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下》 亞歷山大 : 1 號 1 段-6 號 1 段
  • 亞歷山大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亞歷山大
  • 洞悉聖經(下冊)
  • 相似資料
  • 亞歷山大大帝與聖經的預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誰會統治世界?
    要留意但以理的預言!
  • 值得相信的書——第5篇
    警醒!2011年
  • 希臘帝國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下冊)
《洞悉下》 亞歷山大 : 1 號 1 段-6 號 1 段

亞歷山大

(Alexander)〔人類的守護者〕

1.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生於培拉,是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和妻子奧林匹婭斯的兒子。聖經沒有直接提到他的名字,但曾在他出生前兩百年預告必有第五個世界霸權崛起,而頭一個王其實就是他。(但8:5-7,20,21)

[第698頁的圖片]

刻有據稱是亞歷山大大帝肖像的紀念章

腓力二世遇刺後,亞歷山大繼位。兩年後,二十出頭的他就開始東征西討,一心要稱霸世界。(但8:5)年輕的亞歷山大幹勁十足,敢作敢為,且精通戰術。他將父親所創的方陣戰術(即把人數不多的士兵排成密集的方形編隊)改造得更具機動性,發揮出驚人的威力。

亞歷山大在小亞細亞兩次大敗波斯軍隊(第一次在格拉尼庫斯河附近;第二次在伊蘇斯平原,重創五十萬波斯大軍)。之後,亞歷山大沒有乘勝追擊一路敗退的波斯軍隊,倒轉去攻打泰爾島城。在此之前幾個世紀,聖經曾預告泰爾的城牆、塔樓、房子以至塵土,都會被拋進海中。(結26:4,12)鑑於這個預言,亞歷山大接著所做的事很值得注意:他用多年前尼布甲尼撒摧毀泰爾在陸地上的那座城時留下的瓦礫碎石,築成800米(0.5英里)的堤道,直通島城。公元前332年7月,在亞歷山大的海軍和武器的重擊下,泰爾這個顯赫一時的海上霸王終於被徹底摧毀了。

另一方面,耶路撒冷卻中門大開,自動投降。據約瑟夫斯(《猶太古史》第11卷337節[8章5段])記載,當時有人把但以理書(應該是第8章)給亞歷山大看,書中預告一個希臘王必推翻波斯帝國。於是亞歷山大決定放過耶路撒冷,轉而向南面的埃及推進。埃及人並沒有反抗,還視他為救星。他在埃及建立了亞歷山大城,後來希臘語《七十子譯本》就是在這個學術中心進行翻譯的。之後,亞歷山大從埃及出發,穿過巴勒斯坦向東進逼。在高加米拉附近,他率領4萬7000個士兵,把重整後的波斯大軍擊潰。接下來,大流士三世被手下暗殺,巴比倫投降,亞歷山大進佔書珊和波斯波利斯。亞歷山大繼續向東進軍,遠達印度,然後返回西邊。

征戰結束後 亞歷山大本想重建巴比倫,立為國都,但這個鴻圖大計並沒有實現。正如但以理預告的,他一「強盛」就被「折斷」,也就是他在權勢達到頂峰時就死去了。(但8:8)公元前323年,正值盛年的亞歷山大在32歲時突然去世,死因很可能是染上瘧疾加上生活缺乏節制。結果,亞歷山大重建巴比倫的大計沒能實現。他的遺體被人用香料保存,最終葬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

亞歷山大有兩個妻子:一個是被征服的大夏王的女兒羅克桑娜,另一個是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兒斯塔泰爾。羅克桑娜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叫亞歷山大(阿羅)。另外還有個巴爾賽女人給他生了私生子叫赫拉克勒斯。然而,一如但以理書預告,他的王國「並不歸他的後代」,亞歷山大死後沒多少年,他的後嗣和家眷都相繼被暗殺。(但11:3,4)但以理書還預告:「大角被折斷後,有四隻角起來取而代之,就是有四個王國從他的民族中起來,只是沒有他那樣的權勢。」(但8:22)換言之,亞歷山大所建立的希臘帝國被他的四個將軍瓜分,不僅僅是歷史的巧合。塞琉古·尼卡托佔據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卡山得控制了馬其頓和希臘;埃及和巴勒斯坦落在托勒密·拉古斯之手;利西馬科斯則統治色雷斯和小亞細亞。

亞歷山大東征西討,把希臘文化和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對歷史產生了極深遠的影響。事實上,聖經的後半部分之所以用希臘語而不是用希伯來語去寫,就是因為當時古希臘共同語已成了世界的通用語。

亞歷山大大帝和聖經預言

預言

應驗

「一隻公山羊……撞倒公綿羊,折斷牠的雙角」。「你看見的雙角公綿羊象徵米底亞和波斯的王。多毛的公山羊代表希臘王。」(但8:5,7,20,21)

亞歷山大的軍隊在小亞細亞兩次戰勝米底亞-波斯的軍隊,然後先向南再向東推進,徹底推翻了米底亞-波斯帝國

敵人必「把你[泰爾]的……塵土都拋進水中」。(結26:4,12)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利用泰爾在陸地上那座城的瓦礫碎石築成堤道通往島城,把島城摧毀

「牠一強盛,大角就被折斷了。」(但8:8)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病逝,終年32歲

「[巴比倫]必萬世荒涼。」(耶51:26)

亞歷山大英年早逝,結果他要重建巴比倫作為首都的大計未能實現,巴比倫最終淪為荒涼

「他的王國就瓦解……分裂,並不歸他的後代」。(但11:4)

亞歷山大的後嗣遭殺害,他的王國四分五裂

「大角就被折斷了。有四隻……角取而代之」。(但8:8,22)

到公元前301年,亞歷山大的四個將軍瓜分了他的帝國,各據一方

2.昔蘭尼人西門的兒子,魯孚的兄弟;西門被士兵強迫去背耶穌的苦刑柱。(可15:21;路23:26)

3.祭司長亞那的親屬;彼得和約翰受審時這人也在場。(徒4:6)

4.某個猶太人;當以弗所的銀匠聚眾鬧事,要對付保羅時,這人也在場。他本想向民眾申辯,卻因為暴民大喊大叫而沒能開口。(徒19:33,34)

5.1世紀的一個基督徒;他跟許米乃一樣「信心盡毀,就像船遇海難沉沒」,並因為褻瀆上帝而被基督徒會眾開除。(提前1:19,20)這人也許即本條6所說的同一個人。

6.一個銅匠;保羅因他吃了「不少苦」,所以告誡提摩太要防備這個人。(提後4:14,15)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