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17
正確使用麥克風
弟兄姊妹參加基督徒的聚會,是要付出不少時間和努力的。他們要從聚會得益,就必須聽得清楚。
在古代以色列人的日子,並沒有麥克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以前,摩西在摩押平原上向全體人民講話。當時以色列人多達數百萬,他們怎能人人都聽到摩西的講話呢?當時,摩西很可能用人來傳話,在營中每隔一段距離就派人侍立,把話傳開去。(申命記1:1;31:1)以色列人進攻約旦河西岸後不久,約書亞把人民召集到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前面,利未人則站在兩山之間。約書亞親自朗讀律法上祝福和咒詛的話,以色列人不但全都聽到了,還作出了回應。(約書亞記8:33-35)這一次,約書亞也很可能用人來傳話。此外,當地的地勢也形成了極佳的天然傳音系統。
大約1500年後,在加利利海邊,「有一大群人聚集」起來,要聽耶穌的教誨。於是耶穌上了船,把船稍稍划離岸邊,坐下來向群眾講話。(馬可福音4:1,2)耶穌為什麼要坐在船上講話呢?耶穌看來知道,人聲經過平靜的水面,會分外清脆。
直到20世紀初,聽眾中有多少人聽得清楚,還要看講者音量有多大,音質有多清晰。但從20世紀20年代起,耶和華的僕人舉行大會,就開始利用電力擴音設備。
音響設備 擴音設備能把聲音擴大好多倍,同時也能保留原聲的音質和音色。靠著它,講者說話時再也不用聲嘶力竭,聽者聆聽時也不必屏氣息聲。這樣,聽者就能全神貫注於演講的內容。
耶和華見證人花了不少工夫,才能確保在大會裡有良好的擴音設備。現在許多王國聚會所也使用擴音設備,擴大在講台上發表演講、主持聚會以及朗讀的人的聲音。有些會眾也讓人在聚會時用麥克風發表評論。如果你的會眾有這樣的擴音設備,要學會好好運用。
基本準則 要正確使用麥克風,就得謹記下列四點:(1)麥克風和口的距離要保持在10至15厘米之間。如果距離太近,聲音就會刺耳;如果距離太遠,聲音又會微弱。(2)麥克風應該在你的正前方,而不該偏向一邊。無論你的頭轉向左還是轉向右,你的口都必須對準麥克風。(3)講話時,音量應該比平時大一點,也要流露更強的感情,卻又不必扯著嗓門來說話。音響設備能輕易地把你的聲音傳送到場內最遠的角落。(4)切勿對著麥克風清喉嚨、咳嗽或打噴嚏。
發表演講時 你一站到講桌前,通常會有弟兄為你調校麥克風的位置。這個時候,你要從容地站著,面向聽眾,把講稿放在講桌上,然後察看麥克風有沒有妨礙你看講稿。
你開口說話時,要聽一聽聲音通過麥克風出來的音色和音量怎樣。你的音量太大嗎?你說某些字詞的時候,麥克風偶爾發出刺耳的響聲嗎?要是這樣,你就須要向後退一小步。當你瞥一瞥講稿時,要注意麥克風的位置,確保麥克風在你的口的正前方或者下方,而不是上方,然後才開口說話或者朗讀。
在講台上朗讀時 你朗讀時,最好拿起聖經或其他書刊,以便面向聽眾。既然麥克風在你的正前方,你手上的朗讀材料就得稍微偏向一邊,頭也得稍微側向另一邊。這樣,你朗讀的時候,聲音就能直接進入麥克風了。
在《守望台》研究班,朗讀的弟兄大多站著使用固定式的麥克風。站著能使呼吸更順暢,傳情達意更自如。要記得,朗讀是聚會的一個重要環節。聽眾會得到多大益處,跟他們聽得清楚不清楚有很大關係。
在聚會發表評論時 即使你能借助麥克風在會眾發表評論,你說話還得清晰,音量也要適中。當你評論時,要把研讀的書刊或聖經拿在手裡。這樣,你既能對著麥克風說話,又能清楚看到書刊的內容。
有些會眾安排了一些弟兄負責傳遞麥克風。你的會眾要是有這樣的安排,當主持人請你評論時,你要繼續舉著手,好讓負責傳遞麥克風的弟兄看見你,盡快走到你那裡。如果麥克風是手提式的,你就要接過來,先確定麥克風和口的距離適中,才開口說話。你評論完了,就要隨即把麥克風交回弟兄。
進行示範時 如果你需要使用麥克風做示範,事前就得做好準備。如果麥克風是放在支架上的,你的雙手就能拿聖經和大綱。如果麥克風是手提式的,你的活動範圍固然較大,可是你也許需要請你的助手為你拿著麥克風。這樣,你的雙手就能翻聖經。你和助手應該事先練習一下,好確保大家能互相配合。此外,要記住,在講台上,尤其是在你們說話的時候,切勿背著聽眾。
有時候,在傳道工作聚會做示範的人,可能有好幾個,而且要在講台上走動。要是這樣,弟兄就得預先準備幾個麥克風。這些麥克風可預先放在適當的位置,或者由弟兄交給示範的人。為了確保麥克風在適當的時候放在適當的位置,弟兄必須事先安排妥當。做示範的人應該再三排練,以便能夠好好使用麥克風。如果排練無法在講台上進行,各人可以拿著形似麥克風的東西來排練,熟習走動的位置。示範完了,各人就該把手提式的麥克風輕輕地放下。離開講台時當心不要被其他麥克風的電線絆倒。
我們學會使用麥克風,有助於達成聚會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研習聖經而彼此鼓勵。(希伯來書10:24,25)因此,我們學會正確地使用麥克風,就有分達成聚會的這個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