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7 10/22 7-9頁
  • 兒童慘受戰火摧殘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兒童慘受戰火摧殘
  • 警醒!199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武器、飢餓、疾病
  • 家破人亡
  • 給地雷炸死
  • 強姦受辱
  • 感情創傷
  • 兒童可以怎樣獲得幫助?
  • 地雷——為害慘烈
    警醒!2000年
  • 地雷——在世界各地造成威脅
    警醒!1994年
  • 千鈞一髮——死裡逃生
    警醒!2000年
  • 目錄
    警醒!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7年
《警》97 10/22 7-9頁

兒童慘受戰火摧殘

1995年年初,塞拉利昂再次爆發內戰。滕納只有四歲,她的父母在這場戰爭裡早已喪生。一天,滕納中槍受傷。子彈射進她的頭部,就在右眼後面。要是子彈引起的炎症擴散到腦部,她就活不成了。

十六個月後,一對英籍夫婦把滕納送到英國接受手術。一組外科醫生把子彈取出,人人都為此歡欣不已,這不但因為手術成功,同時也因為一條小生命得到挽救。可是,人們的歡欣情緒很快就消失了,因為滕納仍是個孤兒,她根本就不該遭人射傷。

武器、飢餓、疾病

雖然滕納是中了流彈,可是,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兒童並不是意外的受害者,而是被人故意傷害的。當種族之間爆發衝突的時候,互相對壘的種族屠殺敵方的成年人還不夠,甚至把他們的孩子也視為未來的敵人。正如盧旺達一名政治評論家在1994年一個電台廣播裡說:「如果要消滅大老鼠,就要把小老鼠也趕盡殺絕。」

不過,戰爭中大多數的死難兒童既不是被炸彈炸死,也不是飲彈身亡,而是餓死或病死的。例如在非洲的多場戰爭裡,因缺糧或缺乏醫療照顧而死的人,比實際在戰場中喪生的人高20倍左右。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截斷敵方的必需品供應是現代戰術的常見策略。敵軍在廣大的耕地上放置地雷,結果摧毀了大量穀物和供水系統,軍隊同時也奪去敵人的救援物資。此外,他們也拆毀醫療中心,趕走其中的醫護人員。

這樣的手段對兒童的傷害尤為嚴重。在1980年至1988年期間,有33萬個安哥拉兒童和49萬個莫桑比克兒童喪生,死因都跟戰爭有關。

家破人亡

在戰爭期間,由於父母被殺,或家人失散,兒童因而成了孤兒。在世界各地,大約有5300萬人為了逃難而離開家園。這個人數相當於世上每115人就有1人有這個遭遇!在這些人當中,至少一半是兒童。人民倉皇逃命的時候,兒童往往與父母失散。

到1994年年終,盧旺達的衝突導致11萬4000個兒童與父母分離。據1995年一個調查指出,安哥拉每5個兒童就有1個曾跟家人失散。在許多兒童——尤其是幼兒——來看,跟父母分離所造成的創傷,比戰爭本身所造成的騷亂更難受。

給地雷炸死

在世界各地,無數兒童出外遊玩、牧放牲畜、撿拾柴薪,或種植作物,卻被地雷炸得粉身碎骨。每月平均有800人被地雷炸死。在64個國家裡,總共有1億1000萬左右個地雷埋在地下。單是柬埔寨就大約有700萬個地雷埋在地下,平均每個孩子就有機會碰到兩個地雷。

世上有40多個國家製造地雷,這些地雷大約有340種之多,形狀和顏色各有不同。有些地雷看似石頭,另一些好像鳳梨,還有一些像綠色的小蝴蝶,從直升機徐徐地飄降在地上而沒有爆炸。據報有些人把地雷刻意設計成像玩具一樣,然後安置在學校和遊樂場附近,結果,婦女和兒童往往成了這些地雷的犧牲者。

一個具殺傷力的地雷只需成本3美元左右,可是,要把這樣的一個地雷探測出來,並加以拆除卻需費300至1000美元。1993年,世上大約有10萬個地雷給拆除,但與此同時卻有200萬個新地雷被人埋在地下。所有這些地雷都具有潛在的殺傷力,它們不懂得分辨誰是士兵,誰是小孩子,也不承認什麼和平條約,地雷的有效期長達50年之久。

