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8/8 12-14頁
  • 宗教對青年人有多吸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宗教對青年人有多吸引?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表面現象
  • 深入觀察
  • 信什麼悉隨尊便
  • 宗教拉攏青年人
  • 青年渴望尋得答案
  • 滿意的答案
  • 宣揚好消息——向年輕人
    王國傳道月報-1989年
  • 青年人,你對長老們懷有什麼看法?
    王國傳道月報-1979年
  • 今日青年——成功應付1990年代的挑戰
    警醒!1991年
  • 青年人轉向宗教——為什麼?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8/8 12-14頁

宗教對青年人有多吸引?

《儆醒!》駐法國通訊員報導

在一個歡樂慶典的晚上,與會者有75萬個年輕人,他們揮舞旗幟,高聲歌唱,拍掌歡呼。激光束和煙花的餘輝劃破長空,樂隊的演奏激起年輕人的感情,氣氛仿如一個「大規模的即興的士高(迪斯可)舞會」。到慶典的最後一天,他們期待已久的人物終於出現了,群眾熱烈地喝采歡呼。

這是搖滾樂團世界巡迴演唱會揭幕嗎?不是。原來是在巴黎舉行的一個大型宗教集會,為的是慶祝天主教世界青年節。到場主禮的原來就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青年人這樣熱心慶祝宗教節日,實在叫有些人詫異。不過,這也不足為怪,現在傳媒也不斷報導,宗教正在青年人當中復興過來。

表面現象

從表面看來,宗教似乎十分興旺。因為大約百分之68的歐洲青年都自稱隸屬某個宗教;在愛爾蘭,這個數字更超過百分之90。在前蘇聯共和國亞美尼亞境內,許多人一度認為宗教是古老的遺跡。不過,一個牧師說,以往冷清清的教堂,如今竟座無虛席,他說:「我簡直無法想像,宗教竟然可以吸引這麼多青少年。」

許多國家的傳媒也不斷報導,現今青少年正紛紛加入一些激進教派,或神恩派一類的組織。所以,像本文起頭談及的一類宗教節日正大受歡迎。不過,要是我們看清楚這些節日背後的情況,我們會發現什麼?

深入觀察

要是你仔細查考一下,就會發現,在1967年法國總共有百分之81的青年相信有上帝存在,但在1997年,這個數字已經下降至不足一半。以整個歐洲大陸計算,只有百分之28的年輕人相信上帝是個實在的個體。難怪只有百分之12的青年人經常禱告。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出,青少年對宗教懷著什麼態度?

在丹麥,百分之90的青年自稱隸屬國家教會,但當中只有百分之3才可說是熱心的信徒。法國一份天主教報章《十字架報》在1997年做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表明,百分之70的法國青年認為,宗教跟他們的生活根本扯不上關係;百分之75更認為,個人的經歷比宗教的道理更有價值。歐洲大部分國家的青年都有同樣的看法。

為什麼這麼多青年人不再上教堂呢?因為他們大部分都認為,各主流教派並沒有真正引導人歸信上帝。例如法國大部分青年認為,宗教是叫世界分裂的罪魁。此外,許多青年都有西班牙一個15歲天主教青年胡迪特同樣的觀點,她說:「我不同意教會在道德方面的主張。」台灣20歲的約瑟夫也覺得,宗教「太老套了」。既然大部分青年都不認同自己宗教的主張,他們到底相信什麼呢?

信什麼悉隨尊便

現今年輕人選擇宗教信仰,就好比上館子點菜一般。一本雜誌描述這種情況說:「信什麼悉隨尊便」;另一本天主教雜誌說:「信奉宗教仿如瀏覽櫥窗。」結果,一些古老的信仰如今再度盛行起來,歐洲有百分之33的青年相信幸運符,百分之40認為算命可以預知未來,百分之27就相信星象可以左右人的生活。許多青年更相信人死後會轉世輪迴。

宗教道理五花八門,青年人可以按喜好隨意選擇。很少青年認為,只有一個宗教才擁有真理。既然宗教信念是可以任憑他們的喜好決定,彼此的差異也相對減少。由於這緣故,許多社會學家埋怨,正統教條已經「逐漸被淘汰」,或「普遍受腐化」。在這樣的屬靈風氣下,傳統宗教又有什麼反應?

