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道路》 109章252頁-253頁1段
  • 耶穌譴責反對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穌譴責反對者
  •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相似資料
  • 耶穌譴責他的反對者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耶穌譴責他的反對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有權有勢的法利賽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要提防法利賽派的酵」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2年
查看更多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道路》 109章252頁-253頁1段
耶穌揭發宗教領袖的偽善

第109章

耶穌譴責反對者

馬太福音22:41-23:24;馬可福音12:35-40;路加福音20:41-47

  • 基督是誰的子孫?

  • 耶穌揭發反對者的偽善

反對耶穌的人試圖讓民眾不再相信他,而且想要陷害他,把他交給羅馬政府,但他們沒有得逞。(路加福音20:20)現在仍然是尼散月十一日,耶穌還在聖殿。這時耶穌轉守為攻,向他們表明自己的真實身分。他採取主動,提出一個問題:「你們對基督有什麼看法?他是誰的子孫呢?」(馬太福音22:42)眾所周知,基督(即彌賽亞)會是大衛的後代。這也是他們給出的答案。(馬太福音9:27;12:23;約翰福音7:42)

耶穌問他們:「這樣,大衛怎麼在神聖力量指引下稱他為『主』呢?大衛說:『耶和華對我主說:「你坐在我的右邊,直到我把你的敵人放在你腳下。」』大衛既然稱基督為『主』,基督又怎麼是大衛的子孫呢?」(馬太福音22:43-45)

法利賽派的人默不作聲,因為他們一直期望在大衛的子孫中,會有一個人出來解救他們擺脫羅馬的統治。但耶穌引用大衛在詩篇110:1,2的話表明,彌賽亞不是一個凡人。他是大衛的主,他會坐在上帝的右邊,之後才會執掌王權。耶穌的話使反對的人無言以對。

門徒和民眾一直在旁聆聽。現在耶穌對他們說,要提防抄經士和法利賽派。這些人「自行坐在摩西的位子上」教導人上帝的法律。耶穌說:「他們告訴你們的一切,你們都要做,都要遵守,卻不要仿效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只會說不會做。」(馬太福音23:2,3)

耶穌接著舉例說明他們的虛偽:「他們弄寬了護身的經文匣子。」一些猶太人會把裝有摩西法典片段的小匣子,戴在額頭或手臂上。法利賽派故意把這些匣子做得比較大,讓人以為他們對法典很熱心。另外,以色列人會在衣服上做穗邊,但法利賽派會把穗邊加長。(民數記15:38-40)他們的所作所為,「全都是做給人看的」。(馬太福音23:5)

這些人總想高人一等,連耶穌的門徒也可能會受到這種想法的影響。所以,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不要接受『拉比』的尊稱,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老師』,你們全都是弟兄。你們也不要尊稱地上任何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天父。你們也不要接受『領袖』的尊稱,因為你們的『領袖』只有一位,就是基督。」那麼,門徒應該怎樣看待自己,怎樣處世為人呢?耶穌告訴他們說:「你們中間最大的,必須做你們的僕人。誰抬高自己,就會被貶低;誰謙卑下來,就會被抬高。」(馬太福音23:8-12)

接著,耶穌向虛偽的抄經士和法利賽派的人宣布了一連串的災禍。他說:「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啊,你們這些虛偽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在眾人面前把天上王國的門關起來,自己不進去,連想要進去的人,你們也不准他們進去。」(馬太福音23:13)

耶穌譴責法利賽派的人,因為他們用自己武斷的觀點去判斷事情,沒有留意耶和華的觀點。例如,他們說:「誰指著聖殿發誓,可以不算數;誰指著聖殿裡的黃金發誓,就必須遵守誓言。」聖殿是崇拜耶和華的地方,他們卻把聖殿裡的黃金看得比聖殿更重要。可見,他們在辨別是非方面是瞎眼的。另外,對於「法典上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憐憫、忠信」,他們「反而漠視了」。(馬太福音23:16,23;路加福音11:42)

耶穌對這些法利賽派的人說:「你們這些瞎眼的嚮導,蚊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反倒吞下去!」(馬太福音23:24)他們從酒裡把蚊蟲濾出來,因為蚊蟲在禮儀上是不潔的。但法律中更重要的事,他們卻漠視了,這就好像把駱駝吞下去一樣,而駱駝在禮儀上也是不潔的,並且比蚊蟲大得多。(利未記11:4,21-24)

  • 法利賽派的人被耶穌問及大衛在詩篇110篇的話時,為什麼默不作聲?

  • 法利賽派的人為什麼弄寬經文匣子,並加長衣服的穗邊?

  • 耶穌給門徒什麼勸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