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召集和裝備他的百姓執行工作
在許多世紀期間,叛道的勢力蔓延到全球各地,好像稗子被撒在一田麥子之上一般。許多教派均提倡聖經的若干教訓,但主要說來卻跟從人為的傳統和許多源於異教的習俗。以一般而言,他們把期待基督復臨一事置諸腦後。——可參閱馬太福音13:24-30,37-43。
可是,耶穌曾吩咐人要保持警醒,等候他復臨!在美國賓雪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便有一群人這樣行。在1870年代早期,查爾斯·泰茲·羅素和他的一些朋友開始撇下各教派的教義,對基督復臨一事作了一項徹底的聖經研究。他們也開始在其他許多基本道理方面尋求聖經的真理。這便是耶和華見證人的現代活動的肇始。——馬太福音24:42。
這群人看出三位一體的道理並不符合聖經;他們看出惟獨耶和華是全能的上帝和造物主,耶穌基督是他最先創造的生物及獨生子,聖靈則是上帝隱形的動力而非一位個體。這群人看出魂絕不是不死的,死者的希望在於復活,不肯悔改的惡人所遭受的懲罰不是永遠受苦而是永遠滅亡。
他們看出耶穌犧牲生命作人類的贖價是聖經的基本道理。首先,有14萬4000個男女從第一世紀開始蒙揀選,直至我們這時代;他們會從地上得贖與基督一同承受屬天的王國。然後藉著耶穌的贖價,有億萬人類,包括復活的死者在內,會進至身心完美的地步而有希望在王國治下,在地上享永生。
羅素和他的同道也看出基督的臨在不會為人目所見,因基督臨在時是靈體。外邦人的日期——當其時上帝的至高統治權沒有通過地上的任何政府表達出來——會在1914年結束。然後上帝的王國會在天上建立。這些道理都是今日耶和華見證人所接納的。
羅素和他的同伴藉著演講和書刊將這些真理廣為宣揚。1879年7月,羅素開始出版《錫安的守望台》(現稱《守望台》)雜誌。他決心要使聖經研究者的傳道活動全靠自願的捐款去維持而絕不向人募捐。再者,信息應當由不受薪的信徒自願努力去傳布。羅素自己將他當時從經商所積聚的家財捐獻出來。
聖經研究者組織成為班——亦即會眾在當時的名稱。他們每週聚集三次,聆聽演講,研讀聖經和參加見證聚會。他們經常選出負責的男子作長老去督導每班的屬靈活動。
1884年,錫安守望台書社在賓雪法尼亞州立案成為一個非牟利的法人團體,按照規定每年選出社長。這項安排提供一項法律工具去執行聖經教育工作而毋須依賴任何個別的人。查爾斯·T.羅素被選為社長,他的辦事處則被視為總部。
當時他們作了很大努力將工作擴展到其他國家。工作在1880年代早期伸展到加拿大和英國。羅素在1891年周遊歐洲和中東,考慮能夠以什麼方法在當地傳播真理。1900年代早期,社方在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設立了分社辦事處。
1909年,守望台社的總部遷至紐約的布洛克林,這樣行較便於將傳道工作擴展到世界各國去。社方發覺必須在紐約州的法律之下設立一個姊妹法人團體,現今稱為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1914年,萬國聖經研究會在英國倫敦設立以推廣聖經研究者在大英聯邦各地的活動。目前在環球許多國家中,總共有大約70個法團和社團設立以執行守望台社的宗旨。所有這些社團都屬於慈善性質,工作由自願的捐款和志願的工作人員去維持。
查爾斯·泰茲·羅素在1916年去世,約瑟夫·富蘭克林·盧述福繼任守望台社社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年,聖經研究者飽受逼迫而經歷到猛烈的考驗,最後有八位在美國總社擔任要職的弟兄被冤屈地投入獄中。聖經研究者的工作看來大受打擊。可是,這些弟兄在1919年獲得釋放而洗脫了一切罪名,於是他們開始將傳道工作擴展到更大的規模。
通過社方的總部,受膏基督徒聖經研究者的團結群體繼續按時將靈糧供應給所有與組織交往的人。正如第一世紀受膏基督徒的會眾形成了耶穌所提及的「忠信審慎的奴隸」,同樣地,獻了身的受膏聖經研究者的團體努力執行宣揚王國的工作,從而構成了現代「忠信審慎的奴隸」階級。當耶穌來到視察會眾時,他發覺這個階級勤懇地將靈糧供應給家裡的人;於是他將主人一切所有的都交給這個階級去管理。——馬太福音24:45-47,《新世界譯本》;路加福音12:42。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這群基督徒清楚看出基督耶穌所統治的上帝王國已在1914年於天上建立。因此耶穌所說的以下一段話現在可以獲得完全的應驗了:「這王國的好消息要傳遍有人居住的大地,對萬國作一個見證;然後終結便會來到。」約瑟夫·F.盧述福採取主動使甚至更大數目的人有機會聽見王國的信息。——馬太福音24:14,《新世界譯本》。
因此,社方決定自行印製書刊,所用的工人都是獻了身而志願服務的男子,以求能夠以最低的價格生產聖經書刊。社方鼓勵所有聖經研究者均經常參加宣揚王國好消息的工作,在若干國家中更運用無線電廣播聖經演講。
