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具有愛人之心並不夠
去年(一九五五)一月下旬,有兩個英國女人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電台上作了一場辯論。其中之一是個無神的心理學家和人道主義的宣揚者,曾在電台一個提名為「不含宗教的道德」的節目中作過多次演講。另一位則是在一個印度傳教多年的牧師的妻子。
無神論者所提出的論據的大意是說:我們若只教導兒童養成愛人之心而不將上帝牽涉其中,反會獲得較好的效果。而牧師的妻子則認為,只具愛人之心而將上帝置之不顧就會使人變得非常自以為是。但要表明單具愛人之心或愛人之心本身是不夠的,這是不是最好的論證呢?
我們並不是說愛人之心本身不是件好東西。它是好的。事實上在心理治療方面它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了;許多醫生和心理學家都將它提出作為應付身體,精神和道德方面的疾病的救藥。一位心理學家說:「我認為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教兒女如何愛人。」至於愛人的意思的什麼,他說:「一個成熟,健康而具有強烈的愛心的人並不只愛他的妻子或幾個特別的朋友。他是博愛的。」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前一位董事長說:「我們這地球的前途如何端視乎我們能夠培養出多少成熟的人,能夠本『愛人』而非『恨人』之心處理我們這變動的時代中的各項難題。」
誠然,單具愛人之心而將上帝置之不顧很容易形成自以為是的精神,我們卻不能否認這種愛也能產生若干好結果。但它並不夠徹底。徒具愛人之心而不理會上帝的旨意,其實是「顧小失大」,有如把「蠓蟲濾出來,駱駝倒吞下去。」——馬太福音23:24。
事實上,只有愛人之心而沒有適當的知識可能會對人有害過於有益。有些人當鄰人有病時喜歡介紹藥方給病人吃,認為這是愛人之心的表現,但除非他們對病情真正了解,他們的勸告所造成的害處可能大過益處。這件事使我們想起每當英王有重病時便有數以千計的英國人寄藥方和藥品給他們的國王。
宇宙和人的存在表明必定也有一位創造者存在。既然有一位有智慧的創造者存在,他創造地球一定具有某種目的。所以,我們若不知道人存在的目的是什麼,就魯莽地企圖指導自己的事務或為了幫助鄰人而指導他們的事務,那實在是再愚蠢不過的事。造物主賦予低等動物若干本能去引導牠們,並且供給我們物質上的一切需要。我們豈沒有理由去期望他會同樣地供給我們靈性上所需,賜給我們一個穩確的引導,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為什麼我們會活在世上以及我們的歸宿是怎樣嗎?我們若將聖經視作造物主賜給人類的穩確的引導,就會發現這的確是它的目的。聖經表明單憑愛人之心是不夠的。
舉例說,當夏娃將禁果交給亞當吃時,她無疑覺得自己表達了愛人之心,因為她真的相信蛇的謊言,以為吃了禁果就會使她變成和上帝一樣智慧,並且永不用死。但由於她將上帝置之不顧,她愛亞當的心只帶來了亞當的毀滅。正如箴言1:10-14指出,惡人時常會引誘別人參加他們的計謀去博取不忠實的利益,但這種以非法之利為前提的慷慨對人有什麼好處呢?
當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時],……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到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上帝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1-23。
不錯,彼得無疑深愛他的夫子,並且想表達他的愛,但當他忽視了耶和華的旨意時,雖然他滿懷好意,他便成了魔鬼的工具。為了同樣的原因,今日許多心理學家亦成了魔鬼的工具。有些甚至說人類所有的困難都是由良心和道德感所引起的,因此心理學家有責任要打破人從道德感所受的束縛;他們引低等動物為例證,認為要緊的只是精神和身體方面的健康。無疑這種愛人之心的表現證明單憑愛本身是絕不夠的。
不但當愛人之心忽視了上帝公義的律則時是不夠的,它若忽視了上帝的旨意和時間表,也會變成徒然,因為他做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按聖經,例如記載在馬太福音24章的許多預言,指示,我們正生活在這陳舊的事物制度的末期;我們的時代有如挪亞和羅得的日子一樣。——傳道書3:1。
挪亞若不理會上帝的訓示而企圖用他自己的計劃去消除當日世上的暴虐情形,他會是多麼短視!羅得若在天使吩咐他逃走後還企圖改革所多瑪和蛾摩拉,他會是多麼愚蠢!因此今日唯一能夠造益於人的愛乃是與上帝的旨意相符而不是根據人的私見的愛。這種愛會告訴人,「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西番雅書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