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上》 哈律
  • 哈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哈律
  • 洞悉聖經(上冊)
  • 相似資料
  • 基利波山
    洞悉聖經(上冊)
  • 泉
    洞悉聖經(下冊)
  • 伯示他
    洞悉聖經(上冊)
  • 哈律人
    洞悉聖經(上冊)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上冊)
《洞悉上》 哈律

哈律

(Harod)〔顫抖〕

一口井(希伯來語的意思通常是水泉或噴泉,不過希伯來語的「水井」和「水泉」有時可以交替使用;參看創16:7,14;24:11,13)。基甸率領的以色列軍隊在這口井附近安營。後來,軍隊的人數減少到1萬,這1萬人受到試驗。結果,只有300人受揀選去跟米甸人作戰。先前有2萬2000個以色列人因為「懼怕顫抖」而離去,水井可能因此而得名。(士7:1-7)

傳統上認為,哈律井就是賈盧德泉(馬揚哈律),這個水泉發源於基利波山的西北山嘴。論到賈盧德泉,著名學者G.A.史密斯說:「這個水泉從基利波山的山腳湧出,寬約15英尺[不到5米],深2英尺[0.6米]。水主要來自基利波山,但也來自另外兩條泉水[艾因邁伊泰,艾因圖巴安]。泉水湍急,足以推動六七台磨粉機。水流成河,河道很深,兩岸土地鬆軟,在基利波山前面形成一條難以逾越的河溝,使這座山上的守衛不怕平原上的敵軍會輕易佔據山腳的水泉。這個水泉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山的左右和背面都沒有別的活水。……這條河雖然使佔據山岡的人能守住水井,不致被平原上的敵軍佔領,但在河邊飲水時必須非常小心,因為敵軍就在河對面,河岸的蘆葦和灌木能很好地掩護埋伏的敵軍。」(《聖地的歷史地理》,倫敦,1968,258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