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58 9/1 142-144頁
  • 為末日的來臨作準備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末日的來臨作準備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今日離棄耶和華
  • 明智的途徑
  • 「保持警惕,隨時禱告」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3年
  • 要保持警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末日近了,要頭腦健全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3年
  • 你能通過禱告跟上帝溝通
    我們能從聖經學到什麼?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守》58 9/1 142-144頁

為末日的來臨作準備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使徒彼得曾在上帝感示下向我們發出這項重大的警告。為了說明他所指的「萬物」和「結局」是什麼,他進一步解釋說:「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顯露]。」臨近的乃是現今這個邪惡世界的末日。我們應當怎樣呢?應當採取什麼行動呢?我們從什麼地方可以獲得保護呢?方法如何呢?我們能夠逃過這場毀滅嗎?為什麼耶和華要毀滅這個世界呢?這個世界犯了什麼罪以致遭遇這樣的命運呢?當我們一旦知道了現今這邪惡的世界末日已臨近時,我們的心中無疑會很快產生許多問題。——彼得前書4:7;彼得後書3:10。

許多閱讀耶和華見證人所出版的書刊的人發現他們的信息時常提及地上的種種困難,哈米吉多頓大戰的臨近以及現今世上日益增加的邪惡情形。不論有沒有提及,災難反正在這裡。耶和華的百姓並沒有帶來這些災難,所以對此並不負責,而且也無權決定這些災難會在何時終止。可是他們卻運用他們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告訴別人這些災難的意義是什麼,但他們的目的並不是企圖利用某種自私的計謀或組織得益,而是為了幫助別人和遵行上帝的旨意。你有沒有想過,世界末日若在你尚未有機會知道或設法逃避之前便突然來到,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

為什麼耶和華要消滅這個邪惡的世界呢?答案可以從他對以色列人所作的處置看出。他使他們肥美的國土淪為一片荒野。為什麼耶和華要如此行呢?他宣佈說:「你們的後代,就是以後興起來的子孫,……連萬國的人都必問說:『耶和華為何向此地這樣行呢?這樣大發烈怒是什麼意思呢?』人必回答說:『是因這地的人離棄了耶和華他們列祖的上帝……與他們所立的約,去事奉敬拜素不認識的別神,是耶和華所未曾給他們安排的。所以耶和華的怒氣向這地發作,將這書上所寫的一切咒詛都降在這地上。」——申命記29:22,24-27。

幾百年後,在公元前607年,這場毀滅果然來到了。耶利米先知曾預先警告以色列人,並且對一般尋問理由的人解釋說:「因為你們列祖離棄我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不遵守我的律法;而且你們行惡比你們列祖更甚,因為各人隨從自己的頑梗的惡心行事,甚至不聽從我。」(耶利米書16:11,12)主耶穌也曾對他當日的偽宗教信徒宣告同樣的判決,說:「你們這些蛇類,毒蛇之種阿,怎能逃脫[磯漢那]的刑罰呢?……世上所流義人的血都歸到你們身上,從義人亞伯的血起,直到你們在殿和壇中間所殺的巴拉加的兒子撒迦利亞的血為止。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一切的[事]都要[臨]到這世代。」——馬太福音23:33,35,36。

在今日離棄耶和華

現今這個邪惡的世界也同樣地離棄了耶和華上帝。許多自謂信奉基督教的國家只是在表面上如此行而已。他們將耶和華的道完全置諸腦後,對耶和華亦不作敬拜。偶像崇拜觸目皆是。世人對聖經的警告置若罔聞。他們是一個忤逆而頑梗的世代。他們拒絕捨棄他們所行的種種可憎之事而轉過來事奉那唯一的真神。所謂的基督教國犯了為古代的以色列國在公元前607年和公元70年帶來毀滅的各項大罪。所以上帝的判決正臨到現今這邪惡的世界。

上帝預言性的道曾嚴厲地譴責古代以色列人的罪行,這種譴責現今更有力地適用在世界各國之上,請注意聖經的預言如何明確地指出這件事實:「我必因邪惡刑罰世界,因罪孽刑罰惡人,使驕傲人的狂妄止息,制伏強暴人的狂傲。」「耶和華說,你們怎麼不懼怕我呢?……你們在我們面前還不戰兢麼?……這百姓有背叛忤逆的心,他們叛我而去,」「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穢,因為他們犯了律法,廢了律例,背了永約。所以地被咒詛吞滅,住在其上的顯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燒,剩下的稀少。」(以賽亞書13:11;耶利米書5:22,23;以賽亞書24:5,6)列國不但拒絕接受聖經的真理,並且與耶和華對抗,與他所膏立的王和基督的王國對抗;他們同謀企圖阻擋耶和華的旨意實現,因此成了撒但的工具和喉舌。他們是一班惡善愛惡,褻瀆不敬的人,背約者和譏笑者,徒有虔誠的外表,但卻否認上帝的權力。(詩篇2;以賽亞書8:9-15;啟示錄16:13,14;提摩太後書3:1-7;彼得後書3:3,4)所以上帝很公平地將列國判處毀滅的極刑,基督教國也包括在內。

