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上》 彌迦書
  • 彌迦書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彌迦書
  • 洞悉聖經(上冊)
  • 相似資料
  • 聖經的第33本書——彌迦書
    「聖經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 耶和華僕人的希望必不落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我們要永遠奉耶和華的名而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3年
  • 堪作模範的先知——彌迦
    王國傳道月報-2014年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上冊)
《洞悉上》 彌迦書

彌迦書

(Micah,Book of)

《希伯來語經卷》中的一卷預言書,記載了耶和華通過彌迦論及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的話。(見彌迦)書的內容包括三個基本部分,每部分都以「請聽」這個呼籲作為開始。(彌1:2;3:1;6:1)

彌迦預告撒馬利亞必淪為荒涼,他的預言必定是在這個城市於公元前740年遭受毀滅之前說出的。看來在希西家的統治結束之前,彌迦把自己所作的口頭宣布記錄下來。

在彌迦的日子,以色列人和猶大人都道德淪亡,情形十分可悲。首領肆意壓迫人民,尤其是窮人。審判官、祭司和先知都惟利是圖。拜偶像、欺詐、壓迫、屈枉正直、殺人流血等惡事大行其道。人甚至不敢信賴自己的密友和家人。(彌1:7;2:1,2;3:1-3,9-12;6:12;7:2-6)

彌迦書坦率披露以色列和猶大的罪過,預告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必因作惡多端而淪為荒土(彌1:5-9;3:9-12),但同時應許上帝的子民會復興過來,再次蒙上帝賜福(4:1-8;5:7-9;7:15-17)。

彌迦書的真實性是無可置疑的。這卷書與聖經的其他經卷完全協調一致,表明耶和華是一位慈悲仁愛的上帝,樂於赦免過犯,寬恕罪過。(彌7:18-20;另見出34:6,7;詩86:5)猶太人一向都接受這卷書是聖經的正典。彌迦之後大約一個世紀,猶大的一些長老引用他在希西家作王的日子論及耶路撒冷必淪為荒涼的話,以期為耶利米先知辯護。(耶26:17-19;另見彌3:12)多個世紀之後,猶太的祭司長和抄經士根據彌迦的預言,肯確地告訴人基督會在伯利恆出生。(太2:3-6;另見彌5:2)這些關於撒馬利亞、耶路撒冷和彌賽亞的預言全都應驗了,由此證實這卷書的確是上帝啟示的。值得注意的另一點是,耶穌曾宣告時候將到,人的仇敵就是自己家裡的人;他的話跟彌迦書7:6所作的描述完全吻合。(太10:21,35,36)

[第1076頁的附欄]

彌迦書的要點

這卷書坦率披露以色列和猶大的過犯,預告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將淪為荒土,但同時提出復興的應許

內容涵蓋的時間從撒馬利亞在公元前740年遭受毀滅前的一段時期起,也可能包括之後的一段時期

以色列和猶大的過犯與耶和華正義要求的強烈對照

欺壓同胞的人在床上圖謀惡計,要霸佔別人的房屋和田地;天一亮就依計行惡(2:1,2)

他們搶奪過路的人,欺負弱小的婦孺(2:8,9)

本應主持公正的首領,反而肆意剝削人民,彷彿後者是供人宰殺的動物(3:1-3)

假先知宣告「平安」,但誰「不把食物送進他們口裡」,他們就攻擊誰(3:5)

法官、祭司和先知惟利是圖,卻妄稱耶和華是他們的靠山(3:9-11)

忠貞的人幾乎蕩然無存;首領和審判官收受賄賂,連家人也無法信賴(7:1-6)

耶和華把子民從埃及拯救出來,指引和保護他們;無論他們獻上多少祭物,都無法抵消他們的悖逆(6:3-7)

上帝只要求子民行公正,愛仁慈,謙遜地與他同行(6:8)

耶和華對以色列作了判決;猶大也不能置身事外

耶和華判決撒馬利亞會淪為廢墟;災難甚至會殃及猶大和耶路撒冷(1:3-16)

災難必臨到以色列;他們的田地會分給別人(2:3-5)

耶和華要打擊自己的子民;他們吃,卻吃不飽;撒種,卻得不到收成(6:13-16)

一群剩餘的人必重新聚集起來,高舉正確的崇拜

以色列剩餘的人必聚集起來,恍如「圈內的羊」;他們的王在他們前面出去,耶和華必領導他們(2:12,13)

末後的日子,耶和華殿的山必被提升,超越萬岡,萬族的人都必匯流歸向這山;他們要受耶和華教導,不再學習戰事(4:1-4)

復興的人必奉耶和華的名而行;錫安必在仇敵面前堅強茁壯(4:5-13)

一位統治者會在伯利恆出生,奉耶和華的名牧養人民;在他治下,亞述人會被擊退;雅各剩餘的人必像令人舒暢的露水,又像勇猛的壯獅(5:2-9)

耶和華必清除子民當中的偶像,向不服從的列國施行報應(5:10-15)

要仰賴耶和華;仇敵必不能再幸災樂禍,耶和華手下衷心悔改的子民會蒙他眷顧,得享美福,列國看見就懼怕;耶和華必赦免子民的罪過(7:7-2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