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道路》 62章148頁-149頁2段
  • 關於謙卑的重要一課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關於謙卑的重要一課
  •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相似資料
  • 提出謙卑方面的教訓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耶穌教人要謙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8年
  • 『使作基督的門徒,為他們施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3年
  • 成為耶穌門徒的人
    聆聽偉大的導師
查看更多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道路》 62章148頁-149頁2段
耶穌和一個小孩

第62章

關於謙卑的重要一課

馬太福音17:22-18:5;馬可福音9:30-37;路加福音9:43-48

  • 耶穌再次預告他的死亡

  • 耶穌用魚口裡的硬幣納稅

  • 誰在天上的王國裡是最大的?

耶穌改變形貌並治好邪靈附身的男孩後,就離開凱撒里亞腓立比一帶,前往迦百農。耶穌不想「讓人知道他在哪裡」,所以這次只讓門徒跟在身邊。(馬可福音9:30)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進一步裝備門徒去面對他的死亡,並幫助他們勝任日後的工作。耶穌清楚地告訴門徒:「人子會被出賣,落在人的手裡,被人殺死,第三天復活。」(馬太福音17:22,23)

耶穌的話並不會讓門徒感到驚訝,因為此前耶穌提到過他會被殺。那時彼得還不願相信會發生這樣的事。(馬太福音16:21,22)另外,三位使徒曾看到耶穌改變形貌,也聽到了關於「耶穌要離世的事」。(路加福音9:31)這時門徒感到「非常憂愁」,但他們其實還不完全理解耶穌的話。(馬太福音17:23)不過,他們也不敢再多問什麼。

後來他們到了迦百農,這是耶穌經常傳道的地方,也是好幾位使徒的家鄉。有些收取聖殿稅的人可能想指控耶穌沒有納稅,就來問彼得:「你們的老師不納聖殿稅嗎?」(馬太福音17:24)

彼得回答說:「納。」耶穌知道了這件事,所以後來他們在房子裡的時候,耶穌沒等彼得開口就先問他:「西門,你認為怎樣?地上的王向誰徵收物品稅或人頭稅呢?是向兒子呢?還是向外人呢?」彼得回答:「向外人。」耶穌說:「那麼,兒子其實是免稅的了。」(馬太福音17:25,26)

魚鉤上有一條魚,魚的口裡有一枚硬幣

耶穌的父親是全宇宙的王,是人們在聖殿裡崇拜的上帝。因此,上帝的兒子沒有義務交聖殿稅。耶穌說:「不過,為了不冒犯這些人,你要到海邊下鉤釣魚,把最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打開牠的口,就會找到一枚銀幣a。你拿去交給他們,為我和你納稅吧。」(馬太福音17:27)

後來門徒聚集起來的時候,他們想問耶穌,將來在天上的王國裡誰是最大的。之前,關於耶穌將要死去的事,這些門徒還不敢多問;現在,為了知道自己將來的地位,他們卻不怕來問耶穌。耶穌知道他們心裡的想法。在回迦百農的途中,他們就一直在耶穌後面爭論這件事。於是耶穌問:「你們在路上爭論什麼呢?」(馬可福音9:33)門徒感到尷尬,默不作聲,因為他們在爭論誰最大。最後,門徒還是向耶穌提出了他們一直在爭論的問題:「在天上的王國裡,到底誰是最大的呢?」(馬太福音18:1)

門徒實在不應該為這樣的事爭論不休,因為他們已經在耶穌身邊將近三年了,這期間他們一直聽他的教導,觀察他的言行。但他們是不完美的,而且在重視地位和等級的宗教氛圍中長大。另外,耶穌前不久承諾賜給彼得天上王國的「鑰匙」,這是否讓彼得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呢?雅各和約翰親眼見證了耶穌改變形貌,這是否也讓他們有類似的想法呢?

無論門徒為什麼有這樣的錯誤想法,他們都需要得到糾正。於是耶穌叫來一個孩子,讓他站在門徒中間,然後對門徒說:「你們要是不回頭,變得像小孩一樣,就絕不能進天上的王國。所以,誰像這個小孩一樣謙卑,誰在天上的王國裡就是最大的;誰因我的名接待這樣一個小孩,也就是接待我了。」(馬太福音18:3-5)

這樣的教導方法多麼高明!耶穌沒有生門徒的氣,也沒有指責他們不知足或野心勃勃。他用一個小孩作為視覺教材來教導他們。小孩都不會有很高的地位和聲望,耶穌藉此表明,門徒應該把自己看得像小孩一樣。最後,耶穌總結說:「在你們中間,誰行事為人彷彿自己是最卑微的,才是大的。」(路加福音9:48)

a 直譯「斯他提」,一般認為是「四德拉克馬硬幣」。

  • 回迦百農的途中,耶穌重申了什麼重要的事?門徒對此有什麼反應?

  • 為什麼耶穌沒有義務交聖殿稅?但為什麼耶穌還是交了聖殿稅?

  • 門徒爭論誰最大可能是出於什麼原因?耶穌怎樣糾正他們?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