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洞悉下》 受苦
  • 受苦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受苦
  • 洞悉聖經(下冊)
  • 相似資料
  • 火湖
    洞悉聖經(上冊)
  • 在『火湖裡受苦』是什麼意思?
    人的希望僅限於今生嗎?
  • 陰間——受苦之地還是墳墓的總稱?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火湖」實有其事抑或僅屬象徵性?
    警醒!1978
查看更多
洞悉聖經(下冊)
《洞悉下》 受苦

受苦

(Torment)

在《希臘語經卷》,希臘語ba·sa·niʹzo巴薩尼佐(和其他相關的詞語)出現過二十多次;基本意思是「用試金石來驗證[baʹsa·nos巴薩諾斯]」,引申指「用苦刑拷問」。某些詞典編纂者指出,這個詞在《希臘語經卷》用來指「受苦;受折磨;痛苦」的意思。(太8:29;路8:28;啟12:2)

「巴薩尼佐」曾在幾段經文裡出現,比如描述某男僕因癱瘓而「飽受痛苦」(新世)或「疼痛的很厲害」(呂譯)。(太8:6;另見4:24)另外,羅得看見所多瑪城居民的種種惡行,心裡「就很痛苦」(新世)或「感到傷痛」(新譯)。(彼後2:8)這個詞也用來形容船隻逆風航行時的窘境。(太14:24;可6:48)

有些譯本把馬太福音18:34中的希臘語名詞ba·sa·ni·stesʹ(巴薩尼斯泰)譯做「獄吏」(新世;另見太18:30),有些則譯做「掌刑的;司刑官」(和合,呂譯)。由於囚犯有時會被人用刑逼供(雖然徒22:24,29沒有用「巴薩尼佐」這個詞,但經文顯示用苦刑審問囚犯絕不罕見),因此「巴薩尼斯泰」後來常常用來指獄吏。談到「巴薩尼斯泰」在馬太福音18:34中的用法,《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說:「(事實上)被囚禁本身就是一種『苦刑』,所以『司刑官』很可能純粹指獄吏,別無其他意思。」(J.奧爾編,1960,第5卷,2999頁)因此,啟示錄20:10說:「他們晝夜處於苦況,永無休止」,顯然指他們被囚禁,活動範圍受到限制。馬太福音8:29和路加福音8:31記述同一件事時就用了兩種說法,顯示被囚禁大可以說成是「受苦」。(見火湖)

有些評注家常用聖經中提到人「受苦」的經文,去證明地獄永火的教義。但正如上文解釋,聖經證據顯示啟示錄20:10根本不是這個意思。事實上,第14節說得很清楚,在「火湖」裡受苦「象徵第二種死亡」。另外,正如條目拉撒路2的資料指出,雖然耶穌說有個富翁身處「苦況」(路16:23,28),但他說的只是比喻,並非真人真事。啟示錄中幾段經文也是很好的例子,可以從上下文看出「受苦」只是比喻的說法或包含象徵的意義。(啟9:5;11:10;18:7,10)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