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5/22 21-24頁
  • 新法治療結核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新法治療結核病
  • 警醒!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患者佳音
  • 療效有多大?
  • 發展穩步向前
  • 有喜也有悲
    警醒!1997年
  • 攜手奪命的「殺手」
    警醒!1998年
  • 肺結核病再度肆虐!
    警醒!1996年
  • 結核病在全地消失——有可能嗎?
    警醒!199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5/22 21-24頁

新法治療結核病

結核病是歷史最悠久,殺人無數的傳染病。時至今日,結核病仍然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以致世界衛生組織(簡稱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把它比作定時炸彈,說:「我們正跟時間競賽。」如果不及時拆除這個炸彈的引信,恐怕將有一天,人類要面對一種無藥可治,「在空氣中傳播,跟愛滋病一樣厲害」的絕症。衛生組織警告說,當務之急是要正視結核病可能引發的全球災難。「大凡需要呼吸的人,哪怕你身在紐約華爾街抑或中國長城,都不能置身事外。」

上述警告危言聳聽嗎?絕不然。請想想,如果一種疫病將在全球爆發,足以在十年內把相等於加拿大全國人口完全消滅,你認為人類應有多警覺才行?雖然上述情勢看似小說情節,可卻是個實在的危機。在全球各地,每天死於結核病的人數達8000之多,比因愛滋病、瘧疾以及熱帶病身亡的總人數還要多。現時,全球計有約二千萬人染上活躍性結核病,十年內病發身亡的人將多達三千萬,比加拿大全國人口還要多哩。——請參看22頁「結核病在全球肆虐」的附欄。

患者佳音

然而,希望在人間。經過十年來多方的實驗,研究人員終於研製出有助遏止結核病蔓延的療法,令這個橫行無忌的殺手變成受制的階下囚。前衛生組織主席中島宏把新療法號稱為「近十年最舉足輕重的醫療突破」。衛生組織屬下的全球結核病規劃主任古知新醫生認為新療法予人類首次機會可「扭轉結核疫病蔓延的勢頭」。究竟什麼療法令醫學界如此雀躍呢?就是稱為直接監察短期療程(簡稱:直監療程,英語簡稱:DOTS)的新療法。

接受直監療程的結核病人無須留院,可望在六至八個月內康復。然而,療程成功與否要視乎五個因素。據衛生組織說,五個因素缺一不可,否則整個療程就功虧一簣。這些因素是什麼呢?

● 1.直接:未確診的結核病病例最為致命。因此,衛生組織極力強調,醫護人員的首要任務是直接 主動找出社區內患上傳染性結核病的病人。

● 2.監察:第二個因素把治愈病人的重責放在醫療制度,而非病人身上。醫護人員以及經訓練的志願工作者,包括店主,教師或前結核病患者,將負責監察 病人按時服用每劑藥物。這些「監察人」責任重大;不少病人因為提早停服藥物,致令結核桿菌存留至今。(請參看22頁「何以結核病死灰復燃?」的附欄。)病人也許在服藥後數星期,發覺病情好轉,遂提早停藥。然而,人體內的結核桿菌必須在病人完成六至八個月的服藥療程才能徹底清除。

● 3.療程:在六至八個月的療程 期間,醫護人員將密切監察藥物的療效,並把病情發展記錄下來。這樣,他們才能確保病患者已完全康復,不會無意間把病菌散播開去。

● 4.短期:第四項因素是短期 化學療法,即按合適比例、劑量及服用期來服用抗結核病藥。這種合成藥物能對結核桿菌作迎頭痛擊,加以殲滅。a因此,重要的是藥物存量必須充裕,令療程不致中斷。

● 5.!:衛生組織以感嘆號作為療程成敗所繫的第五個因素。「!」用意在於說明醫療經費及合理可行的政策也同樣重要。衛生組織呼籲各醫療機關積極向政府及私人機構申請撥款,務求令這個新療程被納入全國的醫療制度之內。

從經濟角度來說,直監療程對於掌管財務的決策人員是極具吸引力的。世界銀行曾把這項療程譽為「防治……疾病方面最有經濟效益的療程」。據衛生組織估計,貧窮國家使用這個療法,每個病人的醫療費用也不過是100美元。「就發展中國家來說,按人均計,每人須付不足10美仙;這就是說,即使在最惡劣的經濟環境下,這個療程是誰也負擔得來的。」再說,新療程成本雖低,報償卻絕對不低。

療效有多大?

據衛生組織代表在1997年3月宣布,直監療程雖然只被有限採用,卻「足以令結核疫病危機,在十年間首次出現舒緩跡象」。「至於曾接受直監療程的病人中,痊愈率更增加一倍。」在結核病重災區進行的試驗療程也證明十分成功。請考慮衛生組織引述的一些成功例子。

在印度,「在不同地區進行的直監療程覆蓋人口逾1200萬……。現在,每五個結核病患者中就有四個完全康復」。在孟加拉,一項覆蓋人口達100萬的試驗計劃中,「百分之87[的患者]得到治愈」。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海島上,「病患者接受直監療程後,十居其九藥到病除」。在中國,試驗計劃「成效卓著」,痊愈率高達百分之94。在南非一個城市,「超過百分之80[的結核病患者]得以復原」。在紐約市,直監療程近日也取得顯著成效。

據古知新醫生指出,在數十個國家進行的臨床實驗證明,這項療程「全球通用,成功率逾百分之85及以上」。

發展穩步向前

既然結核病這個奪命殺手現在防治有方,療法既簡單又便宜,你大概以為它必然大受各界歡迎。「然而,」據衛生組織官員表示,「正採用這種療效卓著而價格低廉療法的國家其實寥寥可數。」事實上,打從1996年初起,全球只有34個國家全面推行這種療程。

