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兒童葬身戰火中
童年時光本該是快樂的,有人珍愛,有人保護。赤子之心天真爛漫。孩子本該開心地玩耍,好好學習,並培養一些美德,以便長大後做個有責任感的人。兒童不該被人殘殺,更不該殺害別人。然而,在戰爭期間,事與願違,不該發生的事竟一一發生了。
世界各地,烽煙連連,千百萬兒童葬身戰火中,無數兒童大受摧殘,純真的童年添上重重陰影,情形實在可悲。1993年,世上有42個國家爆發戰爭,另外有37個國家發生政治暴亂。在這79個國家裡,無數兒童飽受戰火的不利影響。
現今不少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和平。至1995年年終為止,在安哥拉爆發的戰爭已持續了30多年,阿富汗的則長達17年,斯里蘭卡的已延續了11年,而索馬里的戰事則有7年之久。各國的政客口口聲聲地說「和平在望」,可是,連連炮火卻繼續草菅人命、塗炭生靈。
兒童一向都是戰爭的受害者,可是近年來的戰爭性質改變了,導致平民傷亡的數目急劇增加,其中有不少是兒童。從公元18世紀至本世紀初,世界各地曾爆發多場衝突,戰爭的受害者大約有半數是平民。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期間,平民死亡人數增至戰爭總死亡人數三分之二,部分原因在於許多城市受到轟炸所致。
到20世紀80年代終,在戰爭裡傷亡的平民人數大幅增加,佔戰爭總死亡人數差不多百分之90!原因之一是,戰事變得越來越複雜,軍隊不再只是在戰場上戰鬥。現今大多數戰爭並不是發生在國家之間,而是發生內戰。此外,許多衝突都在鄉村或城市裡爆發,這些地方暴亂頻仍,人們彼此猜忌,行兇的人甚少理會誰是敵人,誰是無辜者。
兒童的死亡人數高得驚人。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出,單在過去十年內,估計有200萬兒童在戰火中喪生,另外有四五百萬兒童變成殘廢。戰爭令100多萬兒童成為孤兒,另外有1200萬兒童無家可歸。此外,大約有1000萬兒童由於曾生活在戰亂裡,以致在心理方面造成極大的創傷。
各大圖書館藏有大量關於戰爭的書籍。這些書籍不但詳述戰爭的起因和經過,同時也敘述戰時各國所用的武器和戰略。此外,不少刊物紛紛頌揚在戰爭中殺人如麻的軍事將領。不少電影大力渲染戰爭場面如何浩大,如何緊張刺激,但對於戰爭造成的苦難卻輕描淡寫。這些書刊和電影甚少談到無辜的受害者。接著的文章將會討論兒童怎樣受到利用去參與戰事,他們為什麼是戰爭裡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以及現今的兒童怎樣才能享有真正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