。」老翁凝視妻子的遺照,哀嘆道:「妻子是我的命根。」
人們對吸煙的看法改變了
這類警告大大減少了美國的煙民數目。事實上,估計有4600萬名美國人——相當於百分之49.6的吸煙人士——已成功戒煙!
可是,擁有巨量宣傳資金的煙草公司卻施以還擊。因此,戒煙人數的增加也就相繼緩慢下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毒品及濫用上癮物質研究中心的小約瑟夫·卡利法諾說:「煙草商的貨品對公眾健康構成莫大的威脅,他們利用各種宣傳和推銷手法,以兒童和青少年為目標,誘使他們吸煙。結果,年輕人因而成了煙草商的新主顧,他們嘗了這些可以致命的產品,一旦上了癮頭就難以自拔。」
《美國醫學協會雜誌》指出:「估計每天有3000名年輕人——大多是兒童和青少年——成了經常吸煙的人。這相當於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成為新煙民,至若干程度取代了每年200萬名戒了煙或死去了的煙民。」
美國逾半數的煙民自14歲起就開始吸煙。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局長戴維·凱斯勒指出,在每天3000名開始吸煙的兒童中,近1000名最終會死於跟吸煙有關的疾病。
這些統計數字如果使你不安的話,請記住,兒女會仿效我們的榜樣。我們如果不想他們吸煙,我們就不應當吸煙。
銷行海外
雖然美國的香煙銷量下降了,可是,海外市場卻有所增加。《洛杉磯時報》報導,「出口香煙的數量增加了三倍多,銷流海外的美國香煙增加得非常迅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評論,開發中國家「甚少強調到吸煙的禍害」,煙草商因而有機會「迅速打入國外市場」。
帕特里克·雷諾士是小理查德·雷諾士的兒子,也就是生產駱駝牌和雲斯頓牌香煙公司創建人的後代。雷諾士表示,美國每5宗死亡個案中就有一宗是由吸煙所致。據報,他也指出,吸煙每年造成的死亡比可卡因、縱酒、海洛因、火災、自殺、兇殺、愛滋病和交通意外所造成的死亡總和還要多;吸煙也是這個時代裡最容易預防的死因、致病或上癮的成因。
引誘世人吸煙上癮的國家現正起來反吸煙,這個現象奇怪嗎?我們最好這樣自問,『誰曉得這個矛盾現象的原因?』
《現代成年人》雜誌談到一名已有50多年煙齡的婦人。她說:「你一旦上了癮,就掉進網羅裡去了。」這名婦人起初認為吸煙令人嚮往、充滿樂趣,這就是她開始吸煙的原因。可是,她已經把這種感覺排除了。你不妨分析一下她戒煙的理由,然後,你也同樣戒煙吧。
她寫道:「要嘗試戒煙。你戒了煙就會感到輕鬆愉快。」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據估計,1990年代期間,開發中國家年齡介乎35至69歲死去的所有人當中,大約有百分之30的個案是由吸煙所致。吸煙成了開發中國家最主要的早死原因。」——《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第22頁的附欄或圖片]
吸煙會致癌
以下的警告摘自美國癌症協會出版的《肺癌真相》和《癌症真相與數據——1995年》:
• 「妻子不吸煙,但丈夫煙不離手,她們患肺癌的機會就會增加百分之35。」
• 「估計百分之90的肺癌男病人,以及百分之79的肺癌女病人,都是由於吸煙而致病的。」
• 「人如果每天抽兩包香煙的話,40年後,他因患肺癌而死的機會大約比非吸煙者的大22倍。」
• 「預防肺癌的最佳方法就是永不吸煙,或立即戒煙。」
• 「世上根本沒有『安全香煙』這樣的東西。」
• 「嚼煙草或吸鼻煙會增加口部、咽喉和食管患癌的機會,這樣的習慣很容易使人上癮。」
• 「長期吸鼻煙的人也有可能患面頰癌和牙齦癌,機會比非吸煙者大五十倍左右。」
• 「戒煙人士無論年紀多大,他們比那些繼續吸煙的人活得較久。人如果在50歲前戒煙,他在隨後15年內死去的機會比繼續吸煙的人低一半。」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農民的困境
不少農家世世代代都是靠種植煙草為生的。由於他們的農田面積不大,種植其他作物很難維持生計。這個事實顯然使很多人感到良心不安。斯坦利·蒙爾瓦斯是杜克大學的神學倫理教授,而這所大學是由一位種植煙草的男爵所創辦的。蒙爾瓦斯說:「我認為種植煙草的人最苦惱的是……他們起初種植煙草的時候,沒想到這種植物竟會把人置於死地的。」
[第23頁的圖片]
香煙的煙霧不會只停留在吸煙區的
[第23頁的圖片]
百分之10的死產個案是由於婦女在懷孕期間吸煙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