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下》 希未人
  • 希未人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希未人
  • 洞悉聖經(下冊)
  • 相似資料
  • 何利人
    洞悉聖經(上冊)
  • 迦南
    洞悉聖經(上冊)
  • 基遍
    洞悉聖經(上冊)
  • 以色列的四鄰
    看看這片美好的土地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下冊)
《洞悉下》 希未人

希未人

(Hivites)

含的兒子迦南的後代。(創10:6,15,17;代上1:13,15)在族長雅各的日子,希未人住在示劍城。雅各的兒子西緬和利未因當地首領哈抹的兒子示劍姦污了他們的妹妹底拿,就帶著雅各其餘的兒子把示劍城所有男丁殺光,還把示劍城劫掠一空。(創34:1-29)

以色列人快要進應許之地時,上帝應許要把迦南七個民族從他們面前趕出去,希未人就是其中之一。(出3:8,17;13:5;23:23,28;33:2;34:11)聖經說,這些民族的人數比以色列多,勢力比他們大。(申7:1)由於這些人崇拜假神偶像,行各種可憎的事,所以摩西吩咐以色列人,一旦攻取了他們的城,就要把他們滅盡,一個都不能留下,免得他們日後成為網羅,誘使以色列人行惡,得罪上帝。(利18:27,28;申18:9-13;20:15-18)

聖經記載約書亞遵囑而行,把這些民族的城都滅盡了。(書10,11章)那時,夏瑣王耶賓召集迦南各民族,包括住在「米斯巴地黑門山麓」的希未人,聯手攻打約書亞。(書11:1-3)聖經指名提到希未人是當時攻打以色列人的民族之一,並記述了他們如何慘敗收場。(書9:1,2;12:7,8;24:11)可是,有一批希未人卻保住了性命,其中包括基遍人和另外三座城的居民。(書9:3,7)只有他們對耶和華顯出敬畏之心,看出這位上帝正為以色列人而戰。他們用巧計誘使以色列的首領跟他們立約,後來也甘願做以色列人的僕役,得以保全性命。(書9:1-15,24-27)基遍人性命得保,但要做閃族人的奴隸,正好應驗了挪亞詛咒迦南的話。(創9:25-27)

四周的迦南人聽說基遍人(即希未人)跟以色列人立約,就一起攻打基遍。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大敗敵軍,由此顯示他嘉許以色列人信守跟希未人所立的約。(書10:1-14)從此,基遍人一直跟以色列人和平共處。(撒下21:1-6)撒母耳記下21:2稱赫人為「亞摩利人」,顯然是因為「亞摩利人」在迦南民族中最強盛,結果逐漸成了「迦南人」的統稱。(見亞摩利人)約書亞著手征服迦南地時,這些蒙上帝悅納的希未人住在離耶路撒冷西北面不遠的基遍,以及另外三座城,就是基非拉、比錄和基烈耶琳。聖經說「基遍是個大城,像王都一樣,比艾城還大,城裡的人都是勇士」。(書10:2;9:17)

約書亞去世後,以色列人不但沒有切實執行上帝的命令,把迦南人趕走,還跟他們結親。聖經報導:「以下是耶和華留下的國族,要用他們來試驗以色列人……這些國族有非利士人的五個同盟首領和所有迦南人,還有西頓人,以及住在黎巴嫩山上,從巴力黑門山直到哈馬地入口的希未人。」更糟的是,以色列人竟「事奉他們的神」。(士3:1-6)

根據這段經文,從黎巴嫩山到應許之地的最北部都是希未人聚居的山區。(民34:8;書11:1,3)大衛王下旨進行人口普查時,約押和他手下曾「來到泰爾的堡壘,以及希未人……的各城」。(撒下24:7)泰爾就在希未人地區的南端。

所羅門在國內大興土木期間,徵召迦南人(包括希未人)做奴隸、服勞役,立以色列人做工頭去監督他們,再一次應驗了挪亞詛咒迦南的話。(王上9:20-23;代下8:7-10)

希未人,何利人與胡里人 創世記36:2說,以掃其中一個妻子的祖父是希未人齊遍,但20和24節又說齊遍是何利人西珥的子孫。「何利人」一詞也許源於希伯來語chor「霍爾」(意即「洞」),可能指「住在洞穴的人」。因此,創世記36:2跟36:20,24只是看似矛盾而已,其實沒有矛盾。(見何利人)

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的古代文獻,有些學者認為一個叫胡里人的民族曾經存在,而且從族長時代起,就定居亞美尼亞、安納托利亞高原、敘利亞以及巴勒斯坦一帶。他們認為,胡里人中有希未人、何利人和耶布斯人,還說「何利人」即「希未人」,而且胡里人是後來才改稱希未人的。這個理論主要以語言學上的類同為依據,特別是一些相似的專名。基於這些理由,他們認為「何利人」這個名字跟「胡里人」有關,不是指「住在洞穴的人」。

然而,聖經不但把這幾個民族明確區分,而且沒提過胡里人這個名字。因此,除非找到進一步的證據,否則不宜妄下定論。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