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9/22 12-14頁
  • 拼命賺錢有什麼不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拼命賺錢有什麼不妥?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崇尚物質的浪潮」
  • 「一心要富有」
  • 『沉沒在敗壞中』
  • 保持平衡
  • 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聖經問答
  • 你把錢看得有多重要?
    警醒!2015年
  • 金錢
    警醒!2014年
  • 什麼是貪財之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9/22 12-14頁

青年人問……

拼命賺錢有什麼不妥?

英國劇作家蕭伯納認為:「金錢實在是世上最重要的東西。」你同意他的看法嗎?也許你跟17歲的唐亞有同感,他說:「我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生活舒適安穩。」年輕的阿維爾也有類似的看法,他不以為金錢是世上最重要的東西,只覺得金錢是用來達成某些目的的工具罷了。他說:「我要買衣服,又要支付交通費用,這一切都是沒有錢不行的。」

你知道聖經也有類似的觀點嗎?傳道書7:12指出,『銀錢能護庇人』。曾有人把貧窮形容為「人類快樂的大敵」。足夠的金錢或多或少可以保護你,使你不致落入貧窮所導致的困境中。你要是遇上意料之外的災難,金錢也可以解你燃眉之急。年輕的菲利斯說:「聖經說:『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我們無法預知患難會在什麼時候臨到我們身上,所以最好還是積穀防飢。」(傳道書9:11)你現在可能覺得金錢相當重要,不過金錢其實對你的未來有更大影響。

「崇尚物質的浪潮」

人對於是否有足夠金錢過活感到有一點憂慮,雖然也是人之常情,不過有些青年卻抱有金錢至上的態度。有機構曾訪問16萬個青年,問他們:「你一生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百分之22都說:「想發財。」

難怪《新聞週刊》把這種渴求金錢的風氣稱為一股「崇尚物質的浪潮」,這股浪潮正席捲全球。18歲的馬丁承認說:「我絕對是個崇尚物質和名牌的人。我堅信昂貴的東西總是物有所值的,所以我花了不少金錢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馬丁不是惟一「花了不少金錢」的青年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指出:「去年[美國]12至19歲的青年在購物方面所花的金錢數目,簡直達到歷史新高,總額為1090億美元,比1990年上升了百分之38。」

但青年人究竟從哪裡獲得金錢,去購買新衣服、激光唱片和電腦配件呢?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指出:「在16至19歲的學生當中,有半數以上正做著部分時間的工作。」當然,要是能夠兼顧得當,課餘工作無疑有若干好處,例如可以訓練年輕人負起責任。可惜,有些青年顯然在這方面走了極端。《新聞週刊》評論:「心理學家和老師們都看出,[在職]學生實在不勝負荷,他們只有很少時間做功課,老師經常看見這些學生精疲力竭、無精打采、成績低劣。」

即使這樣,很少在職青年願意放棄這些收入來源。年輕的雅尼莎說:「學業固然重要,不過金錢也同樣重要;功課絕不能替我掙錢。」賺錢對你有多重要呢?你一生的願望是要賺大錢嗎?

「一心要富有」

聖經也就這些問題提出忠告。保羅寫道:「可是一心要富有的人,就落入引誘,跌進網羅,陷於許多不智而有害的慾望裡,叫人沉沒在毀滅和敗壞中。因為貪愛錢財的心是一切有害事物的根;有些人盡力追求這種愛,就誤入迷途,離開信仰,用許多痛苦把自己戳得遍體鱗傷。」——提摩太前書6:9,10。

保羅清楚知道自己的話是什麼意思,因為他成為基督徒之前,是「法利賽派」的一個宗教領袖,而聖經描述這些人「向來愛錢」。(路加福音16:14)即使這樣,他也沒有譴責人掙錢;他只是警告那些「一心要富有」的人罷了。另一個譯本指出,他要警告那些「定意要致富的人」。(《呂譯》)但這樣做究竟有什麼害處呢?

正如保羅解釋,這些人「落入引誘,跌進網羅」裡。箴言28:20也有類似的看法,說:「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有些青年由於覺得自己若有所缺,於是鋌而走險,盜竊財物。

真的,大部分青年都不會想到要偷竊,但有些卻耽溺於類似的劣行。《今日基督教》報導:「有些專家認為青少年最易沉迷賭博。」在美國有一處地方,「差不多百分之90行將畢業的高中學生,都曾非法購買彩票」。有些青年的情況就更糟。16歲的馬修說:「理想職業實在難求,所以我把大部分金錢用來做買賣……有時甚至售賣[毒品]。」

『沉沒在敗壞中』

真的,有錢可能令你覺得無憂無慮。但保羅解釋,以長遠來說,追求財富只會叫人「陷於許多不智而有害的慾望裡,叫人沉沒在毀滅和敗壞中」。不錯,你一旦落入貪財的陷阱中,貪婪、嫉妒和其他有害的慾望就會支配你。(可參閱歌羅西書3:5。)《青少年》雜誌指出,有些青年由於過度豔羨同輩所擁有的汽車和衣服,「他們變得失去理智」。文章進一步指出,有時妒忌的心理會令青年人「感覺自恨,結果滿腦子就只想著自己以為缺少的東西」。

請也留意,一心求富不但會叫人「落入引誘」,也會叫人「沉沒在毀滅和敗壞中」。聖經評釋家艾伯特·巴恩斯說:「景象就有如一艘船,連同其上的東西,完全沉沒和毀壞一般。人要是一心求富,就會毀去他的快樂、美德、名聲和人格。」——可參閱提摩太前書1:19。

保羅指出,「貪愛錢財的心是一切有害事物的根」,這句話的確一針見血。結果,許多人就「離開信仰,用許多痛苦把自己戳得遍體鱗傷」。例如,一個青年(我們姑且叫他做羅里)12歲就開始賭博,他說:「這是惟一可以不勞而獲的發財方法。」不久,他就欠下別人數百美元,於是不得不避開朋友和家人,連學業也荒廢了。他承認說:「我多次嘗試戒賭」,卻始終勞而無功。他繼續「用許多痛苦把自己戳得遍體鱗傷」,直至他19歲那年,才尋得所需的幫助。作家道格拉斯·甘迺迪在自己的作品《追求瑪門》中,把追求金錢描述為「一種令人飽受精神創傷的經歷」,這句話實在沒有言過其實。

保持平衡

所羅門在多個世紀之前提出的勸告,在今日同樣適用:「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箴言23:4,5)物質的財富是短暫的,所以要是你一生只在追求財富,那就愚不可及了。名叫梅里爾的基督徒青年說:「我不想落入純粹物質主義的陷阱中,因為我深知,要是我只顧拼命掙錢,就一定要賠上自己的靈性健康。」

不錯,我們需要金錢。適當的收入可以叫你衣食無憂,甚至有時可以在物質方面援助他人。(以弗所書4:28)因此,要學會努力工作,用正當手段謀生掙錢,同時也要學會儲蓄、善用金錢和量入為出。千萬不要把金錢視為一生最重要的東西。要保持平衡,像箴言的執筆者所說一般,他在30:8禱告說:「求你……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要是你把屬靈的事務置於生活的首位,你就可以得著最有價值的財寶。正如箴言10:22說:「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

[第13頁的圖片]

許多年輕人都想有錢,因為這樣就可以跟同輩看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