話說回來,進展其實尚算穩定。1993年之前,當衛生組織宣布全球進入結核病高峰期時,每50個病人只有1個採用直監療程。時至今日,接受這個療程的病人比率是十分之一。據報,在1998年,全面或局部採用直監療程的國家已增至96個。如果表示支持這個計劃的國家數目繼續增加,十年內結核病「可望大幅減半」。古知新醫生說:「這個醫療計劃已證明行之有效,現在就只待人們更廣泛使用罷了。」

現在,抗結核病的知識和方法都有了,就只欠一些「在全球積極推行這種療程的人」。難怪一份以全球醫生和醫護人員為對象的衛生組織刊物問道:「我們還要等什麼?」

[腳注]

a 合成藥物成分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鏈霉素和乙胺丁醇。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每過一秒,地球上就有一個人感染結核病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在千百萬人病發身亡的同時,具療效的藥物竟原封不動被放在藥櫃裡」——古知新醫生

[第23頁的精選語句]

「直接監察短期療程是醫學界近十年間最舉足輕重的醫療突破。」——衛生組織發表的新聞稿

[第22頁的附欄]

何以結核病死灰復燃?

早於四十年前,醫藥界已成功研製出防治結核病的藥物。自那時以來,死於結核病的人超過1億2000萬,來年病發身亡的人將多達300萬。既然結核病並非無藥可治,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病發身亡呢?原因有三個:疏忽、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以及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掉以輕心。在全球各地,人們目光主要集中在愛滋病和伊波拉病一類的傳染病上。然而,在1995年,很少人知道每有一個人死於伊波拉病的同時,已有1萬2000人死於結核病。事實上,結核病在發展中國家是這樣普遍,人們已把它視為無法改變的現實。與此同時,在較富裕國家中,療效顯著的藥物原封不動被放在藥櫃裡,結核桿菌則任自到處肆虐。對結核病掉以輕心實在已鑄成大錯。這邊廂,人類對防治結核病意識薄弱;那邊廂,結核桿菌則變得越來越強勁兇悍。在人類歷史上,結核病現在在人間造成的禍害可說是至深至廣。

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結核病常常跟人體免疫缺陷病毒和愛滋病相伴相隨。愛滋病患者由於免疫力大大降低,患結核病的機會比常人要高出30倍。難怪愛滋病在全球肆虐的同時,結核病也隨之大幅增加!據估計,1997年間,死於結核病的愛滋病患者達26萬6000人。聯合國人體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聯合計劃負責人彼得·皮奧說:「這些最終不治的男女,很少服用過成本低廉的治結核病藥物。」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超級細菌」面對人體內抗菌大軍仍然面無懼色,乍聽起來也許只是科學小說的情節。可是,就結核桿菌來說,這種趨勢卻越來越可能變成事實。現時,染上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人估計已超過5000萬。病患者在服藥數星期後,也許因為病情已見好轉,也許因為藥物供應不足,或者不願被社區的人歧視,就貿然停止服藥,令到體內病菌沒有被徹底殲滅。舉例說,在某亞洲國家裡,每三個結核病患者就有兩個過早停止藥療。由於體內殘存的桿菌對藥物作出反擊,產生抗藥性,當這些人再次病倒時,病情就變得棘手了。結果,這個人就染到一種無藥可治的結核病新品種,甚至傳染給別人。這種多重抗藥性結核桿菌一旦傳播開去,我們就只能黯然自忖:人類能夠遏止結核病再度蔓延嗎?

[第22頁的附欄]

結核病在全球肆虐

結核病的擴散規模,醫療費用以及致命程度正與年遞增。衛生組織的調查報告曾追尋這個無聲殺手的蔓延軌跡。以下是部分報告內容:「巴基斯坦不敵結核桿菌的侵襲。」「結核病在泰國正以洶洶之勢捲土重來。」「在巴西,結核病已成為頭號殺手和主要疾患。」「結核疫病的陰霾正覆蓋著墨西哥。」在俄羅斯,「結核病例正急劇上升。」在埃塞俄比亞「結核病在全國橫行無忌」。「南非人患結核病之多是全球之冠。」

雖然百分之95的結核病患者都處身於較貧窮的國家,富裕地區也逐漸感受其害。20世紀90年代初在美國,有紀錄的結核病病例有激增趨勢。美國記者瓦萊里·加爾澤夫說:「結核病有捲土重來美國的勢頭。」荷蘭皇家結核病組織主管雅皮·布魯克曼斯醫生也指出,結核病似乎「在東歐及部分西歐地區有蔓延的跡象」。難怪《科學》週刊1997年8月22日刊評論說:「結核病至今仍然是為害人間的主要病患。」

[第24頁的附欄]

結核桿菌藍圖被發現

研究人員最近成功把結核桿菌的基因藍圖的細節輯錄下來。駐倫敦的皇家醫學學院的道格拉斯·楊醫生說,這項成就標誌著「人類對抗病菌之戰中的新階段。」衛生組織報導,是項發現「對於日後研製防治結核病藥物和疫苗的工作有重大貢獻」。——《防治結核病觀察報》1998年9月15日刊。

[第23頁的圖片]

這些合成藥可把結核桿菌殲滅

[鳴謝]

Photo supplied by WHO, Geneva

Photo: WHO/Thierry Falise

[第24頁的圖片]

每個病人的醫療費用是100美元

[鳴謝]

Photo: WHO/Thierry Falise

Photo supplied by WHO, Geneva

[第21頁的圖片鳴謝]

Photo: WHO/Thierry Falise

Photo supplied by WHO, Geneva

Photo: WHO/Thierry Falise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