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到哪兒去了?
1497年,探險家約翰·卡伯特在談到世界其中一個最大的捕魚區時指出,在紐芬蘭的大淺灘,鱈魚簡直多到數不勝數,「船隻也幾乎無法穿越魚群」。十七世紀末,每年在紐芬蘭捕獲的鱈魚接近10萬公噸;在接著的一個世紀,漁獲更增至兩倍。
可惜,情形已今非昔比,鱈魚的收獲已大大減少。到1992年,加拿大政府頒布法令,禁止人在大西洋捕捉鱈魚,結果有大約三萬五千漁民被迫轉業。這項禁令到1997年仍然生效。鱈魚到底往哪兒去了?
60年代,國際捕魚船隊紛紛來到紐芬蘭沿岸,大量捕捉鱈魚。到1968年,有超過12個國家的拖網船隊前往紐芬蘭海岸捕魚,他們每年捕捉80萬噸鱈魚,這比前一個世紀該水域全年平均的捕魚量高出兩倍。
雖然海水溫度下降,海豹數目激增,以及鱈魚大群遷徙都是紐芬蘭鱈魚產量下降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其實就是人的貪婪。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指出:「濫捕是難題的主因。」
大西洋鱈魚的前景會怎樣?有些人憂慮,大西洋還沒有足夠數量的幼魚和魚苗,可以補充失去的魚量。聖約翰的《電訊晚報》評論說:「加拿大最古老的工業,就是在大西洋捕捉鱈魚,但這個行業如今已經式微了。」可是,情況還是有轉機的!
聖經向我們保證,不久,在上帝應許的公義新世界裡,貪婪會不復存在。(彼得後書3:13)耶和華會「敗壞那些敗壞大地的人」。到時,上帝會使地和海充滿有生命的活物,以造福一切渴望事奉和取悅他的人。——啟示錄11:18。
[第31頁的圖片鳴謝]
© Tom McHugh, 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Collection/PR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5 Digital Wisdom,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