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 10/13 8-11頁
  • 有錢也買不到的三樣東西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有錢也買不到的三樣東西
  • 警醒!2013年
  • 相似資料
  • 你把錢看得有多重要?
    警醒!2015年
  • 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聖經問答
  • 你曾為錢爭論嗎?
    警醒!1981年
  • 共同理財
    怎樣促進家庭幸福
查看更多
警醒!2013年
《警》 10/13 8-11頁

封面專題

有錢也買不到的三樣東西

有些人雖然快要失去工作或房子,或者養老金快花光了,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們滿腦子還是想著要買這個買那個。

這樣的人很容易相信廣告宣傳,以為必須 有名牌衣服、更大的房子、更新款的汽車才算對得起自己。沒錢買嗎?不要緊,可以用信用卡,先享受後還款。有些人就算債台高築,也要裝 得像個有錢人。

這樣的人遲早得面對現實。《自戀流行病》(英語)一書說:「為了面子或虛榮心借錢購買奢侈品,就好比用毒品去改善情緒。兩者看來都既容易又有效,但得到的滿足感只能維持很短時間。長遠來說,更會使人變得一貧如洗,非常沮喪。」

聖經指出,「炫耀財物的行為」是不智的。(約翰一書2:16)此外,貪愛物質還會讓人分心,使我們忽略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而這些事都是金錢買不到的。讓我們看看其中三樣。

1.溫暖的家庭

布安妮a是個年輕女孩,住在美國。她覺得爸爸過於重視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她說:「我們什麼都有,而且富富有餘。可是爸爸總是到處跑,很少在家。我明白他是為了工作,但他對家人也有責任呀!」

請想想:布安妮的爸爸將來可能會為了什麼後悔呢?由於過度重視物質,他跟女兒的關係受到什麼影響?有什麼比錢更重要 的東西是他須要給家人的呢?

值得留意的聖經原則:

  • 「貪財是一切禍害的根源,有些人一心貪財,就……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得遍體鱗傷。」——提摩太前書6:10

  • 「只吃一盤素菜而彼此相愛,勝過吃一頭肥牛而互相憎恨。」——箴言15:17

要記得:有錢難買溫暖的家庭。人只有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多對他們表現愛和關注,才能跟家人享有親密的關係。(歌羅西書3:18-21)

2.真正的保障

17歲的薩拉說:「媽媽常常告訴我一定要嫁個有錢人,也要學一門技能,這樣,即使沒有丈夫的錢,我也可以找份好工作,過上好日子。我覺得,媽媽滿腦子只想著將來有沒有人給她錢。」

請想想:關於未來,你應該考慮哪些事呢?怎樣就是想過了頭,結果變成過度憂慮了呢?薩拉的媽媽可以怎樣更合理地看待金錢呢?

值得留意的聖經原則:

  • 「你們不要再為自己在地上積存財寶,地上有蛾蛀,有鏽蝕,也有賊挖洞來偷。」——馬太福音6:19

  • 「你們明天的生命怎樣,你們還不知道。」——雅各書4:14

要記得:積聚錢財不足以建造安穩的未來,畢竟,錢可能被人偷走,錢也不能 治好人的病或使人不用死。(傳道書7:12)聖經幫助我們看出,認識上帝和他的旨意才能有真正的保障。(約翰福音17:3)

3.滿足感

24歲的塔妮婭說:「從小我就跟著父母過簡樸的生活。我們有的東西很少,僅僅夠生活,但我和雙胞胎姐姐都能快樂地成長。」

請想想:為什麼很多人有了生活必需品還是不知足呢?在如何看待金錢方面,你 可以為家人樹立什麼榜樣?

值得留意的聖經原則:

  • 「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8

  • 「自覺有屬靈需要的人有福了」。——馬太福音5:3

要記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或金錢能買到的東西。正如聖經所說:「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物。」(路加福音12:15)找到以下這些重要問題的答案,才能為我們帶來最大的滿足感:

  • 我們為什麼活在世上?

  • 未來會怎樣?

  • 怎樣才能認識上帝?

出版本刊的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意幫助你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a 本文的人名是化名。

快樂的要訣?

《自戀流行病》一書說:「一般而言,看重物質的人沒那麼快樂,情緒也比較低落。就算人只是渴望有更多錢,精神健康也會受到影響。據說這樣的人更容易有喉嚨痛、背痛、頭痛等健康問題,也更可能酗酒和濫用藥物。很明顯,追求財富會帶給人不少痛苦。」

「價值觀改變了」

「上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初,大多數接受訪問的學生都說,他們讀大學的最重要理由,是想『做個有學問的人』或『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很少人把賺錢看成讀大學的主要目的。但90年代以來,大多數學生都說,讀大學是為了『賺大錢』。……大學生的價值觀改變了,與此同時,大學生自殺、患上抑鬱和其他精神問題的比率也大大提高了。」——《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麥德琳·雷文博士著

「購物療法」

麥德琳·雷文博士指出,由於對家庭、教會和社會感到失望,人們正通過「購物療法」來獲得一些安慰。她在《給孩子,金錢買不到的富足》一書中說:「購物可以使人改變自己的環境。通過購物,我們能夠在交易中取得主導地位,這令買東西的人感覺自己有權力。不過,這種權力只是一種幻覺。……真正的權力其實掌握在大財團和廣告商手裡。他們通過廣告告訴人,物質有神奇的力量,花錢可以買安心。」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