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你可以信賴誰的指引?
父親對著自己五歲大的兒子喊道:「是時候出發了!」父親於是伸出手來,兒子也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兒抓著父親的手指。不論父親帶他往哪裡去,他都會緊緊跟從,信賴父親的帶領。縱使有什麼事發生,他都會緊握父親的手不放。
生活在這個時代,經濟、政治和個人事務都不穩定,你豈不渴望從一個你能夠信賴的來源獲得指引嗎?可是,在現今這個日子,奸人當道,恃強凌弱。所以,我們的確有理由要提高警覺,以免所託非人。或許你在這方面也曾有過痛苦的經驗,你全心信賴某人給你指引,但到頭來卻令你大失所望。
可是,聖經鼓勵我們要信賴上帝。預言者以賽亞寫道:「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必攙扶你的右手,對你說:不要害怕!我必幫助你。」(以賽亞書41:13)使徒彼得也勸勉說:「所以,你們要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謙卑自抑;這樣,到了既定的時候,他就會高舉你們。你們要把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關心你們。」——彼得前書5:6,7。
可是,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我需要信賴上帝的指引呢?」以下古代以色列人的歷史提出幾個有力的理由。
上帝指引他的百姓
公元前1513年尼散月14日晚上所發生的一連串事件,使埃及的暴君法老和埃及人被迫妥協,把為奴的上帝百姓以色列人釋放離開埃及。(出埃及記1:11-13;12:29-32)尼散月15日,以色列人興高采烈的朝曠野進發,踏上進入應許之地的旅途。當時最直接的路徑就是由孟斐斯北部前進,沿著地中海海岸,通往接近兇悍的非利士人所住的地方,再進入應許之地。但上帝卻打算要以色列人走另一條路。——出埃及記13:17,18;民數記33:1-6。
上帝為古代以色列人安排了一個顯形的引路標:日間有雲柱,夜間有火柱。(出埃及記13:21,22)除了這個超自然的異象之外,耶和華還任用他地上的代表,忠信的摩西,來領導他們。(出埃及記4:28-31)由此,上帝提出了無可置辯的證據,表明他正在引領以色列人。
到了第二個安營的地方,即在「曠野邊的」以倘,耶和華卻吩咐摩西往後走,在紅海岸邊的比·哈希錄紮營。(出埃及記13:20)他們這樣行實在教人費解,使法老王以為以色列人「在地中繞迷了」。於是他硬起心來,改變主意,決定要以色列人再次降服於他。他立即招聚馬兵,出發追趕以色列人。——出埃及記14:1-9。
摩西顯然正帶領以色列人朝紅海方向,走到一個低地平原去。鑑於所走路徑的方向,他似乎帶以色列人自投羅網。因為在他們安營的比·哈希錄,左右崇山聳立,前臨紅海,後有法老的追兵。以色列人看來已成了甕中之鱉。法老很輕易就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
以色列人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他們有信賴耶和華的指引嗎?從所有表面的情勢看來,他們似乎已走投無路了。於是有些以色列人就驚慌起來,也有些開始埋怨摩西,有些甚至想離棄摩西,返回埃及做奴隸。——出埃及記14:10-12。
要緊緊依從上帝的指引!
到了這個地步,以色列人必須像小孩子般全心信賴全能的上帝。其實他們全部都沒有意識到,耶和華吩咐摩西從比·哈希錄過紅海是有充分理由的。上帝指示以色列人繞過非利士地南部進入應許之地,其實是體貼的做法。因為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已有215年之久,他們無疑沒有能力跟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作戰。因此,耶和華為他們選擇了一條可以避過跟非利士人發生衝突的路徑。a——出埃及記13:17,18。
以色列人終於獲救,法老和他的軍兵在紅海大敗,這提出了確鑿不移的證據,證明上帝的確有能力拯救他的百姓。再者,縱使以色列人不明白上帝為什麼以這樣的方式指引他們,他們仍慶幸自己由於沒有離棄上帝而得以生還。由於他們緊守忠誠,他們也可以目睹紅海的水分開,以及敵人全軍覆沒的壯觀奇景。他們的確由於信賴耶和華的指引而獲得了獎賞。——出埃及記14:19-31。
讓我們再考慮一下上文有關孩子抓緊父親手指的事例。如果孩子突然感到焦慮不安,他會有什麼反應呢?他絕不會走開或鬆開自己的手;剛相反,他一定會越抓越緊。由此表明,他絕對信賴父親會在難題發生時給他最佳的指引和幫助。
照樣,要是我們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們就越發需要信賴上帝的指引。他的話語聖經可以成為我們引路的明燈。(詩篇119:105)請也記得,信賴與忍耐是相輔並行的。即使有時我們未能完全了解為什麼耶和華會以某種方式指引我們,我們還是最好保持忍耐,等他在適當時間把難題解決過來。真的,我們絕對可以信賴上帝的指引。——出埃及記15:2,6;申命記13:4;以賽亞書41:13。
[腳注]
a 若想了解更多有關比·哈希錄的資料,請參閱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的《洞察聖經》,第二冊,第638-6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