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馬其頓人
(Macedonia,Macedonian)
歐洲東南部的地區,即現今稱為巴爾幹半島的中部,從西面的亞得里亞海延伸到東面的愛琴海,在亞該亞的北面。這一帶雖然有許多肥沃的平原,卻主要是山區。在古代,馬其頓是連貫東西方的重要通道。羅馬人修築的埃納提亞大道從半島西岸的都拉基烏姆和阿波羅尼亞,直達東岸的尼亞波利,再往東延展。
馬其頓人是雅弗的後代,也許是雅萬的兒子基提的子孫。(創10:2,4,5)雖然基提一名主要指塞浦路斯島,但在古代基提也用來指其他地區。歷史學家約瑟夫斯在著作中說希伯來人稱海島和大部分海岸(看來指地中海一帶)為「赫廷」。(《猶太古史》第1卷128節[6章1段])這可能是次經瑪加伯上(1:1,思高)把馬其頓稱為「基廷」的原因,有些學者也因而認為馬其頓人是基提的後代。
歷史 馬其頓在腓力二世的統治下日益強大。腓力勵精圖治,統一了馬其頓和鄰近地區。在喀羅尼亞(今譯海羅尼亞)戰役中,腓力大獲全勝(公元前338年),馬其頓於是主宰希臘大部分的城邦。腓力被刺殺後,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大帝)繼承王位。兩年後,亞歷山大大舉出征。他屢戰屢勝,到他在巴比倫逝世的時候(公元前323),他建立的帝國東面遠達印度,領土包括了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小亞細亞、色雷斯、馬其頓和希臘。(見但2:31-33,39;7:6;8:1-7,20,21;亞歷山大1;獸[有象徵意義的];像)
在亞歷山大東征期間,安提帕特在馬其頓攝政。亞歷山大死後,希臘帝國隨即解體,安提帕特卻仍舊控制著馬其頓。安提帕特死前,把攝政權交給波利佩孔而沒有交給兒子卡山得。經過多次權力鬥爭,卡山得終於奪得王權,被公認為馬其頓國王。他的兒子亞歷山大繼承他的王位,沒多久卻被德米特里·波利奧爾西特(亞歷山大大帝的將軍安提柯·庫克羅普斯的兒子)殺死。混戰再度爆發。最後,德米特里的兒子安提柯·戈納塔斯奪得王位。安提柯雖然兩度被逐離國,但也兩度重掌政權。安提柯家族一直統治馬其頓,直到羅馬取得馬其頓的管治權。公元前2世紀中葉,馬其頓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到了公元1世紀,有一段時期馬其頓跟南部的亞該亞、北部的默西亞合併,成為皇帝直轄行省,由默西亞的副將管治。公元44年,馬其頓卻再次成為元老院直轄行省,由羅馬委任的總督治理。(見希臘,希臘人)
保羅的傳道活動 使徒保羅第二次到海外傳道時,馬其頓是他歐洲第一個到訪的地區。保羅在小亞細亞西北部的特洛阿斯逗留期間,看見一個異象。「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懇求他說:『請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吧。』」(徒16:8,9)保羅響應異象的召喚,跟路加、提摩太、西拉(說不定還有其他同伴)一起前往馬其頓。保羅抵達尼亞波利(馬其頓東北部腓立比的港口)後,就到腓立比去宣揚聖經的好消息。(徒16:11-40)路加看來在腓立比留下來,而保羅、西拉、提摩太就繼續上路前往馬其頓的多個城市,包括安菲波利斯(位於腓立比西南偏西約50公里[30英里])、阿波羅尼亞(位於安菲波利斯西南約35公里[22英里])。接著前往馬其頓城市帖撒羅尼迦(位於阿波羅尼亞西北偏西約45公里[28英里])和比里亞(位於帖撒羅尼迦西南偏西約65公里[40英里])作見證。(徒17:1-12)在比里亞,由於有暴民作亂,反對保羅,保羅只好離開馬其頓,但他吩咐西拉和提摩太留在比里亞,好照顧當地一群新信徒。後來,西拉和提摩太再次跟保羅會合。(徒17:13-15)保羅很關心帖撒羅尼迦新成立的會眾,就差遣提摩太前去鼓勵當地的弟兄。(帖前3:1,2)提摩太也許先往亞該亞行省的雅典見保羅,然後才奉差回到帖撒羅尼迦去。不過,更有可能是提摩太還在比里亞時,保羅就通知他起程前往帖撒羅尼迦。提摩太帶了好消息回去見保羅,保羅隨即寫了第一封信給帖撒羅尼迦的基督徒。(帖前3:6;徒18:5)過了不久,保羅再給他們寫了第二封信。
保羅第三次到海外傳道期間,打算重訪馬其頓。(林前16:5-8;林後1:15,16)保羅要在以弗所逗留一段頗長的時間,於是打發提摩太和以拉都先到馬其頓去。(徒19:21,22)後來,以弗所的銀匠底米特煽動暴亂,攻擊保羅。於是全城大亂,以弗所人抓住了「保羅的旅伴,兩個馬其頓人該猶和亞里達古」,一齊闖進劇場去。(徒19:23-29)騷亂平息以後,保羅起程前往馬其頓。(徒20:1)他看來停留在特洛阿斯,卻因為見不到提多而感到失望。在此之前,提多奉派前往亞該亞行省的哥林多,為猶地亞的聖民籌集捐款。(林後2:12,13)保羅繼續上路到馬其頓去。後來,提多也來到馬其頓見保羅,並且告訴他哥林多會眾收到他第一封信後怎樣幡然悔悟。(林後7:5-7)於是保羅再寫了第二封信給哥林多會眾,然後南下,到希臘去。他原本打算從希臘坐船到敘利亞,但由於猶太人密謀害他,他就改變計劃,取道馬其頓回去。(徒20:2,3)陪同他去的,有三個馬其頓人,他們是所巴特、亞里達古、西公都。(徒20:4)
馬其頓的基督徒雖然貧窮,卻慷慨好施。他們捐錢接濟猶地亞貧困的弟兄,所捐的甚至超過了他們的能力。(林後8:1-7;另見羅15:26,27;林後9:1-7)腓立比的基督徒尤其出力支持保羅的傳道活動。(林後11:8,9;腓4:15-17)當保羅在羅馬第一次被囚時,腓立比會眾甚至差遣以巴弗提去為保羅效勞。(腓2:25-30;4:18)與此同時,帖撒羅尼迦的弟兄表現了極大的信心和忍耐,因此「成了馬其頓和亞該亞所有信徒的榜樣」。(帖前1:1-8;4:9,10)
保羅在羅馬獲釋後,看來再次到訪馬其頓,並在那裡寫了封信給提摩太,這封信後來被人稱為提摩太前書。(提前1:3)保羅也可能在馬其頓寫信給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