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59 11/1 323-329頁
  • 你需要什麼才能使你快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需要什麼才能使你快樂?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什麼是物質至上主義?
  • 錢癢
  • 讓出地位給屬靈的事物
  • 財富的虛偽的力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3年
  • 物質主義——一種致命的哲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怎樣才能對金錢懷有平衡的看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1年
  • 金錢是萬惡之源嗎?
    聖經問答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守》59 11/1 323-329頁

你需要什麼才能使你快樂?

「感覺他們靈性上的需要的人快樂了。」——馬太福音5:3,譯自NW。

1,2.什麼因素決定一個生物需要什麼才能快樂?

塵土需要什麼才會快樂呢?什麼也不需要,因為塵土根本沒有感覺的能力。但造物主若將塵土造成一個活的生物又如何呢?這生物需要什麼才能使它快樂呢?這就需要看上帝將塵土造成什麼了。他所造的若是一個單細胞的生物,那便不會需要很多東西。若干氧氣,水分和些少食物,這個生物的需要可能就完全滿足了。

2 但耶和華若將這些塵土造成一個人又如何呢?他需要什麼才會快樂呢?他需要若干空氣,水分和食物,但他所需的東西絕不如此簡單。人比一個單細胞的生物複雜得多,所以他的需要也大得多。上帝將他造成具有某些慾望,而這些慾望必須獲得滿足然後他才會感覺快樂。人將汽車造成需要汽油才能行走,而汽油又需要和空氣混合之後加以點燃。你若滿足這些需要,汽車的馬達便會發動;你若讓汽油裡滲進了水,引擎便會受阻而停頓。同樣地上帝將人造成具有若干基本的需要,這些需要必須獲得滿足他才能快樂地生活。他所需的絕不只是空氣,水分和食物。人並不單靠食物和物質的供應而生活。

3.為什麼人的需要大過地上其他生物的需要?

3 上帝並沒有按地上其他任何生物的形像和樣式造人。他所按照的是一個更高的模式:「上帝說:『我們要照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人是按上帝的形像造成的,意思便是說他具有智慧,能力,公正和仁愛這四種屬於上帝的品質。為了這個緣故,雖然蟲魚鳥獸只需要物質的供應便能夠感覺滿足,人的需要卻並不限於物質的東西。——創世記1:26。

4.人腦的飢渴怎樣表明出來?這種飢渴怎樣才能獲得最大的滿足?

4 耶和華賦予人智慧的品質,但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人一生下來腦袋裡便充滿了知識。這話的意思是說他具有一個能夠吸收知識同時亦渴望知識的頭腦。人的頭腦從他一生下來便渴望獲得知識,所以我們注意到嬰兒時常會定睛凝視,他的雙手總是忙著觸摸四圍的東西,並且喜歡將東西拿到口裡嘗。當他能夠說話時,問題會滔滔不絕地從他口裡發出,使大人感覺驚奇,困惑,氣惱,以致精疲力倦。但他的問題乃是為了滿足一種自然的好奇心和飢渴而發的,我們絕不應該禁制兒童發展這種求知慾,而老年人亦不應該失去這種求知慾。人體內的神經將它們的信息傳給腦,而腦則有能力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加以思索消化,並且能夠對之作抽象的思維而獲得結論。我們的思想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這些思想必須來自某處。我們的思想愈豐富,我們的生活也愈豐富。最豐富的思想乃是耶和華的思想,因此為了使我們的生活達到最豐富的地步,我們必須發掘藏在他的道中的智慧:「[你若]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上帝。」——箴言2:4,5。

5.人所具有的能力能夠怎樣帶來快樂?

5 耶和華將人造成具有能力的品質;憑著以智慧引導他的雙手,人有能力做許多可以為他帶來高度快樂和滿足的事。他能夠栽花,種田,建屋和發明機器。他能夠吟詩畫畫或作曲。他若從上帝吸收智慧,並且按照耶和華的旨意運用他的能力,他便能夠快樂地獲得「上帝那超越一切思想的和平。」但人亦可能誤用他的智慧和能力,若是這樣他作惡的能力亦會很大。——腓立比書4:7,根據NW。

6.為什麼公正的品質能夠影響快樂?

