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為什麼身患重疾?
賈森13歲時已下定決心,長大後要加入全時服事者的行列,到耶和華見證人設於紐約布洛克林的世界總部伯特利服務。他為自己做了個箱子,叫做伯特利箱,把自己準備要帶入伯特利的東西儲存起來。
可是,剛過了18歲之後三個月,賈森被診斷出患了克隆氏病,這是一種令病者極為痛苦的腸道疾病。賈森回憶說:「我頓時覺得晴天霹靂,不知所措,只得放聲大哭,立刻打電話向正在上班的爸爸哭訴。我知道這個病一定會妨礙我實現加入伯特利的夢想。」
「所有創造物都一同悲嘆,一同痛苦,直到現在。」(羅馬書8:22)疾病是導致人類悲嘆痛苦的基本成因。千千萬萬的青年都受著疾病折磨。雖然許多青年最後都康復過來,但有些卻不幸要長期或終身忍受疾病煎熬。許多青年都患有哮喘、糖尿病、鐮狀細胞性貧血病、癲癇症、精神病、癌症,以及形形色色的疾病和傳染病。有些年輕人更是百病纏身。
「為什麼這樣的事會臨到我身上?」
疾病不但叫人身體受苦,也給人許多精神和情緒上的壓力。例如,如果你因病無法上學多月,就可能趕不上學業的進度,還覺得自己跟社會脫節。12歲的森尼由於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所以無法上學,他憂愁地說:「我的同學正在做什麼?我今天錯過了什麼?」
如果你病情嚴重,以致無法出席基督徒聚會,甚至連讀聖經也不能,就可能會影響你的靈性進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需要在感情和靈性上獲得額外的幫助。起初,你可能會拒絕接受這個事實,繼而可能會感覺氣憤,責怪自己沒有防患未然;你也可能埋怨:「為什麼上帝會容許這樣的事臨到我身上?」(參閱馬太福音27:46。)事實上,感覺有點氣餒是人之常情。
有些青年可能以為,如果他盡力在行事為人方面做得好一點,上帝就會除去他的病。可是,這樣的想法只會令人大失所望,因為上帝沒有應許會在現今以奇跡醫治疾病。——哥林多前書12:30;13:8,13。
也許你一直期望自己可以不用死亡,活著渡過上帝帶來的「大患難」。(啟示錄7:14,15;約翰福音11:26)因此,獲悉自己患上一種致命的疾病無疑會令你方寸大亂。你可能納罕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而得罪了耶和華,或以為上帝要特別考驗你。不過,這全屬猜測罷了。上帝的話語聖經說:「上帝不能被惡事考驗,他自己也不用惡事考驗人。」(雅各書1:13)目前全人類都面對疾病和死亡的威脅,我們的景遇全「在乎當時的機會」。——傳道書9:11。
應付恐懼
知道自己身患重疾起初也可能使你驚惶失措。《掙扎求存的感受》一書摘錄了14個重病纏身的青年的心聲。例如,十歲的安東恐怕自己會因為哮喘發作而死去。16歲的伊麗莎白患有骨癌,她害怕自己終會一眠不起。
其他青年也有不同的恐懼。有些害怕沒有人願意跟他們結婚,或日後無法生育健康活潑的孩子。另一些就不管自己的病是不是傳染性,都總擔心自己的病可能傳染家人。
即使病況已經好轉或穩定下來,但任何惡化的跡象都會令恐懼感再次浮現。如果你曾經有這樣的經歷,就知道這種恐懼是非常實在的。幸好,惶惑的心理會隨著時間過去而平復,你最終可以較理性地面對當前的困境。
患病之苦
較早前提及的賈森說:「你年輕時,血氣方剛,總以為自己無所不能。但剎那間,你重病纏身,才曉得自己絕不是那麼強壯。由於氣力弱、活動少,你彷彿一夜間就白了頭一般。」不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疑是一件叫人痛苦的事。
賈森覺得,要是別人不明白你的處境,就會令你更加難受。賈森患的可說是一種「隱病」,從外表根本察不出難題來。他說:「由於我消化系統失調,需要比別人多吃多餐,但身體依然瘦弱,經常疲倦不堪,有時日間也無法睜開眼睛。但別人卻以為我生活放任,做事懶散。他們甚至這樣說:『你其實可以做得好一點,但你總是不思進取!』」
賈森的弟妹也不常體諒他,不明白他為什麼沒有像以往那樣做事,例如帶他們出外玩球等。賈森說:「我知道我一旦受傷,就要多個星期才可以復原。但他們就不同,即使受傷,最嚴重的不外扭傷腿骨;他們根本無法了解我的苦況,總是把我跟他們比較,有時候甚至說:『他其實想引人注意。』」
要是你的病看來正負累家人,你可能感覺內疚。其實你的父母也可能感到內疚。賈森說:「爸媽認為是他們把難題帶給我。兒女往往在接受現實之後,很快就可以適應,但父母反而總是覺得良心有愧。他們多次向我道歉。所以我要不時安慰他們,減輕他們的內疚感。」
接受治療不是愉快的事
經常要到醫生那裡接受治療,也會使人感到焦慮不安,自覺一無是處,孤立無援。單是坐在醫院化驗室輪候已是一件叫人心寒的事。14歲的約瑟夫患有心臟病,他說:「你會覺得……很寂寞,如果有人陪伴就好了。」可惜,有些青年根本無法獲得這樣的關懷,有時連父母也忽略了他們。
醫學檢驗也同樣令人感到不快。坦白說,有些檢驗確實使人不寒而慄。況且,你可能還要苦候多日或多個星期才取得檢驗報告。但請把這件事緊記在心:接受檢驗跟應付學校考試不同,有病絕不表示你在某些方面是失敗的。
事實上,這些檢驗可以向你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檢查結果可能向你顯示,你所患的只是小病罷了。就算不是,結果也可以幫助你知道,應該怎樣應付自己的難題,或消除你對病情的疑慮。所以不要對自己的病情抱有消極的態度。
過度憂慮只會令你精疲力竭。聖經說:「人心憂慮,屈而不伸。」(箴言12:25)上帝邀請我們把憂慮告訴他。我們要信賴他會照顧我們,給我們指引和智慧,使我們能夠以最佳的方式應付難題。——詩篇41:3;箴言3:5,6;腓立比書4:6,7;雅各書1:5。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創造主耶和華上帝已經定意為人類帶來一個公義的新世界。他甚至將會把死人復活過來,讓他們也有機會生活在新世界裡。聖經提出保證,屆時「城內居民必不說:我病了」。——以賽亞書33:24。
但在此之前,你可能還要忍受重病的折磨。不過,你可以做一些可行的事去應付目前的困境。我們會在日後的文章討論這個問題。
[第18頁的圖片]
你可能問:「為什麼上帝容許這樣的事臨到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