這場毀滅會廣泛到什麼程度呢?使徒彼得說這是「萬物的結局」。他並且指出整個世界都會遭受毀滅。耶和華如此說,「看哪,必有災禍從這國發到那國,並有大暴風從地極刮起。到那日,從地這邊直到那邊都有耶和華所殺戮的,必無人哀哭,不得收斂,不得葬埋,必在地上成為糞土。」(耶利米書25:32,33)耶穌亦曾論及這場浩劫說:「你們應當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馬太福音24:20,21)聖經很生動地將「萬物的結局」向我們描述——這是一場行將臨到萬國之上的大毀滅。

明智的途徑

使徒彼得說:「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麼聖潔,怎樣敬虔。」(彼得後書3:11)他又寫道:「你們要[頭腦健全],儆醒禱告。」(彼得前書4:7)頭腦健全的意思是保持清醒,自制和中庸。這話的意思同時指以公平對待鄰舍和尊重敬拜耶和華上帝。頭腦能夠影響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例如我們所聽和所讀的東西,我們的談話,我們如何禱告,教人,傳道,回訪,主持聖經研究,應付困難等。健全的頭腦可以幫助我們避免輕信,狂妄,自大,貪心,崇尚物質,飲食過度和缺乏耐心等毛病。在整個世界從根發生動搖的今日,我們特別需要具有平衡和健全的頭腦。你應該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事以及為什麼要這樣行的原因。

彼得吩咐我們「要儆醒禱告。」儆醒的意思是保持清醒和戒備。為什麼要儆醒禱告呢?主耶穌曾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的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馬可福音14:38)魔鬼時刻在窺伺著找機會破壞我們的信心,企圖誘使我們對上帝忤逆不忠而招致死亡的懲罰。務要提防跌入他所設的陷阱。你應該不斷地作禱告,並且隨時留意機會遵行耶和華的旨意和協助他的百姓。我們正生活在末世的時候。我們必須保持儆醒!我們絕不可將禱告看作隨隨便便的事。我們其實是對宇宙的創造者和至高的上帝說話。千萬不要在禱告方面養成漫不經心的習慣。這乃是一項寶貴的權利。

我們應該為什麼祈求呢?為天父的聖名獲得尊崇和洗雪,他的愛子和所立的君王耶穌基督得榮耀而求;我們也可以祈求他的王國早日統治萬國而鏟除一切邪惡,求他的新世界為人帶來和平,求他手下「另外的羊」迅速地在哈米吉多頓未開始之前結集起來,求他的神治組織永享和平和繁榮,為我們在鐵幕後的弟兄代求,為我們本國中宣揚王國的工作的擴大進展而求,為自己的小組和自己王國服務的權利得以日增而祈求,為有病的,受壓迫的和被隔離的弟兄而代求。可以供我們祈求的東西多極了!

你應該求上帝幫助你逃過行將來臨到現今這世界的大毀滅,以及幫助你必須愛之若己的鄰舍。禱告時應該在心裡有個目的。禱告時要專心,並且要時常多作禱告。一日不禱告感謝上帝也不可。在耶和華上帝面前要常存有一個清白無愧的良心,然後你的禱告才不致受阻。不但要禱告,並且要繼續不斷地這樣行,因為我們是一個賴禱告而生存的團體,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有賴耶和華而有的。我們若不繼續禱告,便一定有毛病了。留意禱告使你不致陷入迷惑之中。今日有一件極大的傳道工作急待我們完成,而我們卻沒有足夠的傳道員去滿足所有渴望靈糧的人的需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答案便是:「求上帝多派些收割的工人。」這是聖經授權給我們這樣求的。同時要記得,我們不知道前面有些什麼危險,但耶和華上帝和耶穌基督卻知道。所以你應該祈求上帝保護你不致落入撒但所設的陷阱中。

你若仍然跟從這個舊世界,你若現在還未完全洗脫它的污染,你就不能適當地作禱告,因為你會企圖將目光同時放在兩件東西之上,而這是不行的。你這樣行等於心懷二意。你應該一心仰望公義的新世界來臨和現今這邪惡的舊世界的消逝。藉著耶穌基督祈求耶和華幫助你獲致他的嘉許而得以逃過行將降於這舊世界之上的可怖命運。要時刻緊記在心,這舊世界已經被訂了死罪,「萬物的結局近了」。近到什麼程度呢?有誰能將日子和時辰告訴我們嗎?現在我們已經看見聖經所預言的各事在紛紛應驗之中,無疑這應該使我們滿足了。所有從1914年開始出現的末世徵象都會在這個世代之內應驗,不錯,末日的確已經近了。所以讓我們都在思想和行動上保持清醒,並且不斷地祈求禱告。願我們都以上帝的兒女身份過聖潔的生活和完成我們的傳道任務,不但使我們自己和許多像綿羊一般純良的善意人士得福,並且使宇宙主宰耶和華獲得洗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