6 為了防止這種情形發生,上帝賜給人另外一種屬於上帝的品質,那便是公正。人是一種有道德感的生物,他有能力知道善惡是非。當他的正義感被罪惡踐踏在腳下時,他的良心會受損而發出呼喚。即使一個人的良心因為經常的作惡而變成麻木不仁,他的內心仍然會有一種犯罪感使他覺得不安,最後甚至可能帶來由心理影響而形成的疾病。人的道德感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年深日久的罪人仍會企圖將他們的惡強辯為善,正如以賽亞寫道:「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他們可能將他們的惡掩藏起來不讓別人看見,但卻不能使自己的心忘記;所以他們若想獲得完全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就不能忽視聖經的這個真理:「多有財利行事不義不如少有財利行事公義。」——以賽亞書5:20;箴言16:8。

7.為什麼愛的品質如此重要?

7 但可以將人所有的機能和能力完全調和融合起來的品質乃是愛。它能夠使所有的品質保持適當的平衡。它的範圍和重要性可以由「上帝就是愛」這句簡短的話看出來。愛不是被動而是主動的,它會藉著採取積極的行動取悅幫助所愛的對象而表達出來。因為我們愛自己,我們會盡力照料保護自己。我們應該愛別人像愛自己一樣,所以應該也為別人的福利設想和出力。我們對別人表露友愛會使別人也向我們表露友愛;而我們若想快樂就必須同時愛人和被人所愛。我們若不愛別人,我們就會變成以自我為中心。我們若得不著或不接受別人的愛,我們就會感覺頹喪而像蝸牛一樣綣縮在自己的殼裡,或者我們可能變成憤世嫉俗而自甘墮落。沒有愛就沒有快樂。——約翰一書4:8。

8,9.人具有什麼自然的慾望?我們必須怎樣滿足這種慾望?

8 我們需要愛耶和華,需要認識和崇拜他才能感覺安全。上帝將我們造成具有這樣的慾望。在1954年四月的《婦女家庭良友》雜誌(Woman’s Home Companion)中有一篇題名為「我們生來便要相信」的文章,它的次標題說:「據精神病治療學方面一個大膽的新學派宣稱,我們都感覺一種對上帝的需要,其強烈程度有如性慾和飢餓的本能一般。」這篇由一位醫生所作的文章說:「人若知道他們需要上帝和相信生活除了個人的娛樂之外還有更大的意義,這個新學派聲稱,他們便能夠獲得心靈的和平和快樂。……人不但受性慾和志向所驅策,同時也受一種對上帝的強烈需要所推動。他們必須克服認為宗教和上帝並非真正的需要以及認為追求生活上屬靈的方面是幼稚天真的現代見解。」

9 事實上,這種崇拜一個較高力量的慾望乃是使世上,甚至在未開化的蠻族中間,形成了這麼多種宗教的原因。他們既具有這種需要,於是便企圖滿足它。由於倚賴自己的見解或跟從盲目的領袖,世人結果以錯誤的方式和錯誤的宗教滿足他們的這種需要;他們崇拜偶像,信靠靈媒或妄求星宿的指引。在近代這種敬拜耶和華的慾望被人歪曲為崇拜電影明星,運動家,政治家和科學家。許多人奉金錢為神;他們以享樂為宗教。但所有這些替代品中沒有一件能夠真正滿足我們對上帝的本能需要。唯有用我們的頭腦學習上帝的誡命,了解他的原則而將其付諸實行,然後我們才能正當地滿足這種需要而表現對上帝的愛,因為「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我們若沒有滿足這種需要,我們就不能獲得完全的快樂,因為耶穌曾宣布過一項真理說:「感覺他們靈性上的需要的人快樂了。」——約翰一書5:3;馬太福音5:3,譯自NW。

什麼是物質至上主義?

10.什麼是物質至上主義?