宗教拉攏青年人

許多宗教都發覺很難吸引青年人歸信。一個法國教士看見有這麼多年輕人出席巴黎天主教世界青年節,他問道:「這些青少年是從哪裡來的呢?我的教堂根本沒有青年信徒。我從沒有見過他們。」為了吸引和招攬青少年信徒,天主教會不得不調整講道的形式,連教會的形象也得改變過來。

法國報章《費加羅報》指出:「教會改變作風!」在巴黎舉行第12屆世界青年節的時候,教會雇用了一些擅長組織搖滾音樂會的策劃人籌辦慶典的節目。超過三百個表演項目是專為來自一百多個國家的青年而設的,設計師也為教士們設計了一些特別的袍服。

許多宗教其實沒有真正了解現今青少年的心態,這些宗教為了招攬信徒,於是投其所好。負責籌劃巴黎世界青年節的教士米歇爾·迪博在談到這種政策時,說:「當然,我們希望所有受了洗的信徒都忠於基督。不過,就算他們不是真心歸主,教會仍會接納他們。」

青年渴望尋得答案

有關人生的許多問題,青年人其實想尋得答案,一份報章就著這點指出,出席巴黎宗教節日的青年其實是「渴望尋找信仰過於把信心表現出來」。天主教會可以滿足他們的渴求嗎?

一份天主教報章稱這些大型的宗教節日為「視覺上的假象」,要是脫掉了這些虛飾的外表,教會的情形會變成怎樣?法國《世界報》指出,教會就只是「虛有其表」罷了。

食物外觀固然重要,但也必須營養豐富。青年人想知道許多有關人生意義的問題,他們需要獲得答案,滋潤他們的靈性。答案光是娓娓動聽,卻沒有實際價值,這也不能滿足他們的渴求。

既不能提供實質幫助,這些宗教節日會造益現今的青少年嗎?法國社會學家達尼埃萊·埃爾維厄-萊熱說:「這些盛大慶典根本不會對社會有任何深遠影響。」那麼,青年可以從哪裡尋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滿意的答案

1997年,法國的《問題》週刊登載了一篇文章,內容談到年輕人面對的種種難題,大部分青年除了質疑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之外,還得面對罪行和暴力的威脅。他們可以應付這些難題嗎?週刊文章說:「戴維酗酒、吸毒、行為粗暴。他在30歲時開始擔心,繼續做這些惡事只會危害自己的健康。就在這時候,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他,告訴他怎樣可以革面洗心,改邪歸正。他決定學習聖經,重新做人。他還清所有賭債,並把他以往從玩紙牌欺騙得來的金錢還給別人,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經受騙。他不但戒了煙酒,也不再跟人打架。」

論到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的其他青年,文章繼續說:「他們已經尋得了所有問題的答案。」一個年輕見證人言簡意賅地說:「聖經二千年來一直都是真理,我為什麼還要向其他方面尋求指引呢?」

上帝的話語有許多都是對青少年說的。聖經教導青少年怎樣應付現今生活的種種難題,也讓他們可以確信,終有一天,世界會天下太平,人人和睦共處、四海一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聖經提出的希望使人的「魂就有了錨,又肯定又穩固」,的確,聖經給人的希望是穩確和叫人欣慰的。(希伯來書6:19)千百萬年輕人由於跟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尋得了生活的真正意義。他們親身體驗到,聖經的確可以把人改變過來,而且這種改變不是虛有其表,而是名實相符的。此外,年輕人要是接受聖經的教育,就能對上帝養成真正的信心。

[第12頁的圖片]

宗教節日吸引了盈千累萬的巴黎青年

[第13頁的圖片]

巴黎世界青年節——宗教真的復興過來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