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巴比倫帝國
巴比倫是一座宏偉壯麗的大城,有高聳的城牆、寬闊的遊行大道、著名的空中花園,以及五十多座神廟。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巴別(後來叫做巴比倫)成為重要的宗教中心,公然跟真神耶和華作對。(創10:9,10)為了破壞建塔的人的計劃,耶和華使他們語言混亂,並把他們分散到全地上。(創11:4-9)這樣,錯誤的宗教就隨著人群從巴比倫散布到各處。
巴比倫公然跟耶和華作對,最後以滅亡告終。在預言中,耶和華把巴比倫比作一隻長著鷹翅的獅子;上帝也預告巴比倫必滅亡,最終淪為荒涼。公元前539年10月5日,巴比倫在一夜之間被居魯士大帝攻佔(耶和華早已預告攻城的人的名字)。巴比倫滅亡的經過一如聖經所預告的,最終淪為「亂石堆」,再也沒有重建起來。(耶51:37;另見賽44:27-45:2)
地圖:巴比倫帝國
伊什塔爾門復原圖
吾珥的塔廟:巴別塔可能跟這個宗教塔廟類似
尼布甲尼撒二世自誇功績的銘文,記述他為擴建巴比倫而做的一切建設(參看但4:30)
巴比倫的城牆:巴比倫城建造了高大的雙層城牆作保護,使城看來堅不可摧。第二層城牆環繞城的東部;穿城而過的幼發拉底河東岸也砌築了一道城牆,給城進一步保護。馬爾杜克神廟是巴比倫最重要的建築物,跟神廟密切相關的是埃特曼安吉塔廟(有些人認為即巴別塔),高達91米(300英尺)
巴比倫遊行大道上的裝飾:值得注意的是,聖經用獅子來代表巴比倫(但7:4)
羊肝的泥塑模型:刻有預兆和咒語;巴比倫人用來占卜(參看結21:20-22)
拿波尼度的碑刻:拿波尼度是巴比倫最後一位操有大權的君王,右上是他崇拜的諸神的象徵物(新月象徵月神辛,有翅膀的圓盤象徵太陽神沙瑪什,星星象徵伊什塔爾神)。巴比倫崇拜天上萬象,仰望這些星宿所象徵的神祇庇佑,結果仍無法得著解救(賽47:12-15)
據稱現存最古老的天宮圖:來自巴比倫尼亞,據說可追溯至公元前5世紀
古巴比倫廢墟:這個景象證實聖經的預言多麼準確可靠。巴比倫一度是「列國中的榮美之境」,現今卻「盡都荒涼」(賽13:19-22;耶50:13)
巴比倫的滅亡
《拿波尼度編年史》:這塊楔形文字泥板證實了巴比倫突然被居魯士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