10 阻止我們認識靈性上的需要的大敵便是物質至上主義。物質至上主義是什麼意思呢?不是指衣食和住所,因為耶穌曾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吃豐美的食物,穿漂亮的衣服和住舒適的房子並不是物質至上主義。擁有一架電視機或一架漂亮的汽車或大量的銀行存款並不一定是物質至上主義。但我們若好吃到貪食的地步,注重衣飾達到虛榮的地步,或對自己的房子喜歡到自驕的地步;我們若沉迷於看電視而浪費大量的時間,渴望得到一架昂貴的汽車以炫耀自己的威風,或貪愛金錢達到守財奴的地步,那末我們便淪為物質至上主義的奴隸了。物質的東西並沒有什麼不對,但當它們變成一種主義時便不對了。按《韋氏大字典》所作的定義,「主義(ism)是一種特殊的信仰,理想,制度或習慣;——通常帶有壞的意味。」當物質的東西變成我們主要的目標或理想,而對它們的追求變成了一種指引我們的信仰時,我們便可說是實踐著物質至上主義了。——馬太福音6:32。

11.物質上的貧乏可能帶來什麼損害?

11 既然我們生來便對物質和屬靈的東西都有所需要,我們必須在兩者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擁有太多或太少物質的東西都能夠為我們帶來靈性上的傷害:「求你……使我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有些宗教以貧窮為一種美德,但這種故意造成的窮苦其實是一種偽善和造作:「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謙虛,苦待己身,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人在物質上的需要若得不著滿足,他便會感覺痛苦,憤懣和惱恨,所產生的結果便是怨責耶和華為他帶來不幸和咒詛上帝使他遭遇艱辛,最後更淪落到不惜以偷竊滿足自己的需要。物質的貧乏能夠促成靈性上的窮困。——箴言30:8,9;歌羅西書2:23。

12.擁有太多的物質財富可能帶來什麼損害?

12 但富足亦能夠損毀靈性的健康,甚至能夠將耶和華完全排出心外而代之以一個假神:「他們的結局就是[毀滅],他們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們以自己的羞辱為榮耀,專以地上的事為念。」這種人將自己的肉體奉為神,而物質至上主義便是他們的信條。他們崇拜自己,從而犯了拜偶像的罪,因為保羅曾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有貪心的就與拜偶像的一樣。」因此我們可能擁有太多的物質財富而開始感覺能夠獨立自主了;我們甚至可能連耶和華也不用倚靠了,因為我們並不需要他的幫助。我們可能忘記了他是我們所有的一切的賜予者,以致懷著和古時的法老王一樣的態度傲然問道:「耶和華是誰?」當這樣的事發生時,我們崇尚物質的心會變成多麼可恥!——腓立比書3:19;歌羅西書3:5;以弗所書5:5。

13.耶和華怎樣警告以色列人提防物質至上主義?

13 耶和華曾警告以色列人物質的財富可能使他們在靈性上變成盲目:「你吃得飽足,就要稱頌耶和華你的上帝,因他將那美地賜給你了。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就是那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恐怕你心裡說:『這財貨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財貨的力量是他給你的。」在摩西所唱的一首詩歌中,上帝用耶書崙這個頭銜稱呼以色列人,並且通過摩西警告他們說:「耶書崙漸漸肥胖,粗壯,光潤,踢跳奔跑,便離棄造他的上帝,輕看救他的磐石。」——申命記8:10-14,17,18;32:15。

錢癢

14,15.人有時提出什麼錯誤的理由作為以金錢為神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14 為什麼人要把錢看作神呢?事奉財富的人通常會否認金錢是他們的神。他們會說你需要有錢才能生活。衣食住行都需要錢。這話並不錯,所以可說是人需要賺錢謀生的一個理由,但崇拜金錢的人絕不就此滿足。如果金錢只是用來獲得生活的必需品或額外一些供消遣之用的東西的工具,那末你所賺的錢愈多,你的需要愈獲得滿足,於是你想多賺些錢的慾望便會愈減了。但有多少人是這樣感覺呢?幾年前有一班社會學家調查了幾百個收入分屬於每一個階層的美國人,問他們對自己所賺的金錢數量是否滿足。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收入並不感覺滿足。每年賺五千元的人希望每年賺一萬,每年賺一萬的人希望每年賺兩萬,每年賺兩萬的人則希望每年賺五萬。甚至百萬富翁也希望賺幾百萬。主持調查的人報告說:「一般說來一個人所賺的錢愈多,他所希望的獲得的錢也愈多。」

