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4/8 16-17頁
  • 新西蘭發光小使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新西蘭發光小使者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維托莫洞穴
  • 令人驚嘆的螢火蟲
  • 夜光小火車
    警醒!2006年
  • 「生命的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跟從世界的光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光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4/8 16-17頁

新西蘭發光小使者

《儆醒!》駐新西蘭通訊員報導

那是個漆黑的晚上,天空清朗無月。隨著營地的燈光熄滅,四周只剩一片明亮的繁星。我們沿著陡坡走下狹窄的峽谷,來到谷底的溫泉。溫泉兩旁植物叢生。經過一整天舟車勞頓後,我們浸在水中,一舒筋骨。這溫泉就坐落在我們過夜的汽車營內,泉水從地底源源湧出。

我凝神靜望夜空之際,有顆星正好一閃而過。我回頭打算告訴妻子時,摔了一跤,水花四濺,發出了巨響。突然間,幾顆星竟同時熄滅,消失在一片漆黑中。我還在為所見的事驚嘆不已時,另一組星又告失蹤,彷彿是我在天空鑽了個洞似的!

我正自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星光卻又一一重現。這時我才發現,有一組星比主星群離我近得多。其中幾顆甚至伸手可及。原來,我們第一次碰上了新西蘭的螢火蟲。在黑夜的掩蓋下,牠們散布在看不見的樹群中,螢光柔和,與夜空的繁星融為一體。

新西蘭螢火蟲屬昆蟲類,並非蠕蟲,而且與其他地方的螢火蟲有別。牠的拉丁學名(Arachnocampa luminosa)也許叫人想起一種會發光的蜘蛛。但牠們其實是不同類的。

不久以後,我們再次與這些螢火蟲相遇。這回是在新西蘭北島的維托莫洞窟。當時,我們專程坐船尋訪牠們的洞穴。現在,就讓我為你們介紹一下這次非比尋常的旅程吧。

維托莫洞穴

在螢火蟲的洞穴內,鐘乳石和石筍經過千秋百歲而形成的瑰麗奇觀,在美麗的燈飾襯托下更顯不凡。每到一處,導遊都會開燈照明。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個叫人難以想像,令人嘖嘖稱奇的地底世界,其中奇形異狀的石群和隧道每每令人驚嘆不已。我們齊集在一道階梯頂端時,腳步聲造成陣陣詭異的回響。階梯下雖然漆黑一片,但當我們的眼睛適應了黑暗後,就開始看到高處閃爍著點點微弱的綠光。我們終於看到螢火蟲了!

我們在碼頭登了船,划水深入黑暗的洞穴。過不久,我們再拐了個彎,就看到洞頂滿布螢火蟲。對我來說,眼前的景象只能用銀河縮影來形容。作家蕭伯納甚至把這裡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觀」。

令人驚嘆的螢火蟲

離開維托莫洞穴後,由於對剛才所見的奇境實在難以忘懷,我們於是設法對這種螢火蟲了解多一點。我們的新發現帶來了意外的驚喜。新西蘭螢火蟲的生命始於幼蟲。早在這個階段,牠的尾部已能發光。螢火蟲從口部各腺體分泌出黏液和絲線,織成網狀物,然後把網兒黏附在洞穴頂部。掛網就像隧道那樣,讓蟲兒可以來回走動。

螢火蟲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因此,有六到九個月的時間,牠從「空中」釣獲獵物為生。洞中主要的溪流供應了螢火蟲的獵物,包括蠓、蚊子、石蠅和蜉蝣這些受光所吸引的小昆蟲。捕捉獵物時,螢火蟲會從「掛網」吊下絲線(有時多達70條)。每條線都均勻地分布著黏性特強的黏滴,令絲線看似一條條垂下的珍珠項鏈。

說到螢火蟲最叫人稱奇的地方,要算是牠發光照明垂線時所用的方法。牠的發光系統並沒有與神經系統連接,卻能隨意開關。牠的發光器官在排泄管末端,幼蟲的呼吸系統的其中一個部分好像個反射器,可以把光往下反射。蟲兒只需減少發光時所需的氧氣和化學物質,就可以把光熄滅。

然而,螢火蟲那個像隧道一般的「掛網」末端發出亮光,這對螢火蟲的獵物來說,猶如死亡之幕,絕不是個好兆頭。據說,螢火蟲的「掛網」附有一種化學物質,逐漸把獵物麻醉。每當牠感覺到獵物掙扎時發出的震動,就會冒險爬出掛網外,靠伸縮身體,把黏著獵物的絲線拉入嘴中。

過了六到九個月的覓食維生期後,幼蟲就會化蛹,再變為成蟲。螢火蟲一旦成為成蟲,就似乎沒有什麼生活興趣了。牠沒有嘴巴,不能進食,因此只能活上兩三天。在這段期間,成蟲的主要工作是繁殖。破繭而出那天,雌蟲會受精。牠也許花一整天產卵,然後就死去。就這樣,新西蘭螢火蟲在10到11個月的短暫生命裡,為人類提供了璀璨有如銀河的壯麗景色後,就悄然離世了。

[第16頁的圖片]

對頁:進入螢火蟲洞穴

[第17頁的圖片]

上圖:洞穴頂端閃爍著點點螢光

[第17頁的圖片]

右圖:螢火蟲捕捉獵物時所用的釣線

[第16頁的圖片鳴謝]

Pictures on pages 16-17: Waitomo Caves Museum Society Inc.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