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2
手勢和表情
有些民族說話時表情和手勢都很豐富,有些民族卻比較含蓄。儘管這樣,無論是在談天說地還是在發表演講,我們總會有不同的表情,也或多或少做些手勢。
耶穌和他的門徒對人說話時,都自然而然地使用手勢。有一次,有人告訴耶穌,他母親和弟弟來找他。聖經記載,耶穌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然後,我們讀到:「他向門徒伸手 說:『看!這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馬太福音12:48,49)使徒們說話時也善用手勢。例如,使徒行傳12:17和13:16記載,使徒彼得和使徒保羅就曾以手勢來示意。
思想與感情不單可以通過聲音,還可以借助手勢和表情來傳達。如果你沒有好好掌握這些溝通的技巧,別人也許會認為你不夠熱誠。反過來說,要是你的聲音、手勢和表情配合得宜,你的話就更有感染力了。即使你是用電話向人傳道,如果你有適當的手勢和表情,你的聲音就自然更有感情,聽的人也更能感受到你的信息有多重要。可見,無論你是在發揮大綱上的論點,還是在朗讀,無論聽眾看著你還是看著聖經,你善用手勢和表情都大有好處。
手勢和表情貴乎自然,切忌生硬。你畢竟不用去學怎樣笑,怎樣惱。說到底,手勢和表情所反映的,是你真實的情感。因此,手勢越自然越好。
手勢主要分為兩類:描述式和強調式。描述式 手勢可以用來表示大、小、遠、近和動作。你在訓練班練習使用手勢時,不要只做一、兩次手勢就了事。要盡量在課堂練習期間,自然地做不同的手勢。如果你覺得有困難,可以在稿子上劃下那些表示方向、距離、大小、位置等的詞語。可是,最重要的,還是全情投入,不去擔心自己的表現,像平常一樣說話和打手勢就行了。人如果感到輕鬆自在,就自然曉得該做什麼手勢。
強調式 手勢是用來表達感情和信念的。它能強調語意,使說話充滿生氣,加深聽者的印象。強調式手勢十分重要,也最容易被濫用。如果你頻頻做同樣的手勢,不但不能增加說服力,還會叫人分心。如果訓練班監督指出,你的強調式手勢過多,你不妨暫時只做描述式手勢,過一段時間後才逐步加上強調式手勢。
要知道做多少強調式手勢才算恰當,以及做哪一種手勢比較合適,你得考慮一下聽眾的感覺。比方說,用手指指向聽眾也許令人感到不自在。在一些文化裡,男人表示驚訝時用手掩口,會被視為不男不女。在一些地區,女人說話時手勢太誇張也被視為不莊重。在這些地區裡,姊妹們特別需要善用面部表情。此外,無論在哪裡,如果你的聽眾數目不多,誇張的手勢往往被視為滑稽可笑。
隨著你的經驗越來越豐富,說話時越來越鎮定,你所做的強調式手勢就能充分反映出你的堅定信念和真摯感情,為你的話增添效力。
表情 相對於身體的其他部分,面部最能泄露你內心深處的感情。你的眼神怎樣,你有沒有笑容,你昂首還是垂頭,全都能表達感情。人就算一言不發,他的表情也能流露出內心的高興、冷漠、厭惡、茫然或驚訝。這些表情配合言詞,會使一番話聽來更有聲有色。造物主獨具匠心地為人造了30多條面部肌肉。一個動人的微笑,需要牽動半數的面部肌肉。
無論你站在講台上還是向人傳道,你要是面帶親切的笑容,別人就能看出,你衷心希望向他們傳達一個叫人舒暢的美好信息。另一方面,你說話時要是面無表情,別人就難免以為你是口不對心了。
此外,你的微笑也顯示你的善意。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今天人們對陌生人大都存有戒心。親切的微笑能叫別人感到輕鬆自在,更願意聽你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