15 金錢已經變成了成功的一個象徵。人以為金錢能夠帶來安全,褒獎,名譽,朋友和愛情。這些東西都是人所需要的,但金錢只能夠部分地和不完全地使這些需要獲得滿足。我們若憑金錢在社會上謀得安全或一席地位,那末一旦我們失去金錢,我們的安全和地位亦隨之而逝了。我們若因為有錢才有朋友,我們若因為有錢才為人所愛,那末我們的朋友和愛人亦會隨金錢而消失。我們希望別人愛我們是因為我們是什麼而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金錢並不是能夠滿足這些屬人的慾望的食物,所以無論我們怎樣企圖以金錢填飽這些慾望,它們總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聖經在三千年前將這項真理記錄下來,說:「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5:10。

16.為什麼中了物質至上主義的毒的人永遠得不著安息?

16 企圖藉追求金錢而獲得快樂的人猶之乎追逐彩虹而希望在它的末端掘得金子一般;你永不會找著你所追求的東西。但有許多受了矇騙的人卻仍然繼續不斷地追逐物質至上主義的彩虹;他們絲毫不了解他們以為金錢能夠滿足的需要其實絕不能從金錢獲得滿足。社會中一般人所培植的乃是這個社會所看重的東西;既然在這個崇尚物質的世紀中社會所看重的是金錢,這便成了許多人所追求的東西。他們憑一個人的財產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他們看見一架新車,他們想要,於是便買下來。當他們仍然在付錢的時候他們看見一間他們想要的新屋。於是他們也將屋買下來,但所用是經過一段長時期才逐漸將屋價付清的分期付款法。可是他們仍不覺得滿足;然後他們看見了一些他們認為非有不可的傢私,於是他們便以「一邊用一邊付錢」的方法將傢私也買下來。到這時一年已經過去了,因此又有新款的汽車上市了。他們一定要有一架。新款的汽車並不行得好些。任何不同之處可說是在他們的頭裡過於在車的身上。但他們一定要有最新最近最好的東西,當他們獲得了這些東西之後,他們很快地又想出其他想要的東西,於是他們的生活遂淪為在物質至上主義的圈子裡不斷追逐著自己。他們陷入了名利的漩渦中被「肉體底私慾,眼目底私慾和人生底驕矜」所淹沒。——約翰一書2:16,《新約新譯修稿》。

17.許多人染上了什麼病?這會帶來什麼結果?

17 他們有了錢癢。他們愈抓愈癢,愈癢愈抓。搔抓並不能根治發癢的手掌,反而會使其癢得更厲害。停止搔抓才是減輕癢度的方法。但他們的腦裡充滿了錢,他們的心裡充滿了對錢的貪愛,這便是他們的病根。害人的不是錢而是愛錢之心,不是娛樂而是對娛樂的沉迷,不是房屋傢私或汽車而是對房屋傢私汽車的貪愛。這種對物質的東西的貪愛會將你對屬靈的事物的關懷和興趣從你的心腦排擠出去。它會充滿你的一生和削弱你的精力,直到你沒有時間或精力剩下來供你滿足靈性上的需要。這種貪財之心可說是使許多人淪落的禍根:「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夠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7-10。

讓出地位給屬靈的事物

18.什麼經文表明靈與肉的鬥爭?它們各將人帶到什麼地方?

18 使徒保羅並沒有被他自己墮落的肉體所愚,他說:「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按著我裡面的人我是喜歡上帝的律,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肉體的意思便是指具有犯罪的傾向,意念,衝動和慾望的墮落人類。這個肉體好像被賣給了罪作奴隸一般,因此經常受罪的驅策與我們腦中藉著研讀耶和華的道而認識的上帝的律法作對。有罪的肉體是和聖靈敵對的,因此它使我們造出我們所希望避免的事來:「因為[肉體]和聖靈相爭,聖靈和[肉體]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作所願意作的。」我們的靈性,或品性,若是和耶和華的靈及他的道一致,它就會指引我們行走正路,而我們若想生存而不想死亡,我們就必須讓靈戰勝肉體的反對:「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和]平安。」——羅馬書7:18,19,22,23;加拉太書5:17;羅馬書8:5,6。

19.我們在計算物質至上主義的總代價時必須將什麼包括在內?

