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卷
(Parchment)
書寫材料,用綿羊、山羊或牛犢的皮製成。長期以來,古人都用動物的皮做書寫材料,抄寫於公元前2世紀末的死海古卷以賽亞書就是皮卷。後來,產於埃及的紙莎草紙比皮紙更廣泛使用,但據普林尼說,大約公元前190年,埃及統治者禁止紙莎草紙出口,結果有人在別迦摩發明了用羊皮和牛皮造皮紙。(皮紙的英語parchment源於拉丁語pergamena,別迦摩的英語則是Pergamum)這也許是指當時有人應用已經存在的技術,把加工的牛皮羊皮製成雙面都可用來書寫的皮紙而已。跟便宜的紙莎草紙書卷相比,皮紙書卷顯然耐用得多。
提摩太後書4:13記載,使徒保羅請提摩太把「書卷,特別是皮卷」一併帶給他。雖然經文沒說保羅想要什麼書卷,但很可能是要《希伯來語經卷》的某幾卷,讓他在羅馬被囚時可以閱讀。「特別是皮卷」這句話也許顯示,這些書卷有的是紙莎草紙書卷,有的是皮紙書卷。
古羅馬人常用塗上蠟的木板去寫一些不用保存的文字信息,後來漸漸被羊皮紙和牛皮紙所取代。拉丁語membranae(皮)就是指這些一頁頁的皮紙。在上文談到的提摩太後書4:13,保羅說「書卷,特別是皮卷[mem·braʹnas門布拉納斯]」時,所用的就是希臘語的對應詞。一些評注家因此認為,除了《希伯來語經卷》的某些書卷,保羅還想要散頁的筆記或書信。因此,莫法特的譯法是「我的書,特別是我的那些皮紙」;《新英語聖經》的譯法是:「那些書,最要緊的是我的那些文件」。不過,究竟「皮卷」指的是一頁頁的皮紙,還是用皮紙造的書卷(La;Kx),就難以確定了。
犢皮紙 一般來說,皮紙是用綿羊、山羊或牛犢的皮製成的。到了公元3-4世紀,皮紙開始有粗糙與精細之分,粗糙的仍叫皮紙,精細的叫犢皮紙。犢皮紙是用牛犢或死產牛犢或羊犢的皮加工製成的。首先,要把皮面洗淨、刮毛,張掛在架上,再把清洗和刮毛的工序重複一遍,然後撒粉,並用浮石磨得光滑。這樣,一張平滑而幾乎全白的薄犢皮紙就製好了。自此之後,所有重要的典籍都抄在犢皮紙上,一直到印刷術發明後,犢皮紙才由價廉物美的紙張所取代。一些重要的聖經抄本,比如4世紀的《西奈抄本》和《梵蒂岡抄本1209號》,以及5世紀的《亞歷山大抄本》,都是犢皮紙書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