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課本》 課題30 186頁-189頁4段
  • 關心聽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關心聽者
  •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相似資料
  • 對別人表現個人關注
    王國傳道月報-1991年
  • 宣揚好消息——對別人表現個人的關注(第二部)
    王國傳道月報-1980年
  • 對別人懷有個人的關注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改良交談的技巧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查看更多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課本》 課題30 186頁-189頁4段

課題30

關心聽者

目標

要向人表明,你顧及他們的觀點,關心他們的福利。

理由

我們關心別人,是效法耶和華的愛心,這樣做也能打動人心。

我們教導別人學習聖經真理時,單單灌輸頭腦的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打動人心。方法之一是真摯地關心對方。我們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考慮對方的看法 使徒保羅時常顧及到聽他說話的人的背景和看法。他說:「對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贏得猶太人。對律法之下的人,我雖然不在律法之下,還是好像律法之下的人,為要贏得律法之下的人。對沒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為要贏得沒有律法的人。上帝的律法,我不是不必守;基督的律法,我確實要守。對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為要贏得軟弱的人。對什麼人,我就做什麼人,無論如何都要救些人。為了好消息,我願意做任何事,好向眾人傳講好消息。」(哥林多前書9:20-23)今天,我們可以怎樣「對什麼人」,「就做什麼人」呢?

你跟別人交談之前,要是有機會觀察他們,即使只是片刻,或許也能察覺他們的興趣所在和生活狀況。你能說出他們的職業嗎?有任何跡象顯示他們信奉某個宗教嗎?你看得出他們的家庭狀況嗎?你能夠根據觀察所得去改變話題,引發對方的興趣嗎?

要引起別人的興趣,你就得事先想想,你會跟地區裡的人說什麼。在某些地方,傳道的對象包括外僑。如果你的地區住著一些外僑,你知道怎樣有效地向他們作見證嗎?既然上帝的旨意是「要各種各樣的人都可以得救,確切認識真理」,你就該立下目標,在向人傳講王國信息的時候,設法引起對方的興趣。——提摩太前書2:4。

留心聆聽 雖然耶和華是全知的,他卻樂於聆聽。在古代,先知米該雅看見一個異象。在異象裡,耶和華鼓勵天使們各抒己見,說說應該怎樣處理某件事。有一位天使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之後,上帝就吩咐他依計行事。(列王紀上22:19-22)當耶和華要對所多瑪城執行判決的時候,亞伯拉罕為此憂心忡忡,於是耶和華耐心地聽他訴說自己內心的感覺。(創世記18:23-33)今天,我們向人傳道的時候,可以怎樣效法耶和華,留心聆聽呢?

要鼓勵別人發表自己的意見。你可以提出一個適當的問題,然後停下來,讓對方有時間回答你的問題。對方說話時,要留心聆聽。你的耐心和關注有助於對方暢所欲言。要是你看出,他對某件事感興趣,就要婉轉地進一步探詢詳情,務求加深對他的認識。不過你要當心,不要讓交談變成盤問。對於別人的意見,要表示讚賞,但要發自內心。即使你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最好禮貌地多謝他表達意見。——歌羅西書4:6。

我們也必須當心,關懷別人要適可而止。我們關心別人,不等於我們有權打聽別人的私事。(彼得前書4:15)如果對方是異性,就更要小心,免得引起誤會。鑑於何謂適度的關注,因地而異,甚至因人而異,我們的確需要有良好的判斷力才行。——路加福音6:31。

我們事先作好準備,就會較容易留心聆聽。我們如果清楚知道自己要說什麼,就能輕鬆自若地留心聽別人說話。這樣,對方也會感到自在,更樂於跟我們交談。

我們留心聽別人說話,就是尊重別人。(羅馬書12:10)因為留心聆聽,表明我們重視別人的觀點和感受。這甚至會促使別人更留心聽我們講話。難怪上帝的話語勸勉我們「要敏於聆聽,不急於說話」。——雅各書1:19。

幫助聖經學生進步 我們關心別人就會經常想及那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渴望回去探訪他們,向他們說明聖經的真理怎樣對他們個人有益。再次探訪住戶之前,要想想你在前幾次探訪時所了解到的事情,然後準備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要說明資料的實用價值,幫助對方看出可以怎樣從這些知識得益。——以賽亞書48:17。

