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該怎樣應付不公平的對待呢?
「只要你有錢,人家就會尊重你。可是,像我們這些沒東西吃,無家可歸的人,人家只會把我們當做動物一樣。講到我的將來嘛,我想就算死了也沒有人理會。」——一個15歲的街童,阿努爾福。
的確,世界充滿了不公不平的事。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一份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十年,有二百多萬兒童死於戰火中;另外有四百多萬的兒童即使能夠生還,也得忍受著身體殘缺之苦;戰爭也令百多萬兒童淪為孤兒,或者與家人失散」。飢餓及貧窮正折磨世上盈千累萬的人,而這些難題往往跟富裕及繁榮並存。在發展中國家裡,很多年輕人也跟阿努爾福一樣,沒有機會接受教育。
如果一些有責任愛護你的人也待你不公,這就更加令人痛心。一個17歲的少女蘇珊娜就有這樣的經歷。她的母親把她和兩個弟弟遺棄。蘇珊娜忿忿不平地說:「即使媽媽跟我住在同一個市鎮,多年來,她一直沒有叫我跟她同住。她甚至連一句『我愛你』也從未跟我說過。這時常使我很氣憤。」當你也同樣受到這麼不公平的對待時,你也許會遏不住心頭的怒火。一個曾經遭受性侵犯的女童說:「我所受的傷害甚至令我對上帝懷有消極的看法。」
你因為受虐待而感到傷心和憤怒其實是人之常情。聖經說:「勒索使智慧人變為愚妄。」(傳道書7:7)你每天要生活在到處都是不公平的世界裡,這無疑使你感到哀痛。(參閱詩篇43:2。)你也許渴望不公平會有一天終止。一個生活在中美洲的女子憶述:「我13歲時曾參加學生運動。我一心要獻出自己,希望可以改變社會,令所有兒童不再捱飢受餓。……後來我更參加武裝鬥爭。」可是,她不但找不到正義,還遭受其他士兵侵犯,痛苦的感受實在難以言喻。
這種情況正好提醒我們,人的能力很有限,要改善社會不公平的現象真是談何容易。那麼,受到不公平對待的人該怎樣做才好呢?a你可以怎樣克服自己感到的悲痛和憤懣呢?
無需過度悲痛和憤懣
你也許要不時提醒自己,我們正生活在這個事物制度「最後的日子」。正如聖經預言,今天的人「褻瀆,……毫無親情,不願意達成協議,毀謗人,漫無自制,兇悍,不愛良善」。(提摩太後書3:1-4)他們「喪盡道德感」。(以弗所書4:19)因此,不公平的事無日無之,我們是逃不了的。所以,「你若在一省之中見窮人受欺壓,並奪去公義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詫異」。——傳道書5:8。
聖經有充分理由警惕我們,不可讓自己過度憤憤不平。例如,聖經如此說:「一切惡毒、憤怒、烈怒……都該從你們當中除掉」。(以弗所書4:31)為什麼呢?長遠說,忿怒的情緒只會危害自己,甚至自我毀滅。(參閱箴言14:30;以弗所書4:26,27。)如果你「抱怨耶和華」,對你的傷害會更大。(箴言19:3)因為只有上帝才真正能幫助你解決問題,而惱恨上帝只會破壞你跟他的關係。聖經說:「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歷代志下16:9。
聖經也描述,耶和華「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命記32:4)世上的種種不平是亞當和夏娃反叛上帝所促成的。(傳道書7:29)所以,其實上帝是無辜的,真相是「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傳道書8:9)請記住,「全世界都伏在邪惡者」撒但「的勢力下」。(約翰一書5:19)所以,世界的不公平是撒但在背後作祟,跟上帝完全無關。
不再有不公義
