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獵狼狗
《儆醒!》駐愛爾蘭通訊員報導
「這種狗體格魁梧,但相當溫馴。」
曾有人這樣形容愛爾蘭獵狼狗。你看過這種狗沒有?誠然,今天愛爾蘭再沒有狼的蹤影。但在以往,當地的確不時有狼出沒。愛爾蘭曾經也有野豬和巨型駝鹿的蹤影。據說愛爾蘭最後的一隻狼在大約二百年前給殺死了。在此之前,獵狼狗以捕獵狼和其他體型較大的動物見稱。最近有記載報導,人們把一隻獵狼狗運到美國的落磯山脈去。記載指出,在1892年,這隻獵狼狗「在一個冬季之內就獨力殺死了40隻狼」。然而,你無需擔心。獵狼狗可不會獵殺人的!
有些歷史家認為,獵狼狗也許在公元前500年就已經在愛爾蘭出現了。凱爾特人除了把獵狼狗用作獵犬之外,後來也在其他方面運用獵狼狗。傳說和歷史都一致表明,愛爾蘭的君王和戰士帶著獵狼狗一起到戰場去打仗。
獵狼狗的確非同凡響,名聞遐邇。人們甚至把獵狼狗帶到羅馬的角鬥場去。有記載指出,公元393年,一個稱為西馬庫斯的羅馬執政官寫信給弟弟,答謝弟弟把七隻愛爾蘭獵狼狗送到羅馬。看來這些狗令羅馬人大感興奮。西馬庫斯寫道:「全羅馬對獵狼狗都大感驚嘆,還以為牠們是被關在鐵籠裡運來的。」
也許由於獵狼狗的體型高大,因此人們以為這些狗是要用鐵籠運送的。雄性的獵狼狗肩高86厘米,有些則更高大。紀錄顯示,最高大的獵狼狗的肩高為100多厘米。雌性獵狼狗的體型通常小一點。由於體型較高,這種狗要吃額外的食物就唾手可得了。蘇格蘭的小說家司各脫有一次和朋友吃晚餐的時候,告訴朋友要提高警覺,否則他的獵狼狗,一頭「從鼻尖到尾巴長達2米」的大狗,「不用爬到桌子或椅子上,也能夠把他碟上的食物吃掉」。
獵狼狗出生時體型頗小,體重也不過是大約0.7公斤罷了。可是,牠們真的長得大、高得快。有一個狗主很喜愛獵狼狗,她指出獵狼幼犬「實在是很可愛的小東西」,可是牠們後來「變化得很快,從一隻圓滾滾的小狗,轉眼變成一隻四肢瘦長、身體柔軟的大狗」。
獵狼狗甚少狂吠。牠們屬於強壯而安靜的一類。可是,這種狗一旦吠起來,吠聲卻令人難忘。據說有一個男子聽過獵狼狗的吠聲後表示,這是他所聽過「最沉鬱的吠聲」。
愛爾蘭獵狼狗被形容為「外表兇惡,目光銳利,眉毛濃密,皮毛粗糙」,叫人看了都會退避三舍。可是,據說這種狗「其實很馴良,孩子都可以跟牠們一起玩」。正如一個對獵狼狗很有認識的狗主說,這種狗其實「非常熱情」。獵狼狗的皮毛除了有灰色之外,還有些是白色、灰黃色、紅棕色和黑色的。
著名的愛爾蘭作家哥爾斯密對獵狼狗作了高度的讚美。他說:「偉大的愛爾蘭獵狼狗,極其優美,莊嚴無比,……堪稱世上犬中之犬。」哥爾斯密顯然受到獵狼狗那粗豪的樣子所吸引,包括牠的眉、睫和鬚在內,人們把這個粗豪的樣子描述為「愛爾蘭本色」。
那麼,獵狼狗為什麼一度瀕臨絕種呢?其中一個原因跟牠們的受歡迎程度有關。喜愛獵狼狗的人認為這種狗可作為厚禮,送給例如君主一類的顯要人物。由於這緣故,人們「四處捕捉獵狼狗,並且把牠們送到世界不同的角落去」。結果,獵狼狗被分散各地,每個地區的數量很少。此外,由於人們不再需要獵狼狗去獵殺狼,這種狗在愛爾蘭也就逐漸受到忽視了。
1839年,一個愛好獵狼狗的人寫下了這個可悲的情況:「令人遺憾的是,這種不同凡響的狗快將銷聲匿跡,除非有關方面作出額外的努力,否則難免在幾年之內就絕種。」由於獵狼狗相當珍貴,因此人們往往說他們所擁有的獵狼狗是「這種狗的最後一代」。值得高興,獵狼狗還沒有絕種呢。
為了拯救獵狼狗,使牠們不致絕種,有些人作了「額外的努力」,喬治·格雷厄姆是其中的一位。1862年,格雷厄姆看見獵狼狗的可悲情況,於是盡量把餘下的獵狼狗聚集起來,然後小心翼翼地在牠們當中進行人工繁殖。通過這個方法,格雷厄姆提供了所需的基礎,讓獵狼狗得以在今日繼續存留。有一個歷史家在1893年指出,要是沒有格雷厄姆,「今日這種享譽多年、威武強壯的大狗也許已經絕種了」。
菲莉斯·加德納不但熱愛獵狼狗,而且也是個深受敬重的獵狼狗繁殖者。她寫道:「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必然的。看來這種威風凜凜的大狗已擺脫了絕種的厄運,從而阻止了一場災難發生,喜歡獵狼狗的人也越來越多。」
[第23頁的圖片]
約莫四星期大的獵狼幼犬
[第23頁的圖片]
性情溫馴的獵狼狗,北愛爾蘭的紐敦納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