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道路》 133章302頁-303頁5段
  • 耶穌被安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穌被安葬
  •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 相似資料
  • 星期五被埋葬,星期日墓穴空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1年
  • 星期五被埋葬——星期日墳墓空了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物
  • 預備日
    洞悉聖經(下冊)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查看更多
耶穌——道路、真理、生命
《道路》 133章302頁-303頁5段
人們處理耶穌的遺體,準備安葬

第133章

耶穌被安葬

馬太福音27:57-28:2;馬可福音15:42-16:4;路加福音23:50-24:3;約翰福音19:31-20:1

  • 耶穌的遺體從苦刑柱上被取下來

  • 耶穌的遺體被包裹起來,準備安葬

  • 婦女們發現墓穴空了

現在已經是尼散月十四日星期五下午的晚些時候了。太陽一落山,尼散月十五日就會開始,而尼散月十五日是安息日。耶穌已經死了,但他身邊的兩個罪犯還活著。根據摩西法典,「屍體一定要當天埋葬,不可整晚都留在木柱上」。(申命記21:22,23)

星期五也稱為「預備日」,因為在這一天人們會預備食物,也會完成那些無法等到安息日之後再做的事。日落後安息日就會開始,這個安息日是雙重的安息日,也就是「大安息日」。(約翰福音19:31)為什麼稱為「大安息日」呢?尼散月十五日是為期七天的無酵節的第一天,這一天無論是一週的第幾天都是安息日。(利未記23:5-7)此外,這一年的尼散月十五日碰巧也是平時的安息日。

因此猶太人請求彼拉多用一個方法,使耶穌和他身邊的兩個強盜快點死去。什麼方法呢?就是打斷他們的腿。這樣,他們就不能再用腿撐起身體來呼吸了。於是,士兵來把兩個強盜的腿打斷。但他們沒有打斷耶穌的腿,因為他看來已經死了。這件事應驗了詩篇34:20的話:「上帝保護他全身的骨頭,連一根也沒有折斷。」

為了確認耶穌真的已經死了,一個士兵用矛刺他的肋旁,刺進他心臟附近,「立刻有血和水流出來」。(約翰福音19:34)這件事應驗了聖經的另一個預言:「他們會注視他們所刺的那位。」(撒迦利亞書12:10)

耶穌被處決時,來自亞利馬太城的約瑟也在場。他是個「富翁」,也是公議會的成員,很有名望。(馬太福音27:57)聖經說,他「為人良善正義」,「向來等待上帝的王國」。事實上,他沒有支持公議會對耶穌的判決。他其實也是耶穌的門徒,但由於害怕猶太人,他一直「是暗中做門徒的」。(路加福音23:50;馬可福音15:43;約翰福音19:38)現在,約瑟鼓起勇氣,請求彼拉多准許他領走耶穌的遺體。彼拉多叫負責的軍官過來,確認耶穌已經死了之後,就批准了約瑟的請求。

約瑟買了乾淨的上等細麻布,把耶穌的遺體從苦刑柱上取下來後,就用細麻布把他包裹起來,準備安葬。尼哥德慕也來幫忙,他「第一次來見耶穌是在夜裡」。(約翰福音19:39)他帶來了一大袋用沒藥和沉香混合的貴重香料,重約33公斤。他們按照猶太人安葬死者的習俗,用細麻布加上這些香料把耶穌的遺體包裹好。

約瑟在那附近擁有一個墓穴,是從岩石中鑿出來的,從沒有葬過人。他們就把耶穌的遺體放在裡面,然後把一塊大石頭滾到墓穴的門口。這些事都是倉促完成的,因為安息日馬上就要開始了。末大拉人馬利亞和小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可能也幫忙處理了耶穌的遺體。現在,她們趕忙回家「準備香料和馨香油」,要在安息日之後進一步處理耶穌的遺體。(路加福音23:56)

第二天,也就是安息日,那些祭司長和法利賽派的人一起去見彼拉多,說:「我們想起那個騙子生前說過:『三天以後,我會復活。』所以,求你吩咐人穩穩當當地看守墳墓,直到第三天,免得他的門徒來把他的屍體偷去,並對民眾說:『他死而復生了!』到時,這個最後的騙局就比最初的更糟了。」彼拉多回答說:「你們可以帶守衛去。用你們懂得的辦法,儘量穩當地看守好了。」(馬太福音27:63-65)

星期日一大清早,末大拉人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以及其他婦女,帶著香料去耶穌的墓穴,要進一步處理他的遺體。她們彼此說:「誰可以為我們移開墓穴門口的石頭呢?」(馬可福音16:3)但其實那裡發生過地震,而且上帝的天使已經把石頭滾開了。不僅如此,看守的人都不知去向,墓穴也竟然空了!

  • 為什麼星期五稱為「預備日」?為什麼這個安息日是「大安息日」?

  • 約瑟和尼哥德慕為安葬耶穌做了什麼?他們跟耶穌有什麼關係?

  • 祭司們想要怎麼做?但星期日清早發生了什麼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