在1918年之前,聖經研究者認為,傳道的目的是要將被選與耶穌基督在天上共事的人的餘民召集起來以及把上帝行將執行的判決警告世人。他們當時未曾意識到要將那些有希望渡過目前邪惡制度的末日而在地上享永生的人召集起來。後來,從1918年開始,題名為「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的演講在多處講出。
1923年,社方對耶穌在馬太福音25:31-46論及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作了一項深入的研究,看出在哈米吉多頓之前,秉性公義但卻不會承受屬天王國的人也能夠贏得上帝的嘉許而在哈米吉多頓生還。1935年,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這些與綿羊相若的人便是啟示錄7:9-17所描述的一大群數目沒有限定的人。這群人會從萬國中召集出來,渡過大災難而在地上享永生。這項了解對傳道工作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約翰福音10:16。
聖經研究者在1931年採納了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在此之前,他們以聖經研究者、萬國聖經研究者、千禧年黎明派及守望台人員等名字為人所知。有人甚至將他們稱為羅素派和盧述福派。顯然這些名字均不能適當地將他們標明出來。雖然上帝在第一世紀賜給耶穌門徒的名字——基督徒——對他們無疑適用,但許多跟從謬誤主張的團體也以基督徒自居。為了將自己從億萬名義上的基督徒分別出來,他們必須有一個名字在今日把基督的真正跟從者清楚標明出來。
查考過聖經之後,他們清楚看出正如耶和華將他的百姓以色列人稱為他的見證人,在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期中,既然上帝的百姓獻了身要使他的聖名和旨意為人所知,他們也應當稱為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很適當地將耶和華手下真正的基督徒敬拜者從今日其他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分別出來。——詩篇83:18;以賽亞書43:10-12。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瑟夫·F.盧述福在1942年去世,內森·H.諾爾繼任守望台社社長。這時上帝的百姓從聖經預言清楚看出戰後會有一段比較和平自由的時期,可以容許傳道工作在這個制度的末日未來到之前大為擴張。1943年2月,社方設立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以訓練全時的傳道員前往海外從事傳道工作。在同一年的稍後時期,社方在耶和華見證人每週舉行的聚會秩序中加添了一項特別的傳道訓練課程。
1950年,社方開始將《聖經新世界譯本》分為幾冊逐步發行。這是一部譯自原文的現代英文聖經譯本。這部準確易明的聖經譯本由社方自行印製,因此能以低廉的價格分發出去而對傳道工作有很大幫助。至今這部譯本經已用12種文字印行,銷數逾7000萬本。
到1991年底,有超過四百萬位耶和華見證人在210多個國家地區及海島上從事傳道工作。1991年的耶穌受難紀念出席人數達到前所未見的最高峰,在見證人的6萬6000多群會眾中總共有1065萬零158人出席。
從以下的事實我們可以看出上帝的確任用耶和華見證人:他們始終積極從事上帝的工作,在普世保持團結,繼續熱心顯揚耶和華的聖名和宣揚他的王國,緊守崇高的道德標準,接受整本聖經而視之為上帝萬無謬誤的話語,並且完全不沾染任何迷信和通靈術。
以下的部分表明你可以怎樣從上帝的純真崇拜的這項復興得益。
•什麼基本的聖經道理使聖經研究者與各教派截然不同?
•直至1918年,聖經研究者在組織方面有什麼發展?
•我們怎樣可以說這些受膏的聖經研究者構成了馬太福音24:45-47(《新世界譯本》)所提及的「忠信審慎的奴隸」?
•明白上帝的什麼旨意對傳道工作的擴展有很大激勵作用?
•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字達成什麼目的?
•有些什麼證據表明上帝的確任用耶和華見證人?
[第8頁的圖片]
C.T.羅素在1879年
1879年7月刊
賓雪法尼亞州匹茲堡的一群早期聖經研究者
[第9頁的圖片]
賓雪法尼亞州匹茲堡的總部,1889-1909年
紐約布洛克林的總辦事處,1909-1918年
紐約布洛克林的總部宿舍,1909-1926年
[第10頁的圖片]
美國紐約布洛克林的耶和華見證人世界總部
左上圖:辦公室連棟大樓
右上圖:宿舍大廈
左下圖:工廠連棟大樓
右下圖:裝運中心
[第11頁的圖片]
J.F.盧述福作電台廣播
守望台社自置的第一台輪轉印刷機,由志願工人所操作
《聖經新世界譯本》現今以12種文字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