要是對方表示他遇上難題,十分困擾,要抓緊這個機會向他談論好消息。要效法耶穌,隨時隨地安慰淒苦的人。(馬可福音6:31-34)不要沒經過深思熟慮就向對方提出解決辦法,也不要提出空洞無物的建議,因為這樣做只會使對方覺得,你不是真的關心他。因此,你最好先表現體恤之心。(彼得前書3:8)然後,仔細查考聖經書刊,找出有用的資料,去幫助他應付難題。當然,你關心愛護對方,就不會隨便把他的隱私告訴別人。——箴言25:9。

我們應當格外關心聖經學生。要認真想想每個學生的需要,然後在準備課文的時候,把學生的需要緊記在心。要問問自己:「學生跟著要怎樣做才能在靈性上繼續進步呢?」要仁慈地幫助學生理解,聖經和「忠信睿智的奴隸」所出版的書刊,就某件事有什麼評論。(馬太福音24:45)有時候,僅是解釋並不足夠,你還需要向學生說明,甚至用實際行動去表明,他可以怎樣應用某個聖經原則。——約翰福音13:1-15。

我們幫助別人在生活上符合耶和華的標準,既要表現良好的判斷力,也要合情合理。每個人的背景和能力都不同,進度也各異,所以我們應該通情達理,對別人不該期望過高。(腓立比書4:5)不要強迫別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要讓上帝的話語和聖靈推動他們。耶和華希望人甘心樂意事奉他,而不是出於勉強。(詩篇110:3)聖經學生要就一些私事作出決定時,你不要妄自建議;即使對方想聽聽你的意見,也要當心,不要為他作決定,以免越俎代庖。——加拉太書6:5。

提出實際的幫助 雖然耶穌最關心的是人的屬靈需要,但他也顧及聽眾的其他需要。(馬太福音15:32)即使我們經濟能力有限,仍然可以在許多方面提供切合實際的幫助。

我們關心別人,就會體貼對方。舉個例,如果對方因天氣太熱或太冷而受不了,你可以換一個合適的地方繼續討論,或改天再談。你上門探訪別人的時候,如果對方不便,可以稍後再回去探訪他。如果你的鄰居或對聖經感興趣的人生病或者進了醫院,你可以送上一張問候卡,或一封短信,或親自去探望他,顯出你的關心。要是適當的話,你還可以為他做點簡單的飯菜,或在其他事上幫他一把。

隨著聖經學生不斷進步,他們跟以前的朋友漸漸疏遠,也許他們會因此感到有點失落。你要成為他們的朋友。不妨在學習聖經之後或其他時間,跟學生聊聊天。鼓勵他們結交一些良朋益友。(箴言13:20)要協助他們出席基督徒的聚會。在聚會期間跟他們一塊兒坐,幫忙照顧他們的孩子,好讓他們留心聆聽聚會的節目,從中得益。

真心關注 對人表現關注不是一種技巧,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我們到底有多關心別人,可以從許多方面看出來,例如,我們聆聽的方式,我們說話的內容,我們對人是不是仁慈體貼等。即使我們默不作聲,什麼也沒有做,我們的態度和面部表情也能表明我們是不是關心別人。只要我們真的顧及別人,對方一定能看出來。

我們真心關懷別人,是因為我們渴望效法天父的愛心和慈悲。我們的關懷也許有助於別人歸向耶和華,聽從他通過我們傳講的信息。因此,我們傳講好消息時,要記住:「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及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4。

要訣

  • 對方說話時,要留心聆聽。多謝他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感覺。要向對方提問,務求加深對他的了解。

  • 跟對方交談之後,要不時想及他,並盡快回去探訪他。

  • 向對方說明聖經的真理怎樣對他個人有益。

  • 要考慮他目前和長遠的需要,做點事幫他一把。

作業(1)在聚會前,跟在場的其中一個人交談,不要只是打個招呼,要嘗試加深對他的認識。要顯出你對人的關心,並且經常這樣做。(2)傳道時,要對遇見的人表現關注,不要只是向他作見證,要嘗試認識對方。要按照你對這個人的認識,調整要說的話和要做的事。要抓緊機會,常常關心別人。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