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守望台》雜誌
這份雜誌在1879年7月創刊時稱為《錫安的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它倡導耶穌基督所獻的贖價祭物,並且向信徒一家提供靈糧。1909年1月1日,這份雜誌改名為《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以期更使人留意到雜誌的宗旨。為了進一步強調基督已開始在天上作王統治,這份雜誌在1939年1月1日改名為《守望台與基督王國的先聲》,然後在1939年3月1日進一步改名為《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藉此更有力地顯揚耶和華是宇宙的至高主宰,是把統治的權柄授予他兒子的神皇。
《守望台》初次出版時是一份只有八頁的月刊。到1891年,這份雜誌的篇幅增至16頁。從1892年開始,《守望台》成為半月刊。到1950年,有多種文字版本的雜誌篇幅增至32頁。
把《守望台》譯成其他文字的工作起初進展得頗緩慢。1883年,社方出版了僅一期的《守望台》瑞典文樣本,當作單張使用。從1886年至1889年,社方刊印《守望台》的德文袖珍版。但到1897年,德文的《守望台》才再次面世,並且定期出版。1916年,《守望台》以七種文字印行——丹麥-挪威文、英文、芬蘭文、法文、德文、波蘭文和瑞典文。宣揚好消息的工作在1922年大為擴張,當時雜誌已有16種文字的版本供應。時至1993年,社方定期以112種文字發行《守望台》雜誌——這些文字是受世上頗大部分的人所使用的。其中不但包括英文、西班牙文和日文(這些文字的《守望台》每期的印刷量數以百萬計),也包括帕勞文、圖瓦盧文及其他多種文字(這些文字的《守望台》每期的分發量則只有數百本)。
有多年時候,《守望台》主要是為「小群」奉獻了的基督徒而設的。因此,它的分發量比較有限;事實上,到1916年,《守望台》的印刷量只是4萬5000本而已。但自1935年以來,社方再三鼓勵「約拿達階級」,亦即「大群人」,也經常閱讀《守望台》。1939年,《守望台》的封面開始強調王國的主題;社方在該年發動了一項為期四個月的國際訂閱運動,鼓勵公眾人士訂閱《守望台》。結果,《守望台》訂戶增至12萬個。次年,傳道員開始經常在街上向人分發《守望台》。由於這緣故,《守望台》的分發量迅速增加。到1993年初,《守望台》所有文字版本每期的印製量共達1640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