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 10/15 12-13頁
  • 搬回父母家住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搬回父母家住
  • 警醒!201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常見的情況
  • 我可以搬出去了嗎?
    警醒!2010年
  • 我可以搬出去了嗎?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
  • 我常常覺得錢不夠用,怎麼辦?
    青年人問
  • 我怎樣才能節省開支?
    警醒!2006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5年
《警》 10/15 12-13頁
父母開門讓成年的兒子搬回家裡住

家庭生活 | 青少年

搬回父母家住

常見的情況

好不容易從家裡搬出來,找到工作,享受自由的空氣已經一段時間了,想不到日子會這麼難熬!看來要搬回父母家裡住,要做「歸巢族」了。這是你要面對的情況嗎?

就算你跟爸媽關係很好,搬回去跟他們一起住也可能會很辛苦。例如,年輕的女子詩華a說:「不用倚靠別人讓我覺得很有自信。可是搬回家後,我好像又變回了一個孩子。」另一個叫瑞翔的男子也有同感,說:「我根本不想搬回家,但也沒其他辦法,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嗎?如果有,這篇文章提供實用的建議可以幫助你在經濟上獨立。

為什麼會這樣

錢的問題 許多剛搬離開家的年輕人馬上要面對一個現實,就是高昂的生活費。剛剛提到的瑞翔說:「為了生活,我存的錢都用光了!」珊娜也有類似的心聲,24歲時她離家在外面住,只住了一年半就不得不搬回父母家。她承認:「我沒有好好地用錢。離家時,我沒有什麼錢,回家時,我卻欠了一堆債回來。」b

就業問題 就算已經有詳細的個人生活規劃,一旦失業,這些計劃都沒有用了。珊娜的經驗表明這點,她說:「我是讀醫學的,本來仲介幫我找到一份工作。但被炒魷魚後,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因為我住在鄉下的地方,沒有類似的工作機會!」

期望落空 有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還沒有了解到工作謀生意味著什麼。工作比他們預想的還要繁重。他們感到大失所望,因為夢想中的獨立生活並沒有那麼美好。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成年人的生活會這麼困難。

你可以怎樣做

先跟爸媽商量一下 有些事一定要先談一談。例如:你會跟他們住多久?你會怎樣幫忙分擔家裡的開銷和打掃、清潔一類的工作?為了能再次自己獨立生活,你作了怎樣的計劃呢?不管你現在幾歲,請記得,只要你住在父母的家,你就需要遵守他們訂的家規。——聖經原則:出埃及記20:12

學會理財 《理財全書:從十餘歲的年輕人到大學生》(英語)這樣說:「看看你怎樣用錢,大致上就能判斷你是否懂得理財……你要掌握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要花錢買一些你不需要的東西。」——聖經原則:路加福音14:28

聽聽意見 你可以聽聽爸媽或其他人的建議,學習怎樣儲蓄、編預算和管理開銷。年輕的美琳說:「我要從頭學習如何理財!一個朋友幫我列出一份清單,讓我看出有哪些花費是必需的,有哪些是不必要的。看了以後我嚇了一跳,原來大部分的開銷都是不必要的!我也學到了,要獨立生活,就要學會自律。」——聖經原則:箴言13:10

把一份工作做好比做一份好工作更重要

找工作要積極 要把求職這件事當作一份工作。請留意:有些人會鼓勵你要追求自己「夢想的職業」,但這會讓你的工作機會減少,錯失良機。與其花很多時間只在某一個領域裡找工作,為什麼不退一步,看看別的可能性呢?要記得,把一份工作做好,比做一份好工作 更重要。事實上,許多人發覺,一個人在工作上累積越多經驗、技巧越純熟,他就會越有成就感。你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但你可以學會喜歡自己的工作!

a 本文的人名是化名。

b 許多美國大學生都面對這樣的困境。《華爾街日報》的一份報告指出,申請學生貸款的大學生,畢業時平均要負債3萬3000美元。

值得記住的經文

  • 「要孝敬父母」——出埃及記20:12

  • 「你們想蓋一座塔樓,有誰不先坐下計算費用,看能不能蓋成呢?」——路加福音14:28

  • 「跟人商議的卻有智慧」——箴言13:10

給父母的話

要趁孩子住在家裡時,幫助他們培養獨立生活所需的技能。這包括怎樣管理自己的金錢(例如謹慎地花錢和使用信用卡),怎樣照料家務(這包括做飯、洗燙衣服和簡單的汽車保養),以及怎樣跟別人相處。

詳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305,306頁。這本書可在www.jw.org/zh-hant這個網站免費下載。(請點選:出版物 〉書籍和冊子)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