19 藉著耶和華的聖靈之助以及藉著使我們的心靈和他的聖靈保持一致,我們便能夠戰勝墮落的肉體。但我們必須為屬靈的事物讓出地位來。追求本身並沒有害處的物質可能佔去我們所有的時間而毀了我們。你若在應該將電視機關掉的時候不忍將它關掉,你所付出的代價便不僅是金錢了。它使你花時間去看它。它甚至可能竊佔了你參加聚會,作回訪或主持聖經研究的時間。為了你所購置的名貴汽車或漂亮洋房你可能付出教導別人認識真理或訓練別人事奉耶和華的權利。你應該計算一下物質至上主義的總代價。不要只計標價籤上的價錢。同時也計算一下你在靈性上的損失。古代年青的富人所擁有的財富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它們使他不能跟從耶穌,這便是不對了。買牛,娶妻,或巡視一項新購的產業亦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本身無害的東西若阻止你事奉耶和華,它們便成為有害了。你可能讓它們變成將靈性擠死的荊棘:「還有那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馬可福音4:18,19。

20.試圖放棄物質至上主義的人應該想一想什麼?關於這件事保羅說些什麼?

20 你應該排除物質至上主義以讓出地位來給聖靈。「不要銷滅聖靈的[火],」保羅警戒我們說。火是需要空氣的;若將太多的東西堆在火上便會將火壓熄。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財富]。」你選擇那一樣呢?你覺得捨棄物質至上主義困難嗎?那末請想想這件事。你曾經幫助過別人研讀聖經,但後來當他們看出基督徒所負的義務時,他們便半途而廢了。你知道他們這樣行是不對的,他們本不應該為這些事擔心,因為當他們認識了更多的聖經真理之後他們便會在靈性上壯大起來而願意參加傳道工作。當時他們能夠看出他們必須放棄什麼,但他們對真理的認識尚太淺而不能看出他們所能獲得的利益。有些耶和華見證人對物質至上主義的看法也一樣。他們知道他們需要放棄什麼,但卻不認識他們在靈性上所能獲得的益處。其實他們可以相信保羅的話,因為他是受上帝所感示的:「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所以我們的眼光應該越過物質的損失而看見我們在靈性上所得的裨益,這樣在比較之下前者便變成毫不足道了。——帖撒羅尼迦前書5:19;馬太福音6:24;腓立比書3:8。

21.有些人怎樣企圖為自己的物質至上主義辯護?但物質至上主義怎樣在他們身上留下標記?

21 物質至上主義會在一個人身上留下它的標記。你可以留意一個傾向物質的人。他現在對他的衣飾,住所,汽車和娛樂比以前更為注意了。他會辯稱他的地位需要維持體面;他會說這是世人所期望於他的。但是且慢,他的地位是否比耶穌在地上時更高呢?耶穌有讓世人那種崇尚物質的觀點影響他的人生觀嗎?他有購買最雄駿的良馬來騎或最奢華的房屋來住嗎?絕沒有,他在言論和行為上都唾棄物質至上主義。他曾為了立下一個謙卑的榜樣而為門徒洗腳。他絕沒有認為他的地位需要他維持一個漂亮的體面,反之他覺得所需要的東西正與此相反。他所感興趣的是靈性上的力量而不是好看的外表。但請留意一下逐漸變得更崇尚物質的人。他的評論是否和以前一樣好,演講是否一樣富於造就性,談話是否一樣有見識呢?若不是的話,心裡的物質至上主義便露出馬腳來了,不論他自己的眼睛是否看見。他的弟兄能夠看見,無疑上帝更能夠:「不要自欺,上帝是[欺騙]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肉體]撒種的,必從[肉體]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7-9。

22.物質至上主義的大害之一是什麼?這種害處可能使你付出什麼代價?

