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繼承產業的問題
人們看來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吃飯,因此有幾千人在門外結集,等候耶穌出來。他們與那些反對耶穌,想從他的談話中找著把柄的法利賽人截然不同;這些人懷著體會之心熱切渴望聆聽耶穌的教訓。
耶穌首先對門徒說:「你們要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就是假冒為善。」正如進餐時所發生的事表明,法利賽人的整個宗教制度都充滿了偽善。儘管他們故作虔誠之狀以圖掩飾自己的邪惡,這些惡行卻始終會暴露出來。耶穌說:「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
接著耶穌複述他在加利利差遣12個門徒出去傳道時所提出的鼓勵,說:「那殺身體以後不能再做什麼的,不要怕他們。」耶穌向跟從者提出保證,既然上帝甚至不忘記一隻麻雀,他一定不會忘記他們。他說:「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
群眾中有一個人向耶穌請求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摩西的律法規定,頭生的兒子有權承受雙份產業,因此本來不應有發生爭論的理由。可是,這人看來想獲得多於他所應得的分。
耶穌有理由拒絕干預這件事。他問道:「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給你們分家業呢?」然後他向群眾提出這個重要的勸告:「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真的,無論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他始終會死去,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為了強調這件事實,同時表明沒有在上帝面前建立良好的名聲是多麼愚不可及的事,耶穌設了一個比喻。他解釋說:
「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裡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裡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魂]說:『[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耶穌在結論中指出:「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耶穌的門徒也許沒有陷入積聚財富這種愚行的網羅中,但他們仍可能受日常生活的思慮所影響,以致分散了注意力而沒有對耶和華作全心的事奉。因此耶穌利用這個場合再次提出大約一年半之前他在登山寶訓中所提出的優良勸告。他轉過來對門徒說: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你想烏鴉,也不種也不收,又沒有倉又沒有庫,上帝尚且養活牠。……你想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你們不要求吃什麼,喝什麼,也不要掛心;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必須用這些東西,你們的父是知道的。你們只要求他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
耶穌的話在人經歷經濟困難時特別適用。人若對物質的需要過度憂慮,以致在屬靈的事務上鬆懈下來,其實便等於對上帝有能力供應他的僕人所需一事缺乏信心。路加福音12:1-31;申命記21:17。
◼ 那人可能為了什麼理由向耶穌問及有關繼承產業的問題?耶穌向他提出什麼勸告?
◼ 耶穌作了什麼比喻?比喻的要點何在?
◼ 耶穌複述什麼勸告?他的勸告何以十分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