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17 6期 8-9頁
  • 培養孩子謙卑的好品格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培養孩子謙卑的好品格
  • 警醒!201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常見問題
  • 你知道嗎?
  • 試試看這樣做
  • 學會謙卑
    警醒!2019年
  • 何以要穿上謙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謙卑——遭遇逆境時的一項幫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培養真正的謙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5年
查看更多
警醒!2017年
《警》17 6期 8-9頁
一個男孩讓他的媽媽端茶倒水

家庭生活 | 教養兒女

培養孩子謙卑的好品格

常見問題

  • 你的兒子小小年紀就感覺自己比誰都重要。

  • 他希望所有人都寵著他。

你可能會想:「我的兒子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希望他有自信,但並不想讓他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有什麼方法既能教孩子學會謙卑,又不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呢?

一個小女孩像公主一樣坐著,她的父母跪在旁邊

你知道嗎?

最近幾十年,很多專家都鼓勵父母要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不要糾正和管教他們,不論孩子表現好壞都要表揚。專家以為,孩子如果從小就覺得自己很棒,長大後就會充滿自信。但這導致了什麼結果呢?《Me世代》一書說:「自尊提升運動不但沒有創造出快樂、適應良好的小孩,反而製造出一群小小自戀狂。」

孩子如果在這種表揚聲中長大,很可能會不知道如何面對批評、失望和挫折。他們從小以自我為中心,長大後就不容易與人建立長久的友誼。結果,許多人常常感到焦慮和抑鬱。

真正的 自信不是盲目地相信自己,因此只是一味地告訴孩子他們很棒並不會有幫助。要培養真正的自信,孩子需要學習、實踐和提高一些技能,並從中體會到成就感。(箴言22:29)他們也要學會關心別人,顧及別人的需要。(哥林多前書10:24)要做到這些,孩子必須先學會謙卑。

試試看這樣做

表揚要看情況 如果你的女兒考試成績不錯就應該表揚,但如果考得不好,你也不要把責任推卸給老師,否則孩子就很難學會謙卑。其實,你可以幫女兒看出她怎樣做才能進步。找到孩子值得稱讚的方面,再給予表揚。

該糾正的就要糾正 當然,你不用在孩子每次犯錯時都批評糾正。(歌羅西書3:21)但是嚴重的問題一定要糾正,錯誤的態度一樣需要糾正。否則,這些問題會變得根深蒂固,以後就很難改了。

舉個例子,假設你發現兒子在別人面前自誇。如果不糾正,他可能會變得自高自大,看不起別人。所以你要解釋為什麼自誇會惹人討厭,也會讓自己丟臉。(箴言27:2)你還可以解釋,為什麼謙卑的人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高,不會見人就說自己多有本事。父母懷著愛心糾正孩子就能教孩子學會謙卑,也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聖經原則:馬太福音23:12

裝備孩子面對現實 如果你嬌慣孩子,對他百依百順,那麼他就會覺得自己有權受到優待。當孩子要一樣你買不起的東西時,你可以解釋為什麼要按著預算花錢,不能想買就買。當你不得不取消出遊或度假時,可以告訴孩子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事;也許還可以談談,你自己 面對這種情況時會怎麼做。不要因為怕孩子失望就過分呵護他們,而要幫助孩子為今後做好準備,好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聖經原則:箴言29:21

鼓勵孩子多付出 用行動向孩子證明「施與比接受更快樂」。(使徒行傳20:35)怎樣做呢?可以先跟孩子一起想想有誰需要幫助並列出名單。他們需要人幫忙買東西嗎?需要接送嗎?家裡有東西要修理嗎?然後帶孩子一起去。這樣,他就能看到你 付出努力照顧別人時有多快樂、多滿足。教育孩子謙卑的最佳方法就是父母自己做個好榜樣。——聖經原則:路加福音6:38

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參考〈在惟我獨尊的世界裡教出體貼的好孩子〉。你可以在jw.org網站找到這篇文章。

值得記住的經文

  • 「誰高舉自己,就必降為卑;誰謙卑自抑,就必受抬舉。」——馬太福音23:12

  • 「人把僕人從小嬌縱慣了,僕人長大後必忘恩負義。」——箴言29:21

  • 「要常向人施與。」——路加福音6:38

看別人比自己優越

聖經說:「凡事都不要好辯爭勝,不要自命不凡,倒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優越。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3,4)

你按照以上原則教育孩子,孩子就會明白任何人都會有比自己優秀的地方。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謙卑的人,不會跟今天這個自私自利的世界同流合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