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照顧長期病患者——如何肩負這個擔子 我讀過這系列優良文章(1997年2月8日刊)之後,感到很安慰。我今年17歲,既要服侍中了風的祖父,又要照顧精神崩潰的母親。文章指出,照顧病者的人往往會對病人感覺厭煩,也會不時問道:「為什麼這事要發生在我身上?」知道原來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叫我如釋重負。我也欣賞文章提出的實際建議,教導我怎樣協助照顧病者的人。
P.T.,意大利
雜誌的確把照顧患病親者的人的感覺如實地寫出來,也非常體恤他們的感受。感激耶和華,他激動你們的心,為我們寫下這些實用的文章。我深信,這系列文章必定可以幫助有同樣處境的人正視逆境,繼續喜樂和熱心地事奉耶和華。
B.V.,捷克共和國
我跟丈夫剛離了婚,要獨力撫養兩個正在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小兒子又患有嚴重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ADHD),所以擔子非常沉重,有時實在透不過氣來。這系列有關照顧病患者的文章教我明白到,為什麼我會有尷尬、憤懣、抑鬱和無助的感覺。不過,叫我大感欣慰的是,會眾裡的年長弟兄都深愛我們,他們經常替我照顧小兒,並對他關懷備至。
C.C.,美國
我丈夫患有痴呆症,需要我照顧他,我一直害怕自己應付不來。但珍妮在文章裡說:「恐懼可能發生的事比應付實際的情況更糟。」她的勸告激勵我要鼓起勇氣,面對現實。
A.P.,斯洛伐克
曾有一個時候,我也要照顧患病的親者,所以也體驗到文章談到的感受。當時,我確實感覺沮喪、內疚,又不敢開口告訴人。但文章指出,我其實可以把內心的感受向人傾訴。
F.F.,尼日利亞
我從未想過雜誌會載有這類特別為我們而寫的文章。家母自從1989年以來,就一直臥病在床。我是她的獨子,既沒有兄弟姊妹,也沒有父親,我得獨力負起照顧她的責任。我十分同意這系列文章最後一段所說的話,耶和華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是最有憐憫之心和樂意助人的。所以,我一覺得灰心氣餒,或感到力有不逮的時候,就會向耶和華禱告,求他幫助我。僅是知道他正垂聽我的禱告,已叫我重新得力了。
M.A.M.,祕魯
我丈夫正纏綿病榻,所以我也差不多經歷過文章談到的種種難題。文章也叫我想起,弟兄姊妹不時問及我丈夫的病況,有時我真覺得有點不耐煩,我心想:「為什麼他們總是問候他?我又怎樣?」現在我知道自己這種感覺是自然的。
M.A.I.I.,西班牙
學能缺失症 我有一個十歲大的兒子,患有注意力缺失兼活動過度症。但我很高興告訴你們,自一系列「幫助兒童應付學能缺失症」(1997年2月22日刊)的文章出版以來,多個朋友都向我表示,以往儘管他們設法了解我兒子的難題,希望盡力協助我,但始終未能完全體諒他和我的感受。但現在他們都說,他們會更樂意幫助我們。會眾裡有一個姊妹,曾花時間跟我兒子一起讀過這篇文章,並且鼓勵和安慰他。後來,孩子竟主動要求我再跟他一塊兒讀這篇文章。
L.A.D.,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