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蟻——荒漠中的美食
我們的朋友尤敏妮婭是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她想帶我們去看一些東西,讓我們開開眼界。我們跟隨尤敏妮婭來到澳大利亞中部艾麗斯斯普林斯以北的曠野地帶,那裡土地乾旱,有不少低矮的灌木叢。尤敏妮婭仔細地察看地面,在一棵無脈相思樹(金合歡屬)下發現一些小昆蟲,叫做蜜蟻。這些蜜蟻將會帶我們找到一種甜美的食物。
尤敏妮婭使勁地挖土,並沿著蟻巢的穴道挖,越挖越深,不用多久就挖出一個大約1米(3英尺)深的大坑,大得整個人都可以坐在裡面。她從坑中喊道:「任何時間都可以挖蜜蟻,但冬天挖比較好,夏天太熱了。」沒多久,我們看見坑裡有好幾條穴道,尤敏妮婭用老練的眼光細看這些穴道,說:「你要確定該沿哪一條穴道挖才行。」
尤敏妮婭很快就找到了蟻巢,裡面至少有20隻蜜蟻,每隻的腹部都脹得大如葡萄,裝滿了橙黃色的液體。這些螞蟻一隻隻地吊在巢穴的頂上,因為腹部鼓鼓的,無法走動。不一會兒,尤敏妮婭就從幾個巢室裡捉出一百多隻螞蟻。她說:「這些螞蟻肚子裡的蜜是叢林區的一種美食。」
活的蜜罐子
世上已知的螞蟻有一萬多種,有些十分特別,其中一種是蜜蟻。蜜蟻跟蜜蜂不同,蜜蜂會把花蜜儲存在蜂巢裡,蜜蟻卻會把蜜儲存在一些工蟻的身體裡,這種工蟻叫做儲蜜蟻。在食物不足的時候,蟻群就會從這些活的「蜜罐子」中提取食物。
一隻蜜蟻要是想儲存或提取食物,就會用觸鬚輕輕拍打儲蜜蟻的觸鬚,並要拍打正確的「密碼」,儲蜜蟻就會張開口,把自己的「蜜罐子」打開。儲蜜蟻有個很特別的腹瓣,由四塊薄膜構成,用來控制蜜的流入和流出。一隻儲蜜蟻可活幾個月,這其間可重複裝滿蜜好幾次。
儲蜜蟻通常在地底下生活,不大活動,生活環境卻相當安全,讓牠們不會受乾旱炎熱的氣候影響,也不會被其他昆蟲吃掉。但在黑暗的地底世界裡,蜜蟻要抵抗細菌和真菌的侵害。不過,蜜蟻身上有個獨特的腺體,能分泌具抗菌作用的液體,保護身體免受感染。
儲蜜蟻腹中的蜜是從哪裡來的呢?整個食物鏈要從合金歡樹木說起。首先,這種樹木會提供樹液和花蜜,而有些叫蚜蟲的小昆蟲會前來吸取這些天然的汁液,然後工蟻就會收集蚜蟲所分泌的多餘糖汁,稱為蜜露;有時工蟻也會直接從樹木那裡採蜜。最後,工蟻會把收集所得的蜜用來餵飼儲蜜蟻。由於儲蜜蟻不怎麼活動,所需要的養分自然比較少,因此大部分蜜汁就儲存在「蜜汁銀行」裡!
那麼,蚜蟲又怎麼樣呢?牠們不就吃虧了嗎?當然不是。一個理由是,蜜蟻並不會拿光所有蜜露;再說,蜜蟻也能保護蚜蟲,使蚜蟲不會被寄生蟲和天敵所侵害。沒錯,蜜蟻和蚜蟲雙方都大大受益。這種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稱為共生現象。
聖經說:「你去看看螞蟻怎樣做事,就可以得著智慧。螞蟻沒有將軍,沒有官長,沒有統治者,卻在夏天儲備食物,在收割時積聚糧食。」(箴言6:6-8)這番話說得真對!螞蟻確實互相合作,組織良好,工作勤奮。還有,在荒蕪的曠野裡,這些生存力強的蜜蟻竟能提供這麼甜美又令人垂涎欲滴的蜜汁,也真令人稱奇!
[第11頁的圖片]
蜜蟻鼓鼓的腹部裝滿了甜美的蜜汁
[第11頁的圖片鳴謝]
10,11頁,上圖:M Gillam/photographersdirect.com; 11頁:© Wayne Lynch/age foto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