22 耶穌曾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物質至上主義的大害之一便是它使被它所擄的人不能捨己。它像木材中的白蟻一般暗暗地蠶食人的精力的意志。體貼肉體的心會銷磨我們的志氣而使我們失去聖經稱之為聖靈的果實之一的自制力。我們應該每天練習在細微的事上對自己說「不」的能力,因為我們若不每天練習自制的能力,不久我們便會失去這種能力了。藉著在細小的事上克制自己,我們能夠養成充分的力量在重大的難題產生時克制自己。藉著在小事上忠心,我們在大事上也能夠忠心。在小事上的失敗會立下在大事上失敗的先模。缺乏自制的能力可能會使你失去自己的生命:「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若]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不要為了出人頭地而弄昏了頭。你不能一方面與上帝同行而同時跟著這個世界跑。金錢是這個近代世界所崇拜的諸神之一;在他們看來金錢是會說話的。當耶和華說話時他們充耳不聞,但是當金錢說話時他們卻傾耳而聽。他們能夠聽見金錢在地窖裡低聲耳語,但卻聽不見上帝的道在屋頂上大聲疾呼。金錢雖沒有喉舌,卻能夠說服人為它犧牲一切,甚至犧牲生命,直到將他們說到死去為止。所以我們還是傾聽那無聲的天體宣揚耶和華的榮耀比較好些。——馬可福音8:34,36;詩篇19:1-4。

23.為什麼我們應該養成簡單的嗜好和興趣?保羅怎樣鍛鍊自己?

23 你若想快樂就必須滿足你的需要。你若想使你的需要獲得滿足,就應該使其保持簡單。不要讓你的快樂憑你所擁有的財產而決定。許多被人認為是必需品的東西其實完全不是必需的。一個人可能對一種麻醉品染上癮而覺得他的習慣很難破除,但其實他是能夠戒除他的嗜好而獲得他的自由的。你若助長物質至上主義,你的需要便會增加到超乎你的力量所能滿足的程度。「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聰明。」我們應該培養一些不會奴役我們的簡單嗜好和興趣。保羅曾鍛鍊自己以求在任何物質環境之下都能感覺知足:「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貧乏沒有使他憤慨,富足亦沒有使他落入物質至上主義的陷阱。他遵守他自己對人所作的忠告:「你們存心不可貪戀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不論他所有的是多是少,保羅都感覺滿足。他在物質方面的需要很簡單,他在靈性方面卻非常富足。——箴言23:4;腓立比書4:11,12;希伯來書13:5。

24.我們能夠從很多什麼東西獲得愉快?什麼是能夠使我們快樂的更重要之物?

24 你若想快樂就應當記得上帝是怎樣造你的他將人造成屬地和在地上生活的動物。我們可以從上帝所造的萬物獲得真正的愉快:從閃爍著億萬星辰的夜空,日光的溫暖,微風的涼爽,鳥語和花香,走獸的優雅,崇山和峻嶺,湍急的江河和幽緩的溪流,青翠的草原和茂密的樹林,白雪在陽光下的閃耀和雨點敲擊屋頂的響聲,草叢裡蟋蟀的鳴聲和池塘裡青蛙的叫聲,魚在水中跳躍使月光下的水面激起一片漣漪。我們從良好的友伴甚至能夠獲得更大的愉快,因為人生來便是社交的動物。一個仁慈的念頭,一個同情的動作,一個柔和的表情,一個溫暖的微笑和友愛的舉動,兒童遊戲時的歡笑和嬰孩躺在床上高興地發出的喀喀之聲,一個人生經驗豐富的老人所表現的尊嚴和智慧——這些都是能夠使人滿足的東西。重要的是我們的真正為人而不是我們的外表,是我們所具有的愛心而不是我們的社會地位,是我們所能作的施予而不是我們所能得著的東西,是我們在天上所積的財富而不是地上所儲的金銀。貧乏而知足比富有而憂慮好得多。唯有吸收上帝的思想以使自己有智慧,運用這種智慧去指導我們的能力,跟從上帝的原則以保持公正,並且效法他向人表現愛心,然後我們的需要才能獲得滿足,我們內心的飢渴才能得著消解。這些便是使我們快樂所需的東西。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