幸好,不公義並不會存留很久。將這事緊記在心可以助你應付難題。請考慮一下亞薩的經驗,他生活在聖經時代。雖然他住在一些自稱事奉上帝的人當中,但四周卻充斥著不公平的事。他們對別人肆意凌辱,但這些粗暴的人非但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看來還豐衣足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亞薩不得不承認:「我見惡人……享平安就心懷不平。」亞薩容許自己為此事而坐立不安,在這件事上他失去了平衡。——詩篇73:1-12。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亞薩終於恍然大悟。對於那些惡人,他說:「你[上帝]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詩篇73:16-19)不錯,亞薩明白到那些惡人遲早也會惡有惡報。他們的惡行時常會追上他們,使他們面對監禁、破產、失業或失去權勢的惡果。最後,當上帝對這個邪惡事物制度執行審判時,惡人就會被「掉在沉淪之中」。——詩篇10:15,17,18;37:9-11。
知道上帝會在不久將來修正事態,的確能夠助你止住怒氣。正如聖經勸勉人說:「對誰都不要以惡報惡。所有人看為優良的事,要立志去做。只要你們自己做得到,就要盡力同所有人和平共處。親愛的,你們不要自己報仇,倒要聽憑上帝的烈怒;因為有話寫著說:『報仇由我,我必報應,這是耶和華說的。』」——羅馬書12:17-19;參閱彼得前書2:23。
尋求協助和支持
你也許由於過去的慘痛經歷而留下永不磨滅的陰影。兒童基金會的報告指出:「如果兒童長期受到暴力對待,他們時常會在信仰和態度上有明顯的改變,包括對別人失去信心,他們往往很難消除這種感覺。尤其當侵犯或虐待他們的人曾經是他們的鄰居或朋友時,這種對別人失去信心的感覺會更強烈。」
我們不能期望問題一下子就得到解決。可是,要是悲憤的感覺或痛苦的經歷使你忐忑不安,你就應該尋求幫助。(參閱詩篇119:133。)首先,你可以閱讀一些針對你所面對的難題的刊物。例如,《儆醒!》刊載很多不同的文章,有些文章對強姦、搶劫和虐兒案的受害者提出切合實際的建議。要是你能夠把內心的憂慮和感覺跟一個成熟,而又富於同情的聽者傾心吐意,相信會給你莫大的幫助。(箴言12:25)你也可以信任你的父母,把事情告知他們。
但如果沒有父母的支持又怎樣呢?你可以向基督徒會眾求助。耶和華見證人當中的會眾長老就好像一個避難所,為受苦的人帶來紓解。(以賽亞書32:1,2)這些長老不但會留心聆聽,而且會給你一些實用的意見。千萬不要忘記,你還有一些成熟的基督徒待你好像親「弟兄、姊妹」和「母親」一樣。(馬可福音10:29,30)你還記得被母親遺棄的蘇珊娜嗎?她和弟弟得到基督徒會眾的支持。一個基督徒服事者對蘇珊娜一家關懷備至,連蘇珊娜也稱他為養父。蘇珊娜承認:「這樣的鼓勵幫助我們變得更成熟,得以在真理中站穩。」
專家認為,如果你每天按著一個固定的秩序表,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即使上學和做家務也可以很有效地把你的注意力分散,不再集中於消極的思想上。不過,如果你按照常規,參與屬靈的活動,包括參加基督徒的聚會和宣揚好消息,你會從這些活動得到更大的益處。——參閱腓立比書3:16。
在上帝的王國來臨,使他的旨意在地上成全之前,不公平仍然會存在。(但以理書2:44;馬太福音6:9,10)目前你可以盡力應付難題。你可以藉著以下的應許激勵自己,這個應許描述上帝王國的統治者耶穌基督將會做的事。「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憐恤貧寒和窮乏的人,拯救窮苦人的性命。」——詩篇72:12,13。
[腳注]
a 雖然這篇文章集中討論年輕人在赤貧國家面對的不公平待遇,但這裡所提出的原則,其實對任何形式的不公平也同樣適用。
[第11頁的精選語句]
「我所受的傷害甚至令我對上帝懷有消極的看法」
[第12頁的圖片]
基督徒同工的鼓勵,能夠幫助你應付不公平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