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昆蟲飛行之謎
科學家久已納罕,昆蟲身軀相對來說又大又重,翅膀卻又薄又輕,但牠為什麼能夠在空中飛舞,彷彿完全不受空氣動力學的正常律則所支配似的呢?現在,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員終於發現了箇中祕密。
科學家為了研究昆蟲飛行,他們用一條棉線繫住一隻天蛾,把牠放進風洞裡,再把一些無毒煙霧泵進去,然後仔細觀察天蛾拍動翅膀時,煙霧流動的情況。接著,他們造了一隻人工天蛾,比實際的天蛾大10倍,拍翼速度就慢100倍,藉此很快就察出真相來。他們發現,原來天蛾向下拍動翅膀時,就會在翼下最貼近身體的部分產生一股像漩渦的氣流,而翼面的氣壓就會下降,因而形成一股往上推進的動力,使天蛾上升。要是這股氣流減弱,天蛾就會失控而陡直墜下。不過,由於漩渦式的氣流會沿翅膀的前緣伸展到尖端部分,而天蛾拍翼時所產生的升力也相當於自己體重的一倍半,所以牠就能夠輕易展翅高飛了。
其實,航天學工程師早已知道,三角翼飛機(機翼近似希臘語字母Δ,因而得名)會在翼尖部分產生漩渦式的氣流,推動飛機上升。但現在他們更發現,原來昆蟲拍翼時也能夠產生這樣的氣流,推動昆蟲往上飛。所以他們正研究可以怎樣利用這種天然現象來改良飛機的螺旋槳和直升機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