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
(Nail)
古代的釘子跟現代的大釘子相似,只是古代有些釘桿是四方的,末端比現代的長。最早期的釘子看來是銅造的,後來大釘子才用鐵造。大衛預備了「大量的鐵」來造聖殿「門扇上的釘子」。(代上22:3)考古學家發掘了一些裝飾用的銅釘,包上了金箔,據說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前1200年。關於所羅門建造的聖殿所用的釘子,聖經記述「造釘子所用的金子共重五百七十克[約1.5金衡磅]」。(代下3:8,9)
1968年,耶路撒冷正東北面發現了一個墓穴,埋著一個猶太人的骸骨,這個人在公元1世紀給掛在苦刑柱上被處決。考古人員隨後發現有一根長11.5厘米(4.5英寸)的鐵釘仍插在骸骨的右腳跟上。這根釘子可能跟羅馬士兵用來釘耶穌基督的釘子類似。多馬不相信基督已經復活過來,直至見到耶穌的「釘痕」才相信。(約20:24-29)
用做比喻 耶穌死在苦刑柱上,從而終止了摩西律法之約。保羅表示律法之約已被取消,說上帝「把它釘在苦刑柱上」廢除了。(西2:13,14)所羅門把「潛心彙集警句的人」比喻為「釘牢的釘子」,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和他們那些出於耶和華的良言能使聽者安心並得到強化。(傳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