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理財 我很欣賞一系列「你善於理財嗎?」的文章。(1996年12月22日刊)以往我揮霍無度、缺乏自制。讀過這幾篇文章後,我著手削減開支。現在每逢我看中什麼,都先問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件東西。
J.B., 巴西
我丈夫失業已有五個月了,家裡有三個兒女需要照顧。看過文章後,我決定實行文章的提議。我在一本記事簿上劃了幾個欄,用來計算開支預算。藉著這樣做,我能夠在過去三個月善用金錢,甚至有餘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制定家庭預算的確是個好辦法!
L.S., 捷克共和國
面對考驗 我很想評論一下「耶和華予我力量面對前頭的考驗」這篇文章。(1996年12月22日刊)愛德華·米哈韋克遇到極嚴峻的考驗,卻矢志不渝,實在叫人感動。他的忠信和堅忍在在表明他深愛耶和華,深愛同工,深愛真理。
K.B., 美國
瑪姬的磨難 謝謝你們刊登「瑪姬的磨難和我所享的福樂」。(1996年12月22日刊)我一面讀這篇文章,一面禁不住落淚。那位母親為了確保孩子健康地出生,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作出很大犧牲。她的丈夫勇於談及死去的妻子。正如他所說,他越是多談妻子的死,內心的哀傷就逐漸緩和。我很欣賞他的做法。對於痛失親者的人,我們有時傾向於避談死者。我希望瑪姬復活的時候可以跟她見面。
L.S.C., 西班牙
文章表明我們可以怎樣關懷會眾裡的弟兄姊妹。基督徒同工為瑪姬的丈夫預備食物,甚至夠他吃幾個月,也為他的嬰兒添置衣物。我們從這篇文章學到多麼寶貴的教訓!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要只是寄個慰問卡或打電話問候一聲就了事。
P.L., 美國
我衷心感激你們刊載這篇文章。愛妻在瑪姬死後三個星期遇交通意外去世,留下我和八個兒女。我完全明白洛恩·威爾金斯當時的傷痛,我相信他現在仍然會為喪偶而難過。謝謝你們刊出這麼適時的資料。這些事例的確可以強化和鼓勵有類似經歷的人。
B.B., 法國
好友搬遷 我十分欣賞「青年人問……為什麼我的好友要搬遷呢?」這篇文章。(1996年12月22日刊)文章出版得正合時宜。我的好友不久就要搬家,跟丈夫遷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會眾服務。我既為她高興,又依依不捨。謝謝你們提出的優良建議。
R.A., 意大利
你們也許無法想像這篇文章對我有多大意義。環務監督(周遊監督)離開我們到新地區服務。他對我關懷備至,幫助我在靈性上和感情上成長。正如文章的照片顯示,跟好友話別是一件痛苦的事。你們的提議的確十分適時,大大有助我應付寂寞的感覺。
J.D., 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