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腦子
人閱讀的時候,腦海會浮現著多年前自開始學習閱讀以來學過的某些東西。不過,要把所吸收的知識融會貫通,人就不得不勤用腦子,培養良好的思考能力才行。
科學家發現,腦子裡神經元的連繫是不斷改變的。神經元沒有給激活過就會死掉,而神經元之間的連繫要是不鞏固,最終是會消失的。正如最近一份報告指出:「腦子用得越多就越靈活。因此,從事不同類型的智力活動和多動腦筋,看來就是防止腦功能衰退、使其維持巔峰狀態的最佳方法了」。
必須多動腦筋
考慮一下科學家研究孩童時有什麼發現,你就會賞識「多動腦筋」的價值了。嬰兒呱呱墜地時,眼睛一般都沒問題,只是須要逐步養成正常的視力而已。起初,嬰兒只能看清楚近距離的物體。稍後,他們開始辨別眼睛傳送的各種不同影像,發展出立體視力。可是,如果在立體視力發展期間,其中一隻眼睛給蒙上了紗布,孩子長大成人後,一度給紗布蒙住的眼睛就可能會視力不佳了。為什麼呢?因為另一隻眼睛傳送的信息主宰了腦子裡的視皮層。
一些玩具要是能激發孩子學習新事物的興趣,也就能裝備孩子的腦,使孩子較易於理解身邊發生的事。
近期的研究顯示,音樂也許對人在語言和社交方面的發展有利。事實證明,多上音樂課的兒童,其語言能力比一般孩子為佳,學習閱讀的能力也更高。如果孩子跟大伙兒一起彈奏樂器,合作性也會比一般人好。
雖然腦子給分為左、右兩部分,但兩者其實不分軒輊,都同樣重要。例如,一般來說,右腦主要負責認知感情和理解旋律,但即使這樣,左、右腦還是互有連繫的。據一份報告說,學習音樂的人剛剛接觸音樂時,聆聽樂章主要刺激他們的右腦半球。可是,經過三年時間鑽研樂理和作曲之後,他們聽音樂時,左腦半球就會忙於加以分析了。因此,人從事智力活動時最好能刺激整個腦部,把負責分析和認知感情這兩個部分都牽涉其中。
「不同類型的智力活動」
對於家裡奉行的宗教的基本信仰,不少人早就有所認識了。可是,他們一旦理性地衡量所屬教會倡導的教義時,就往往發現教義自相矛盾,更談不上有什麼宏大的宗旨。結果,有些人開始查考別的宗教信仰,期望有朝一日能找到一個宗教,是既能消除他們的種種疑慮,又能給他們一個光明前途的。
且聽聽瓊的自白。她說:「打從十三四歲起,我就接二連三地遇上大麻煩。雖然我是英國聖公會的信徒,我卻找不著人生目的,內心也不安寧。教會有不少主張,像地獄永火和有關死者情況的講法,都使我深感不安。教士跟我說,這一定是因為上帝在懲罰我的緣故。
「於是,我決定離開英國聖公會,還跟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男子結了婚。可是,他竟然動手打我,令我傷心欲絕。」瓊萬念俱灰,打算一死了之。不過,在自殺之前,瓊向上帝作了一個禱告。說時遲那時快,瓊聽到有人敲門。瓊開門後,看到兩個自稱耶和華見證人的女子。這兩個女子不但向瓊指出,人生具有明確的目的,還留下一些聖經刊物,好加深她對聖經的認識。
瓊繼續說:「她們離去後,我回到室內,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她們留下來的刊物。一時之間,我茅塞頓開,彷彿蒙住眼睛的紗子一下子就給除掉了。我念得越多,就越肯定這就是真理。」瓊終於找到可以滿足她的心靈頭腦所需的東西了。
聖經裡有卷稱為箴言的書,常常強調辨識力和敬神智慧的價值。不過,人必須渴望認識上帝,同時鍥而不舍,才能養成上述兩種特質。箴言第二章向人提出這麼一個要努力奮鬥的方向:「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呼求明哲,揚聲求聰明,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上帝。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箴言2:1-6。
說到聖經,教育家威廉·萊昂·費爾普斯有這樣的評論:「對聖經有透徹認識的人,也許才真正算得上是受過教育的。」請聯絡你當地的耶和華見證人,或致信本刊第5頁列出在你家附近的地址。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人看出,聖經能回答人提出的許多問題,和向人提供充足、可靠的資料,有助於啟發人思考人生許多重要的問題。要運用思考能力,好明白聖經真理的模式。如果你以這種方式善用腦子,你就有機會得到恆久的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