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雨林面積日漸縮小
亞馬遜雨林正不斷縮小,情況令人擔憂。據《博物學》雜誌報導,在過去3年內,平均每年就有190萬公頃的雨林消失,相等於「每分鐘失去7個美式足球場」。一塊土地上的木材被砍伐淨盡以後,餘下的花草通常也會被燒光,以便開闢農地。但正如《博物學》雜誌論述:「當花草樹木被焚燒,或被微生物分解時,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沼氣]和一氧化二氮就會釋放進大氣當中,令溫室效應加劇。」釋放這些氣體所帶來的影響可能「等於每年使額外100萬到300萬英畝(40萬到120萬公頃)的雨林消失」。
女性與心臟病
《閱讀》雜誌報導,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巴西,心血管疾病仍然只是男性的健康問題。可是自從女性外出工作以後,情況有所不同。工作女性變得跟男性一樣面對「壓力,吸煙,吃快餐」,於是越來越多女性患上心臟病。雖然有些人相信女性有某種激素,有助防止心臟病,但雜誌指出:「35歲以後,這種保護激素開始減少,使女性患病的機會變得與男性相等。」1995年,巴西死於心臟病的婦女,比死於乳癌和子宮癌的婦女總數還多一倍。
玻利維亞的破碎家庭
據《玻利維亞時報》報導,超過七成玻利維亞人活在貧窮之中。結果許多孩子要「拋下破落的家庭,流落街頭,面對可能更殘酷的環境」。他們在那裡接觸到可卡因,還有油彩稀釋劑和膠水等呼吸性毒品。據估計,玻利維亞有百分之88的毒品顧客是5歲的孩子到24歲的青年。因此,毒品銷量在過去15年來增加了百分之150。據這份時報報導:「許多人認為,毒品銷量上升問題的根源之一,是傳統家庭結構破落。」
發現中微子有質量
中微子是微小的亞原子粒子,不帶電荷,運動速度接近光速,絕少與其他任何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據說中微子能輕易穿透地球,途中連一顆原子也不會碰到。但這些難以觸摸的粒子最近還是引發起國際的注目,因為日本高山這個地方的科學家宣稱,他們發現中微子原來是有質量的。宇宙中充滿中微子,有些科學家於是認為,把中微子的總質量加進宇宙的質量中,也許足以拖慢宇宙膨脹的速度。
古代人造石
考古學家在默什肯-沙珀城發現了最早的人造石,這個古城的廢墟位於現今伊拉克南部。《紐約時報》引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論述,說古人收集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淤泥,並將其加熱至熔點,然後慢慢冷卻,「製成像石頭般堅硬的板塊,貌似一種稱為玄武岩的火山岩」。當地缺乏建築材料,因此人造玄武岩「似乎有一定的產量,作為天然玄武岩的代替品」。4000年前,這種人造石是用來建築起默什肯-沙珀城的材料之一。
入廚禁忌
《塔夫特斯大學健康與營養通訊》報導,1990至1994年間,由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的薩姆納·雷德斯通燒傷中心接收的女患者中,傷重致死的原因,最經常是煮食時衣服著火。受害者通常都是60歲或以上的女性,當她們伸手拿茶壺的時候,由於袖子太寬,接觸到爐火而著火。以下是防止下廚時被嚴重燒傷的一點提議:(1)不要穿浴袍或者其他寬鬆的衣服煮食,(2)用西式多眼爐灶的時候,盡可能用前灶眼,這樣能夠減低拿開水壺或平底鍋時碰到火的可能,和(3)穿不容易著火的衣服。
不要只送孩子去
一個五年級學生在宗教課上抱怨說,孩子有很多很多的規矩要守,大人卻一條也沒有。老師聽了,就叫班上的學生寫下他們要給成人遵守的十誡。根據德語的天主教週刊《當代基督徒》報導,大部分學生希望大人仁慈、和藹、公平、誠實和坦率。其中一個孩子的十誡是這樣的:「1.不要不公平。2.不要常常罵人。3.讓我們有多一點時間。4.不要老是打擾我們。5.不要笑我們。6.不要強迫我們做事。7.有時也要承認我們是對的。8.不要自己定下規矩。9.跟別人要好好相處。10.自己也要上教堂,不要只送孩子去。」
拳頭表愛意?
南非一份報章的增刊《見證報回響》發表了一份報告,其中說:「對青年男性來說,愛與性是分不開的,如果女孩不肯跟他們有性行為,就要挨揍。」在開普敦的一個小鎮裡進行了一次調查,以十來歲的少男少女為對象,調查發現:「在性關係中男性往往作主,也經常用暴力來強迫女孩與他們有性行為。」一次調查顯示百分之60的女孩曾被性伴侶毆打,連跟其他男性交談也成為挨揍的原因。報告又說:「身體虐待如此普遍,許多其他的同輩女性便視毆打為一種表達愛意的方式。」
聞歌選酒
英國萊斯特大學的一組心理學家發現,買酒的人會隨當時聽到的音樂而選酒。《全國地理雜誌》說:「當法國手風琴音樂演奏起來,法國酒以5比1的銷量比例大勝德國酒。……但當德國的啤酒館音樂響起,買酒的人就會每買兩瓶德國酒才買一瓶法國酒。」很有趣的是,一個研究員說,只有很少顧客意識到「音樂有份兒左右他們的決定」。
厄爾尼諾也有好處
路透社報導,稱為厄爾尼諾的暖水流現象「備受千夫所指,從美國的殺人風暴,巴西的山林大火,到肯尼亞的咖啡豆失收,凡壞事都怪在厄爾尼諾現象頭上」。可是,撇開風暴水災,專家聲稱厄爾尼諾現象也有一點建樹。報導顯示,巴西的咖啡產量「今季預計將有3500萬包(每包60公斤),是十年來最大的收成」,而且「意料以外的地方落下了意料以外的雨水,這就使環球各地很多的儲水庫和地下水庫得以補充存水了」。美國氣象預測中心的主管安茨·萊特馬說:「水源一直是世界許多地方的問題。這些地區大都需要水源供應。……管水務的都期待著厄爾尼諾的到來。」
招攬教友回歸
據估計,英國每週有1500人脫離教會。雖然全國有五成人口自稱是基督徒,卻只有一成人經常上教堂。為什麼呢?牧師史蒂夫·喬克說,英國的教會「常常聽到的批評是:沒有意思、趕不上潮流、沉悶」。英國廣播公司新聞報導說,為了「鼓勵人們重歸教會」,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威斯敏斯特大主教「公開表示支持制訂新議案,務求令教會更熱情款待教友,講道內容更有意思,更有啟發性」。各教會希望在2000年1月2日以前能實踐「十大可行目標」,當中包括:「我們會讓你感到賓至如歸;我們會像家人一般親切;我們會讓你聽得明白;……我們會幫助你探索你認為最深奧的問題的答案;……我們保證,你的光臨會對你有所造益,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