各國代表曾有兩年的時間就地雷問題在瑞士日內瓦進行談判。到1996年5月,他們仍然未能在全球禁止使用地雷一事達成協議。雖然他們把某類地雷列為違法的,同時也限制使用另一些類型的地雷,可是,有關全面禁止使用地雷的措施,卻要在下一輪會議裡才會重新檢討。下個會議定於公元2001年舉行。在這段期間,很可能會有5萬人給地雷炸死,另外8萬人將會被地雷炸傷而變得殘廢。兒童受害的比例很大。

強姦受辱

在近年來的戰爭裡,兒童慘被折磨,目的是要懲罰他們的父母,或從這些兒童身上探知他們父母的資料。然而,在一些殘暴的衝突裡,有些人肆意折磨兒童,目的只是為了娛樂罷了。

在戰爭期間,性暴力、強姦等獸行十分普遍。在巴爾幹爆發的衝突裡,軍人往往採取的一種策略,就是強姦敵方的女孩子,以期迫使她們懷敵軍的孩子。類似的是,盧旺達士兵也利用強姦作為武器,以期破壞敵人家庭的聯繫。在某些軍事侵襲裡,那些偷生的女孩子差不多全都遭人強姦。許多女孩子因姦成孕,結果被家人和社會排斥。有些女孩子拋棄她們的親生小骨肉,另一些則自尋短見,一死了之。

感情創傷

兒童在戰亂裡的可怕經歷,就是連許多成年人做噩夢也沒有做過的。例如,在薩拉熱窩,有一個調查以1505個兒童為對象,調查顯示,這些兒童實際上全都經歷過炮擊。在他們當中,曾受槍傷的超過一半,另外有三分之二的兒童曾險些兒喪命。

在盧旺達進行的一個調查以當地3000個兒童為對象。調查顯示,百分之95的兒童在種族清洗期間曾目擊各種暴行和屠殺事件,差不多百分之80的兒童喪失家人。近三分之一的兒童曾目擊強姦或其他性暴行,逾三分之一的兒童則曾看見其他兒童殺人或毆打別人。這樣的經歷使他們幼小的心靈飽受創傷。論到那些身心大受摧殘的兒童,前南斯拉夫一個報導說:「他們對於這些經歷久久不忘。……他們屢做噩夢,可怕的回憶、恐懼、缺乏安全感和痛苦的感覺老是纏磨他們,揮之不去。」盧旺達的種族大屠殺結束後,國立創傷康復中心一位心理學家報導:「這些飽受創傷的兒童出現各種症狀,包括經常做噩夢、很難集中精神、抑鬱,以及對未來感到絕望。」

兒童可以怎樣獲得幫助?

不少研究人員認為, 要是兒童把自己的感覺和記憶藏在心底裡,他們的創傷是很難痊愈的。孩子需要向一位富於同情、了解事情的成年人傾談,把自己痛苦的回憶一一盡吐,這是治愈創傷的第一步。西非一位社會工作者說:「我們必須幫助深受困擾的孩子把內心感覺和盤托出,讓他們暢所欲言,這樣做非常重要。」

在醫治孩子的感情創傷方面,家人的緊密連繫和社會大眾的支持也同樣重要。像所有兒童一樣,戰爭的受害者需要有人關懷、了解和同情。然而,我們真的有理由相信,所有兒童都有希望享有光明的前途嗎?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彷彿是個球

在老撾,一個女孩和弟弟出外放牛。女孩看見溝渠裡有一件物體,彷彿是個球。她把物體拾起,然後向弟弟拋去。這件物體掉在地上,隨即爆炸,她的弟弟當場喪生。

[第9頁的附欄]

只是無數受害者之一罷了

在安哥拉爆發內戰期間,當地有一個12歲的孤兒,名叫瑪麗亞,她被人強姦,還有了身孕。由於戰鬥升級,瑪麗亞步行300公里,逃到一個安全的地區去,在那裡,她入住一所兒童收容中心。由於瑪麗亞年紀太小,分娩的產痛來得過早。她幾經辛苦才生下一個早產嬰兒。可是,這個嬰兒只活了兩星期就夭折了,而瑪麗亞在一星期後也相繼死去。在這幾年的多場戰爭裡,無數兒童慘遭折磨、強姦,瑪麗亞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思想和心靈大受摧殘

印度女孩沙班娜的經歷正好說明,兒童怎樣受到暴力影響。沙班娜只有八歲,她曾目睹一群暴民把她父親活活打死,又把她母親的頭砍下來。沙班娜為了把恐懼和喪親之痛隱藏起來,思想和心靈因而變得麻木了。她用低沉含混、毫無感情的聲音說:「我不想念爸媽,也沒有想過他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