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亞馬遜雨林 我十分欣賞「揭開亞馬遜雨林的神祕面紗」(1997年3月22日刊)這一系列的文章。我是美國林業局的植物生態學家,需要參考大量有關生態環境的文獻。然而,我認為你們所出版的文章,是我在研究植物生態問題上所閱讀過的資料中最好的。這篇文章的內容經過精心研究,具有教育意義,並且包含最新資料,的確使人讀得津津有味。令人興奮的是,文章提及幾個生物學的概念,例如生物種類多樣性、提取森林資源、動植物隔離和生態系統。由於貴刊印刷量大,而且發行全球,這樣做定能使問題受到進一步的關注。
D.S., 美國
我是個12歲的男孩子。我想向你們表示我對這一系列文章的衷心感謝。當天我一收到這份《儆醒!》,就忍不住用了一個晚上把這些文章讀過。既然我們在學校裡的地理課正討論這個話題,次日我將文章複印一份給地理老師。當然,這使同班同學感到好奇。我希望分發更多雜誌給他們看。
T.E., 德國
這篇文章真有趣極了。這裡所提及的昆蟲種類繁多,牠們都個別在森林的葉子下辛勤履行自己的本分。耶和華確保有足夠食物供給所有住在那裡的生物。現在,我明白為什麼上帝要「敗壞那些敗壞大地的人」了。——啟示錄11:18。
D.K.H., 美國
恃強凌弱——有什麼害處? 謝謝你們刊載「青年人問……恃強凌弱——有什麼害處?」(1997年3月22日刊)這篇文章。在學校裡人人都欺凌弱小,我也隨眾做同樣的事。但這篇文章忠告我們要嘗試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這個勸告確實幫助了我,使我克制自己不再欺凌別人。再次感謝你們。
M.N., 法國
我今年17歲,感謝你們所刊登的文章。我的禱告得蒙垂聽,而我的確受到很大鼓勵。獲知耶和華憎恨恃強凌弱的事幫助我在品格上作出很大的改變。聖經裡的金規以及耶穌所立下的榜樣也深深打動了我,使我行事正直。
V.T., 意大利
最近,我在候診室裡拿起一本《儆醒!》來看,發覺這篇文章寫得相當出色。我實在很明白恃強凌弱所帶來的長期傷害。哥哥在言語、感情和身體上虐待我[他的妹妹]。要是我跟他理論,他就只會聳聳肩,乾笑幾聲,斷言他不過是開玩笑罷了。他總說問題是在我,因為我缺乏幽默感!當我13歲而他15歲的時候,他開始性騷擾我。由於他比我年長,又比我高和強壯,所以我一直很怕他。父母也從沒有保護我。感謝《儆醒!》探討了這個生活上的重要問題。我知道探討這樣的題材需要很有勇氣才行。相信這篇文章必定打動了許多人的心。
B.S.M., 美國
切葉蟻 我一讀過「園藝能手」(1997年3月22日刊)這篇文章後,就參觀了一個展覽,親眼看到你們在文章裡所描述的那種螞蟻的活動。展覽館的屋頂上垂了一條繩子下來,繩子上面看來像有些葉子在移動。其實,螞蟻正在搬運葉子,忙於在附近培植一個真菌園。能親眼目睹你們所描述的景象,的確令人嘆為觀止。同時,這也促使我和我兩個小女兒更親近仁愛的天父耶和華。
P.F., 蘇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